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得到-心理-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實驗不靠譜?

文章出處: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實驗不靠譜?


很多心理學實驗讓我們腦洞大開,但是最近《科學》雜誌一篇文章說,
研究人員重做了發表在頂級期刊上的100多個心理學實驗,
發現能得到相同實驗結果的,不到一半
萬維鋼教授也在他的新書《萬萬沒想到》裡說,
心理學實驗的一個重大弊端是設計不嚴謹,常常以偏概全

一個著名實驗是關於心理暗示,幾十個人來打高爾夫,
告訴其中一半人他們用的是幸運球,很多選手用這個球贏了比賽;
告訴另一半人他們用的是普通球。
結果發現,使用“幸運球”的選手要比另一組成績高出40%。
但問題是,這個實驗只做一次啊,
如果讓那些人每天都用幸運球比賽,這種積極心理暗示還有用麼?


另一個實驗是關於激勵。
實驗室裡,有人扮演老闆,有人扮演員工,
結果發現,如果扮老闆的突然多發錢,扮員工幹活就更賣力,
由此得出結論,意外的漲工資能激勵員​​工。
但有人真把這個結論搬到現實生活裡,就發現不靈了,給工人意外漲工資,
一開始他們的確會幹得更賣力 ,但熱情只持續了不到半天就消失了。
真實生活永遠比實驗室更加複雜。
你看,要把某些推斷變成無可爭議的結論,我們的心理學實驗還要設計得更科學合理才行


本文源自:“積極心理暗示”到底有沒有意義?
撰稿:攀攀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