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羅輯思維精選-人際-閒談一點也不“閒” 2018/04/21

出處:略



摘要:
閒談是社交的敲門磚
在這第一講中,我會幫你調整對待閒談的態度,並學會三個最基本的技巧

閒談的真誠和價值
首先,我想和你說一下,對待閒談​​可以有的態度。
閒談讓你感覺很尷尬嗎?社交在你眼裡很虛偽嗎?
其實,如果你不懂閒談,不善社交,你的人生會更尷尬。
真正的社交不是為了利用別人,而是幫助別人成功。
§讓自己有可被利用的價值§

其實,你有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背​​景,
你有自己的人脈,你還有自己看世界的視角,你可以幫到別人。
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你的底氣就不一樣了。
社交不是操縱、索取,而是合作、互助。你和他人共享信息,那蛋糕就會越做越大。
那麼,作為社交的敲門磚,與人閒談,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閒談會讓對方愉悅。
現在電子時代​​讓人和人的距離越來越遠,也讓人的關注力越來越渙散。
而人類的本性是,每個人多少都有點自命不凡,每個人都期待自己被關注。
當他被你面對面地洗耳恭聽,這會給他帶來分享的愉悅。
甚至,閒談沒準兒還拯救了他。
如果你在一個商務場合,肯定不希望自己一個人傻站著,只能和手機發生點互動。
每個人都渴望在人群中被他人選中,都渴望被搭訕。
閒談還有什麼作用呢?閒談能幫你們倆都獲得第一手資訊。
每個人都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東西。這指的是在手機、在電腦上、在書上看不到的資訊。

在這個多維度獲得信息的時代,
一次次的閒談,會調整你對於這個行業、對於這個城市,甚至對於這個時代的見解。
越是精英教育,越重視培養一個人的社交能力。

精英教育不同於技能教育,
它要求你具備協同資源的能力,去成就單靠個人技能成就不了的、更大的事業。
收費高昂的貴族學校,重點不是教授職業技能,
而是花大量精力組織聯誼派對、沙龍、主題晚宴,學生們穿著正式,談吐得體。
精英教育對學生的許諾,是要讓他們一生自信而愉悅。

兩個心理暗示法讓你愛上閒談
那麼,你認識到閒談的重要性之後,怎樣讓自己進入狀態,開始一次有趣的閒談呢?
我有兩個心理暗示法,供你參考。

心理暗示法一:“我是主人”。
你可以提前一點到場,假設這場活動是你組織的,你喜迎天下來賓。
就像踢足球,你是踢主場。
一旦這樣的心理狀態就位,你的氣場馬上強大數倍,從被動變為主動。
你會主動問出這樣的問題:
“你對今天的活動感覺怎樣?”“喜歡放的這個音樂嗎?”“食物還合口味嗎?”

心理暗示法二:“我們是還沒有認識的朋友”。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好玩的大party。在這個party上,沒有陌生人,只有還沒有認識的朋友。
在這個party上,資訊大交融、樂趣大衝撞。
相信我,party上大多數人比你想像得更友善寬容。
大不了,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他不理你嘛。那又有什麼關係?


給你透露一個小秘密,在我研究和培訓時做的問卷調查中,
沒有出現過一個例子是善意的搭訕遭到對方拒絕的。

三個基本技巧讓人放鬆,並被關注
好,有了這兩個心理暗示——我是主人,我們是還沒有認識的朋友,
我們的心理上到位了,現在開始學習技巧了。
聊天不是天分,它是一種可以後天獲得的技能。

在這第一講裡,我先教會你三條最基本的技能,
這三條技能是要貫穿在每一次閒談的過程中的。
它們背後的心理學理論依據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人有安全需求,再往上,人還有尊重需求。

所以,如果你要獲得他人的好感,請讓他感覺放鬆,並被關注。
如何讓他感覺放鬆呢?請用我的前兩條技能,
第一,問一個讓他感覺自如的問題,也就是他可以把對話引導到任何地方。
第二,養成一問二答的習慣。永遠不要過於簡短地回答對方的問題
那又如何讓他感覺被關注呢?請用我的第三條技能——
仔細傾聽對方的話,從中找到信息點,擴展,再擴展。


問一個讓對方自如的問題 §開放式問答§
先看第一條技能:問一個讓他自如的問題。
一方面,不要問那種一個詞就可以回答的問題。
為什麼?他一個詞回答後,這個對話就死掉了。而且,他也會意識到自己是個談話終結者。
所以呢,他覺得有責任找新話題把對話主導下去。這種情況,讓他很不輕鬆。

比如,有人問我:“你讀過《紅與黑》嗎?”
我說:“沒有。”
他又問:“那你讀過大仲馬嗎?”
我說:“也沒有。”
立刻,我覺得自己像個傻子。我想:我是不是該說點別的呢?否則他會怎樣看我?唉!

所以,更好的問題應該是:“你度假的時候,一般會帶上什麼類型的書?”
你看,這種問題是不是好很多?

接下來,你對照一下這兩種不同的問法:聊天終結者的問法,或聊天達人的問法。
聊天終結者問:“你會回美國嗎?”
聊天達人會問:“如果你有一天選擇回美國,會是什麼原因?”
聊天終結者問:“你常去海邊度假嗎?”
聊天達人會問:“你喜歡去哪裡度假?”

聊天終結者問:“你喜歡恐怖電影嗎?”
聊天達人會問:“你喜歡哪種類型的電影?”

聊天終結者問:“你想念家人嗎?”
聊天達人會問:“離開家這麼久,你感覺怎樣?”
這就是問問題的第一個方面,不要問這種一個詞就能答得了的問題。

§開放式問答v.s.封閉式問答§


另一方面,也不要問太泛或太深的問題
比如,曾有人一見面就問我:“你對一帶一路怎麼看?”
我立刻有壓力了,他把思考的重任啪地拋給了我,我沒那麼多力氣來回答耶。

所以,這個人當時更好的問法是:“一帶一路對你們那個行業有什麼影響?”
這就是讓人感覺自如的問題,這種問題遇弱則弱,遇強則強,我怎樣答都可以。
我會覺得很放鬆。

注意,這種發問方式的技能並不是禁止你問yes or no的封閉式問題,這個技能是要求:
你要問得出這種能讓他自由發揮的問題。


在實際操作中,封閉式和開放式問題經常穿插使用
穿插使用是什麼意思?假設,你問了我一個開放式的、讓我進退自如的問題:
“一帶一路對你們那個行業有什麼影響?”
我回答:“在我們的跨文化培訓中,明顯感覺到央企、國企客戶突然增多了。
看來這些企業真的是一帶一路沿線投資中的主力軍和領頭羊啊。”

為了讓對話保持“有來有往”的節奏,
你這時可以順著我的話,插問一個封閉式問題:“電信類算不算投資最大的?”

我回答:“電信類確實多,最多的應該是能源類吧。……”

瞧,這就是在自由穿插使用開放式和封閉式問題。
關鍵是,在一組對話裡,你要能問得出讓對方自由發揮、進退自如的問題。


一問二答
好,你現在學會問問題了。
接下來,我要教你,當對方問了你一個問題之後,你應該怎樣回答問題呢?

這就是你要學習的第二個技能:一問二答。
這是和“一問一答”相對應的。
平時,我們對別人拋來的問題做出相應的回复,這是“一問一答”。

如果我們能在回答對方的問題本身之外,稍作延展,
說一些跟答案相關的其他信息,這就是“一問二答”。
比如說,鳳凰衛視的名嘴阮次山在見到新西蘭新上任的總理約翰·基時,
第一句話是問:“聽說你的手臂摔傷了,現在好些了嗎?”
總理笑了一下,說:“已經沒事了。”不會聊天的人,可能認為這就已經回答到問題了。

可這位總理是個聊天高手,他並沒有講完,而是繼續說了下去:
“我當時是在慶祝中國牛年春節的活動中,不小心滑了一下,用手撐地,就折了。
他們給我打了石膏,後來這個石膏拍賣的款項都捐給了慈善基金會。 ”
這就是典型的一問二答。總理一下子拋出了這麼多信息,讓阮次山可以輕鬆地接下話茬。

如果你是一個有一問二答習慣的聊天者,對方真的很輕鬆。
當對方問你:“你喜歡下雨天嗎?”你回答:“我喜歡”,
其實還可以加上“我和男朋友就是在一個雨天認識的。
細雨綿綿如果配上江南水鄉,很有意境。 ”

當對方問你:“你們家鄉也會這麼冷嗎?”
你回答:“沒這麼冷”,其實還可以補充上“今年的冬天咱們這兒真是少有的冷。
不過我今天穿了發熱衣,最新科技,真的好像在我身上發熱誒。”

這就是第二個技能:一問二答。



仔細聆聽,然後擴展
第三條技能是:仔細聆聽,然後擴展、擴展、再擴展,
而你擴展的素材,完全來自他說的話。
比如,在健身房裡,你看到一位香汗淋漓的女士,
想搭訕幾句:“我天天來這兒,今天好像是第一次見到你哦。”

她回答:“上個月我剛從上海搬到深圳,這兒空氣很好。”
如果你接下來自說自話:“這個時間段能搶到一台跑步機,很不容易啊。”
她可能會點頭,繼續邁開大步跑下去。這樣,你錯過了一次邂逅的機會。

你剛剛那句話似乎是在擴展,但那不是合格的擴展,
因為你擴展的素材,不是來自她的話,這說明你不是一個合格的聆聽者。
其實她那短短的一句話——
“上個月我剛從上海搬到深圳,這兒空氣很好。”你可以聆聽出很多信息。

她是一個重生活品質的人;上海的空氣已經不讓人滿意了;
她精心比較和選擇後,來到深圳;她不會固守一個城市住到老。
你可以將談話擴展下去:
搬到新地方,你還習慣嗎?
你還在哪里居住過?在哪個城市住得最久?
有沒有去過深圳的海灘、紅樹林?那兒可是天然氧吧。
我在深圳住了8年了,你有什麼特別想了解的?我能幫忙。

你看,擴展的本領,基於真正的傾聽。
你是否能把對方的話放在你的話裡面。如果能,對方馬上覺得被關注了。
可有些人的聆聽,僅僅是在等待自己發言的機會。
還有些人的聆聽,停留在很初級的
“一邊聽一邊點頭,或重複他的最後幾個詞,或看著對方的眼睛”,等等。
請你把這些技巧都忘掉。當一個人真正在聽的時候,他是不需要有意展示這些聆聽技巧的。

閒談,就是在聆聽的基礎上聊開。閒談,是延展關鍵詞的技術。
所謂延展關鍵詞,指的是:對方講完一段話後,你不是去做總結濃縮。總結濃縮是封閉的。
你需要做的,是用自己發散的、跳躍的思維,抓住原信息中的關鍵詞,擴展出一堆新信息。

在那個人聲鼎沸的場合,對方根本沒辦法釐清你每句話裡的邏輯,
他和你一樣,聽到的是一堆關鍵詞,
當他聽到自己敏感的關鍵詞出現時,身心一振,談話不就繼續啦?
所以,會閒談的人,都擅長快速抓住對方拋過來的若隱若現的信息點,
擴展、擴展、再擴展。

別看場面上個個談笑風生,其實大家都像游水的鴨子,看起來氣定神閒,
但是在平靜的水面下,腳蹼拼命地撲撲撲。大家都在拼命地玩擴展遊戲。

比如,和客戶談判的茶歇中,你問:“你周末怎麼過的?”
他回答:“昨天和朋友去寶安體育館打網球了。”
這裡麵包含了至少四個信息點供你擴展:
1. 他住在深圳,可能是寶安區;
2. 他也許常去寶安體育館;
3. 他經常鍛煉;
4. 他可能是網球愛好者。

你可以將談話引導下去:
原來你也喜歡網球,我大學時每週末都打兩個小時。
你住在寶安區?那兒的樓盤都在打前海概念,價格飆升得厲害哦。
寶安體育館是個好地方,那兒還有兩個比賽標準的室內游泳池呢。你喜歡游泳嗎?

我對網球不大了解,你覺得網球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又比如,在一次商務酒會上,你問:“你怎麼會來參加這個活動的?”
他回答:“我們公司贊助的。”

這裡麵包含至少三個信息點供你擴展:
1. 他也許是公司裡的門面人物或渠道人物:市場部、公關部、營銷部等等;
2. 他也許經常參加類似活動;
3. 他是帶著公務來的。
那你可以擴展下去:

你們公司是哪家?我猜您是公關部的?
你們經常贊助科技行業的活動嗎?
您今天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在這一來一往的問答裡,陌生人慢慢變成朋友了。

聊天是玩擴展的遊戲。
不要在閒談中發表長篇大論,如果你真有犀利深刻的觀點,去寫博客好了。

這就是貫穿在每次閒談全程的三條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