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得到-中史-包公是個白面書生(存疑)

Bodhi:我個人對這個說法存疑


說起鐵面無私的包公,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標誌性的大黑臉,但如果我告訴你,包公原本是一個白面書生,你相信嗎?最近騰訊網有篇文章說,包公本來就不是黑臉。

比如,故宮收藏的《歷代賢人》畫冊裡,包公就是白臉長須,安徽合肥包公祠裡的包公塑像、甚至包氏族譜裡的包公畫象,都是和藹可親的白臉文人。那他怎麼就變成黑臉了呢?

文史大家胡適曾考證過這事兒,他說,第一次把包公寫成黑臉是在明朝,後來在各種記載裡,他就被“越描越黑”了,之所以“黑”,是因為儒家觀念裡,五德中的“水德”和司法刑罰相關,水德對應的顏色就是“黑”。到了清代戲劇裡,又給包公額頭上加了個月牙,意思是他有穿越陰陽兩界的特殊能力。

你看,越是不公平,人們就越希望有鐵面無私的救世主,黑臉包公是人們對清正廉明的期望和表達。

本文來源:包公是怎樣變黑的
撰稿:孫小婧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