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中國家庭的那些漿糊邏輯
本文由作者武志紅授權羅輯思維發布,微信公眾號wzhxlx。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句中國式的真理和另一句話緊密地綁在一起:難得糊塗。
糊塗哲學,不僅盛行於殘酷的中國社會,也盛行於一樣殘酷的中國家庭。
所以中國家庭,很容易像一鍋粥一樣攪不清。但心理學,也許可以將其解析清楚。
講講中國家庭那些常見的漿糊邏輯吧。
它們多源自嬰兒期的心理:
你我不分(嬰兒和媽媽是一體的),整個世界渾然一體,
且嬰兒“我”是絕對的世界中心,萬事萬物都圍繞著我而運轉,
符合我想法的,就是善的;不符合的,就是敵意的。
第一條漿糊邏輯:
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
設想家中有ABCDE五人,而你是A,依照這一邏輯,
你就會去干涉BCDE四個人的事,且BCDE也可干涉你的事。
並且,你深切知道改變自己有多難,所以你很容易操心去改變BCDE。
第二條漿糊邏輯:所有的關係是我的事。
設想家中有ABCDE五人,而你是A。
有界限的活法是,你只處理AB、AC、AD、AE的關係,
至於BCDE間的關係,除非很特殊否則不干預;
漿糊邏輯則是,BCDE如何相處是我的事,
而我和誰相處,也是每個人的事,我的好我的冤屈他們都要知道,都該為我說話……
這條邏輯是中國家庭總是一鍋粥攪不清的關鍵,誰想管事誰就會被累死。
並且,那個最想管事的人正是家庭衝突的根源,
他攪到了每個關係中,因而製造了大量問題。
第三條漿糊邏輯:我和你之間是透明的。
即,你不用說我就知道你是怎麼回事;我不用說你就該知道我是怎麼回事。
這是嬰兒對完美母愛的渴求。嬰兒不會說話,理想媽媽必然是:
他們不用說,媽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成年人若持有這一邏輯,則很可怕。
在中國家庭,界限之所以難建立,
是因為對於普遍是嬰兒心理發展水平的成年人來說,
界限意味著親密感消失,意味著被拋棄。整個中國文化都沒有界限意識。
一旦形成界限意識,人們可以確立界限,而不會感到被拋棄。
界限還意味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譬如,中國式離婚,離了太容易成敵人。
像百家爭鳴時代,幾乎每一個思想流派給出的解決方案都是統一,且都強調統一思想。
不統一思想,就會你死我活的鬥。
第四條漿糊邏輯:你們=你;我們=我。
即,你家(族)中任何一個人讓我不快,我都要找你麻煩;
你讓我不快,我找你全家(族)麻煩。
譬如,和婆婆起衝突,你找老公麻煩;
和老公起衝突,你找老公全家人麻煩;
和小姑不順,你找老公麻煩。
當然,婆媳關係的關鍵是那個男人,他若能來調節,那是最容易的。
但這並不等於,你和他的家族中任何一個人有了問題,都要讓這個男人去解決。
男人因各種原因,恰恰是最容易退縮的。
你作為妻子,有智慧地去處理問題很重要,不能一起衝突就找老公,
將他們家族給你的所有不快,都轉給這個男人。
這其實是很幼稚的嬰兒心理。
根源是沒分化出“我”與“你”,更沒分化出“我”和“我們”、“你”和“你們”的區別。
第五條漿糊邏輯:所有事都黏連成一個整體,沒有當下。
無數人發現,伴侶記不住你的好,而你的壞他們永遠記得。
他們將這些壞揉成一個整體,帶著這個整體去看當下。
現在這一刻你做的再好,也是滄海一粟。所有痛苦都指向一種感覺:你對不起我!
這種心理,源自母嬰共同體(六個月前的嬰兒)的關係,
媽媽要為沒有任何能力而又覺得無所不能的嬰兒負全責。
這種心理常見於女性身上,可能是因為中國女性的心理創傷普遍重於男性,
並且我們的文化強調男人要為女人負責,特別是兒子為母親負責。
很多男人也有這些漿糊邏輯,比方說情緒控制力差的男性。他們的口頭禪有:
1)我沒問題,你有問題。
2)我媽沒問題。
3)你懂什麼?跟你說了你也不明白。
4)我把錢都給你了,你還想要什麼?
5)不煩到我,你愛怎樣就怎樣。
6)我只要平靜。
男性的這些常見邏輯,可以歸為一點:
別煩我,我這麼平靜這麼顧家所以我沒問題,你情緒那麼大當然是你有問題。
中國女性容易活在情緒中,覺得丈夫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且為此生出了很複雜的漿糊邏輯,而男性則使用隔離這個招數,來對抗女性的濃烈情緒。
所以,中國電視劇很容易看到這一幕:婆媳大戰,兒子是焦點,而不見公公的身影。
最終,這個婆媳大戰的核心人物,也變成了公公。
羅胖曰:
人一生都有個潛在的渴望——回到子宮之中。
在那裡有:
1.處於母親庇護之下的安全感。
2.和世界不分彼此的混沌感。
3.不勞而獲且無需負責的輕鬆感。
成長,就是和回到子宮的渴望搏鬥。
本文由作者武志紅授權羅輯思維發布,微信公眾號wzhxlx。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句中國式的真理和另一句話緊密地綁在一起:難得糊塗。
糊塗哲學,不僅盛行於殘酷的中國社會,也盛行於一樣殘酷的中國家庭。
所以中國家庭,很容易像一鍋粥一樣攪不清。但心理學,也許可以將其解析清楚。
講講中國家庭那些常見的漿糊邏輯吧。
它們多源自嬰兒期的心理:
你我不分(嬰兒和媽媽是一體的),整個世界渾然一體,
且嬰兒“我”是絕對的世界中心,萬事萬物都圍繞著我而運轉,
符合我想法的,就是善的;不符合的,就是敵意的。
第一條漿糊邏輯:
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
設想家中有ABCDE五人,而你是A,依照這一邏輯,
你就會去干涉BCDE四個人的事,且BCDE也可干涉你的事。
並且,你深切知道改變自己有多難,所以你很容易操心去改變BCDE。
第二條漿糊邏輯:所有的關係是我的事。
設想家中有ABCDE五人,而你是A。
有界限的活法是,你只處理AB、AC、AD、AE的關係,
至於BCDE間的關係,除非很特殊否則不干預;
漿糊邏輯則是,BCDE如何相處是我的事,
而我和誰相處,也是每個人的事,我的好我的冤屈他們都要知道,都該為我說話……
這條邏輯是中國家庭總是一鍋粥攪不清的關鍵,誰想管事誰就會被累死。
並且,那個最想管事的人正是家庭衝突的根源,
他攪到了每個關係中,因而製造了大量問題。
第三條漿糊邏輯:我和你之間是透明的。
即,你不用說我就知道你是怎麼回事;我不用說你就該知道我是怎麼回事。
這是嬰兒對完美母愛的渴求。嬰兒不會說話,理想媽媽必然是:
他們不用說,媽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成年人若持有這一邏輯,則很可怕。
在中國家庭,界限之所以難建立,
是因為對於普遍是嬰兒心理發展水平的成年人來說,
界限意味著親密感消失,意味著被拋棄。整個中國文化都沒有界限意識。
一旦形成界限意識,人們可以確立界限,而不會感到被拋棄。
界限還意味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譬如,中國式離婚,離了太容易成敵人。
像百家爭鳴時代,幾乎每一個思想流派給出的解決方案都是統一,且都強調統一思想。
不統一思想,就會你死我活的鬥。
第四條漿糊邏輯:你們=你;我們=我。
即,你家(族)中任何一個人讓我不快,我都要找你麻煩;
你讓我不快,我找你全家(族)麻煩。
譬如,和婆婆起衝突,你找老公麻煩;
和老公起衝突,你找老公全家人麻煩;
和小姑不順,你找老公麻煩。
當然,婆媳關係的關鍵是那個男人,他若能來調節,那是最容易的。
但這並不等於,你和他的家族中任何一個人有了問題,都要讓這個男人去解決。
男人因各種原因,恰恰是最容易退縮的。
你作為妻子,有智慧地去處理問題很重要,不能一起衝突就找老公,
將他們家族給你的所有不快,都轉給這個男人。
這其實是很幼稚的嬰兒心理。
根源是沒分化出“我”與“你”,更沒分化出“我”和“我們”、“你”和“你們”的區別。
第五條漿糊邏輯:所有事都黏連成一個整體,沒有當下。
無數人發現,伴侶記不住你的好,而你的壞他們永遠記得。
他們將這些壞揉成一個整體,帶著這個整體去看當下。
現在這一刻你做的再好,也是滄海一粟。所有痛苦都指向一種感覺:你對不起我!
這種心理,源自母嬰共同體(六個月前的嬰兒)的關係,
媽媽要為沒有任何能力而又覺得無所不能的嬰兒負全責。
這種心理常見於女性身上,可能是因為中國女性的心理創傷普遍重於男性,
並且我們的文化強調男人要為女人負責,特別是兒子為母親負責。
很多男人也有這些漿糊邏輯,比方說情緒控制力差的男性。他們的口頭禪有:
1)我沒問題,你有問題。
2)我媽沒問題。
3)你懂什麼?跟你說了你也不明白。
4)我把錢都給你了,你還想要什麼?
5)不煩到我,你愛怎樣就怎樣。
6)我只要平靜。
男性的這些常見邏輯,可以歸為一點:
別煩我,我這麼平靜這麼顧家所以我沒問題,你情緒那麼大當然是你有問題。
中國女性容易活在情緒中,覺得丈夫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且為此生出了很複雜的漿糊邏輯,而男性則使用隔離這個招數,來對抗女性的濃烈情緒。
所以,中國電視劇很容易看到這一幕:婆媳大戰,兒子是焦點,而不見公公的身影。
最終,這個婆媳大戰的核心人物,也變成了公公。
羅胖曰:
人一生都有個潛在的渴望——回到子宮之中。
在那裡有:
1.處於母親庇護之下的安全感。
2.和世界不分彼此的混沌感。
3.不勞而獲且無需負責的輕鬆感。
成長,就是和回到子宮的渴望搏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