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得到-讀書-聽成功故事?不如研究失敗案例

文章出處:聽成功故事?不如研究失敗案例
主旨:
人有「自利性偏差」,把想效法的偶像形容得太神(忽略事實),
卻把自底貶低得太差,為失敗找理由。
與其看誇張的例子,不如研究失敗案例。


很多人喜歡聽別人講成功故事,從中學到成功經驗,但最近暢銷書作家李笑來提醒大家,
這些成功故事很可能會誇大扭曲事實,這就是“自利性偏差”。

那什麼叫“自利性偏差”呢?
比如說,幾乎所有人在講自己成功過程的時候,都有意無意誇大自己曾經多慘多困難,
因為起點越低,成功的難度就越高,也就越容易讓人佩服,這是虛榮心帶來的自利性偏差。

再比如,每個人有意無意都有保護既得利益的心態。
誇大成功的難度,其實是一種潛在的“恐嚇”,這和“欲練神功,必先自宮”一樣,
相當於告訴大家,成功是很難的,不要輕易嘗試。這是自我保護帶來的自利性偏差。

而且,聽成功故事的人同樣也會有偏差啊。
很多人在潛意識裡,都希望成功的人是付出巨大代價的,
因為這樣才能解釋他們自己的“不成功”,從而獲得心理安慰。這也是一種自利性偏差。

你看,無論是講的人還是聽的人,都容易扭曲成功事實。
所以,李笑來提了一個很實用的建議:與其聽所謂的成功故事,不如去研究失敗案例。
因為失敗的原因容易被查實,失敗人也比成功的多,你更容易獲得真實有價值的經驗。


本文源自:把時間當朋友
撰稿:林楊攀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