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羅輯語音(2)-宗教-智慧無關教義

文章出處:智慧無關教義
作者:阿蘭德波頓摘自《寫給無神論者》


我自己生長在一個堅定的無神論家庭裡,作為兒子,
我的雙親是不信教的猶太人,在他們心目中,宗教信仰跟迷戀聖誕老人差不太多。


我還記得父親曾讓我妹妹黯然落淚的場景。
本來,妹妹心中還有個不算牢固的觀念,覺得某一隱逸的神靈可能留居在宇宙某處,
但父親卻力圖打消她的這一觀念,當時妹妹不過八歲。
對我父母而言,假如發現社交圈內有人私下懷有宗教情緒,
他們就會表現出深深的憐憫之情,那種態度通常只給予被診斷出有嚴重疾病的患者;
而且,從此你就難以說服他們再正眼看待人家。
父母的態度強烈地支配著我,可是在二十五歲前後,我的無信仰世界卻經歷了一場危機。


我的懷疑情緒萌發於早年聆聽巴赫大合唱之時,
此後當置身貝利尼的聖母畫作前又有所發展,
最後在涉獵禪宗建築藝術時則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一直要到我父親去世之後數年,
我才開始直面自己心中的矛盾情緒,這種情緒抵觸著從小就被灌輸的那些世俗教條。
順便說一下,我父親去世後葬在倫教西北部威爾斯登的猶太公墓,
上面立有一塊希伯來墓碑,相當奇怪的是,他事先沒有為自己作好更加世俗化的身後安排。
上帝並不存在,對於這一明確的信念我從來沒有動搖過。

我只不過是獲得了思想的解放,覺得可能存在某種方法,
既可以與宗教打交道,又可以不必接受其超自然的內容。
換句更形象的話說,
這種方法就是既心向上帝聖父,又不至於因此妨礙對家父的敬重和追念。


我意識到,自己對來世重生或者天國神仙一如既往地抵觸,
但這並不能證明我理當放棄
各路宗教中的音樂、建築、禱告、儀式、宴飲、聖地、朝拜、會餐、經卷。

世俗社會由於失去了一系列規程和主題而變得貧乏不堪,
無神論者一般覺得無法與這些規程和主題生活在一起,
總以為它們看起來跟尼采所謂“宗教的壞習氣”密切相連。
道德一詞對我們來說已經變得風聲鶴唉;想起聆聽佈道我們便會火冒三丈
對於那種認為藝術應當催人向上或教化育人的想法,我們唯恐避之不及;
我們不再朝聖跪拜;我們已不能建選教堂廟宇;
我們沒有表達感恩的機制;
對超凡脫俗者而言,讀一本自我救贖書的念頭已經變得荒誕不經;
我們拒絕精神上的訓練;陌生人很少在一起唱歌;
我們面臨著一個不愉快的選擇,
要嘛接納有關無形神靈的奇異概念,
要嘛完全放棄一整套撫慰心靈的、微妙精巧的或者乾脆就是魅力無窮的儀式。
須知,在世俗社會中,我們還在苦苦尋找這些儀式的替代物呢。


鑑於主動放棄瞭如此多的東西,
我們實際上放任宗教把本該屬於全人類的體驗範圍都劃作它的專屬領地。
我們理應毫無愧色地收回這些領地,讓其也為世俗生活服務。
早期的基督教自己就十分擅長挪用他人的出色思想,
它還狼吞虎咽地吸納了無數異教徒的行為方式,
而現代的無神論者居然迴避這些東西,誤以為它們天生屬於基督教。

當年新興的基督教順手拿來了冬至節慶活動,把它重新包裝成聖誕節;
它也吸收了伊壁鴻魯關於在哲學群體中共同生活的理想,
將其轉變為今人所知的修道院制度;
還有,在舊羅馬帝國的城市廢墟上,
它漫不經心地把自己安插到了原先供奉異教英雄及異教主題的廟堂外殼之中。

無神論者所面臨的挑戰便是如何逆轉這一宗教殖民化過程,
即如何把觀念和儀式與宗教體制剝離開來。

宗教體制宣稱這些觀念和儀式屬於自己,可實際上它如何能夠獨占呢?
例如,基督教中大多數精華實與耶穌降生的故事完全不搭界,
其所圍繞的中心議題還是群體、節慶、重生。
在被基督教花多個世紀加工打磨之前,這些主題本已存在於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