1988年6月,在美國黃石公園的南部邊界,閃電引發了一場森林火災。
在黃石公園,每年夏季,閃電都會引發上百次規模不等的森林火災。
大部分情況下,火勢蔓延最多不超過一公頃,就會慢慢地熄滅。
起初,這場火災看起來也不例外。
過了一周的時間,下了一場小雨,儘管還有幾處火源在悶悶地燃燒,
但火災好像很快就要結束了。
不知道是因為天氣異常乾燥,還是大風刮個不停,
到7月中旬,大火再度燃起,而且愈演愈烈。彷彿有一場接力賽,
一個地方的火災突然引發另一個地方的火災,終於釀成一片火海。
7月14日,一處火災燒掉了4700公頃森林,另一處火災燒掉了2900公頃森林。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到了7月底,多處火源引起的大火燒到了一起。
1988年8月20日是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天,超過6.1萬公頃的園區被燒毀。
火勢徹底失控。濃濃的黑煙高達10英里,在黑煙的下面,瘋狂的野火向四面八方蔓延。
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時間裡,
超過一萬名消防隊員和軍人投身到滅火工作中,他們面對熊熊烈火卻束手無策。
大火一口氣燒掉了1500萬公頃森林,直到秋季的第一場雪降臨,火勢才最終退去。
在黃石公園的歷史上,
之前最大一次森林火災是在1886年,但那次大火的受災面積只有2.5萬公頃。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從1890年起,美國森林管理局就對森林火災採取了“零容忍”的政策。
黃石公園管理局有業務精良的消防隊,還會從空中派飛機監控火情。
一有火災,消防隊員馬上就會過去滅火,
由於他們的努力,火災的發生率已經大大降低。難道這一切做得還不夠?
1998年,康奈爾大學的三位地理學家Bruce Malamud、Gleb Morein和Donald Turcotte
試圖找出爆發森林火災的原因。他們設計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並在電腦上做模擬。
首先,他們假設樹木會隨機地生長。於是,他們讓電腦在一張地圖上隨機地撒下樹木。
一棵樹佔一個小方格。假設樹木的數量按照一個固定的速率增長。
其次,他們假設火災會隨機地發生。於是,他們又讓電腦在森林地圖上隨機地撒下火柴。
如果火柴落在沒有樹木的空地上,就會自動熄滅。
如果火柴恰好落在有樹木的小方格里,這棵樹就會著火。
如果這棵樹著火,那麼緊鄰著它的小方格里的樹也會隨之被點燃。
他們做了一次又一次模擬,結果發現,火災爆發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呈現出指數規律:
即小的火災爆發的概率遠遠大於大的火災。
這正符合歷史紀錄:美國每年都會發生很多起小規模的森林火災,
但像1988年黃石公園大火那樣的災難性事件,一百年也不會有一次。
這三位學者又做了一個試驗:如果改變掉落火柴的速度,會對火災有何影響呢?
他們先讓火柴掉落的速度較快,
結果發現火災爆發的次數明顯增加,但很少會出現大的火災。
他們再讓火柴掉落的速度放慢,結果發現火災爆發的次數明顯減少,
但一旦爆發火災,很容易出現那種勢不可擋、毀滅一切的火災。
這三位地理學家把他們的發現稱作“黃石公園效應”。
儘管這看起來像是電腦上的一個小遊戲,但卻揭示了黃石公園大火背後的秘密。
正是因為黃石公園管理局採取的“零容忍”政策,才導致樹木數量的增長速度加快。
結果是森林老化的速度也加快。死掉的樹木在森林中橫七豎八地躺著,
到處是灌木、樹枝和落葉,都是易燃物質。
這使得黃石公園的森林處於一種極其不穩定的狀態:
一旦爆發火災,很快就會蔓延到整個區域。
為了避免出現毀滅性的災難事件,我們必須學會容忍小的風險。
風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大火是森林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
。如果你到森林中散步,有時候會看到一些林中曠地,
沒有大的樹木,只有灌木和小樹,隱約還能看到焦黑的殘株和樹樁。
這些林中曠地就是曾經發生過火災的地方。
大火燒去了蒼翠高大的樹木,但卻給森林留下了一個隔離帶,有效地防止森林大火的蔓延。
痛定思痛。黃石公園管理局改變了過去的做法。
如今,公園的防火政策是禁止一切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
但如果是自然發生的火災,只要火勢沒有失控,沒有威脅到人類和建築,
他們就會聽任這些火苗自生自滅。
甚至,公園的工作人員會故意把一部分存在火災隱患的死亡樹木燒掉,
人為地燒出來一些隔離帶。
防範森林火災的最好辦法,就是主動地先放一把火。
羅胖曰
同樣是建立好的人際關係,有兩種方法——
1. 討好他人。
2. 獲得尊重。
有趣的是,這兩個方法其實是互斥的——
你越討好他人,就越沒有時間和資源讓自己變得強,值得尊重。
(懂得拒絕別人,別參加無意義的社交)
所以,有時候,不得不“先放一把火”,燒掉那些耽誤你成長的“人際關係”。
這有時會讓你顯得有點“壞”。
但真相是——不強的人,才分好壞。強的人,只講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