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不要說你不是“道德家”(果殼網)
主旨:本文舉兩個問題:
問題1. 某公司的副總向董事長報告:
「我們正考慮實施一個新項目,它會增加我們的利潤,但會破壞環境。」
董事長答道:
「我才不管這個項目是否破壞環境,我只要能賺錢就行。」
於是該公司進行了該項目,正如所料,環境被破壞了。
請問,你認為董事長是蓄意破壞環境嗎?
統計結果,82%的人認為是。
問題2.某公司的副總向董事長報告:
「我們正考慮實施一個新項目,它會增加我們的利潤,但會保護環境。」
董事長答道:
「我才不管這個項目是否保護環境,我只要能賺錢就行。」
於是該公司進行了該項目,正如所料,環境被保護了。
請問,你認為董事長是有意保護環境嗎?
統計結果,77%的人認為不是。
兩問題只差別在「破壞環境」改成「保護環境」。
為什麼對環境產生壞影響,就是蓄意;
對環境產生好影響,就不是有意呢?
本文指出,這是普遍存在的心態,
即「只要某人的行為造成了消極後果,那麼大多數人都會推斷他其實是惡意為之的。」
主旨:本文舉兩個問題:
問題1. 某公司的副總向董事長報告:
「我們正考慮實施一個新項目,它會增加我們的利潤,但會破壞環境。」
董事長答道:
「我才不管這個項目是否破壞環境,我只要能賺錢就行。」
於是該公司進行了該項目,正如所料,環境被破壞了。
請問,你認為董事長是蓄意破壞環境嗎?
統計結果,82%的人認為是。
問題2.某公司的副總向董事長報告:
「我們正考慮實施一個新項目,它會增加我們的利潤,但會保護環境。」
董事長答道:
「我才不管這個項目是否保護環境,我只要能賺錢就行。」
於是該公司進行了該項目,正如所料,環境被保護了。
請問,你認為董事長是有意保護環境嗎?
統計結果,77%的人認為不是。
兩問題只差別在「破壞環境」改成「保護環境」。
為什麼對環境產生壞影響,就是蓄意;
對環境產生好影響,就不是有意呢?
本文指出,這是普遍存在的心態,
即「只要某人的行為造成了消極後果,那麼大多數人都會推斷他其實是惡意為之的。」
魯迅說:“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
事實上,在不知道行為背後的原因時,幾乎每個人都願意用惡意揣測別人。
不要說你不是“道德家”。
最近的研究表明,
只要某人的行為造成了消極後果,那麼大多數人都會推斷他其實是惡意為之的。
也就是說,行為結果影響了周圍人對當事人行為意圖的推斷,
耶魯大學實驗哲學家約書亞諾博(JoshuaKnobe)
將之稱為“副產品”效應(“sideeffect”effect),也有人將它稱之為“諾博效應”(KnobeEffect)。
你認為你不是這樣的?
但假如你參與了諾博教授的的實驗,很可能也會陷入對他人的道德審判。
作為諾博教授的被試,你會閱讀到類似下面的文字:
某公司的副總向董事長報告:
「我們正考慮實施一個新項目,它會增加我們的利潤,但會破壞環境。」
董事長答道:
「我才不管這個項目是否破壞環境,我只要能賺錢就行。」
於是該公司進行了該項目,正如所料,環境被破壞了。
讀完這個情境後,你需要作出如下判斷:
「請問,你覺得該董事長是有意破壞環境的嗎?」
如果你像大部分(82%)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一樣,就會回答「是」。
當然,你還有可能讀到另一個情景:
某公司的副總向董事長報告:
「我們正考慮實施一個新項目,它會增加我們的利潤,但會保護環境。」
董事長答道:「我才不管這個項目是否保護環境,我只要能賺錢就行。」
於是該公司進行了該項目,正如所料,環境被保護了。
同樣,你要對該董事長的意圖進行判斷,
「你覺得該董事長是有意保護環境的嗎?」
這裡,如果你像大部分(77%)參與實驗的大學生那樣,你也會說「不是」。
上述的兩個情境唯一差異就在於將「破壞」換成了「保護」,
雖然都不是有意為之,但人們更願意譴責破壞環境的行為,而不願表揚保護環境的行為。
正是這一點的不同,
讓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不憚以壞的惡意來揣測他人」,
同時也「不捨得以善意來表揚他人的行為」。
有學者認為人類在道德上的推理本質上是中性的、非道德的,
只是由於情境或者其他因素的限制,讓我們的判斷變受到干擾,偏離了“科學”的判斷。
但是諾博教授認為,人們在進行道德推理時,
會將已經發生的事實與其他可能的但未發生的情況進行比較。
當他人的行為帶來消極結果時,
我們可能在頭腦中將該後果與無消極後果的情況進行比較,
推斷認為他人本來可以不做惡,但是卻做惡了,因此是有意的;
但是當他人不小心做了好事時,我們卻認為本應如此,也就覺得沒有什麼值得表揚的。
不管這個效應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它的存在已經說明: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活著一個苛刻的道德家,讓我們不憚以惡意來揣測他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