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得到-政治-為何康乾盛世多清官?

文章出處:為何康乾盛世多清官?


清朝康乾盛世的時候,出了不少清官。有意思的是,以往的清官,
比如像明朝的張居正、宋代的包拯、唐代的魏徵等等,
都是以公正廉明著稱,有正義感,能幫老百姓出氣。
但康乾盛世的清官呢?都是強調個人修養,苦行僧範兒,渾身透著一股寒酸味兒。

比如被稱為第一清官的于成龍,每日都是糙米蔬菜,從來不吃肉,老百姓都叫他“于青菜”;
還有個一品大員叫趙申喬,因為兒子犯法而被抄家,
結果查出來的都是破衣爛衫,連件像樣的朝服都沒有;
再比如一個叫湯斌的巡撫,平時改善生活的唯一方式,也就是吃碗豆腐湯,人稱“湯豆腐”,
他兒子買了隻母雞殺了解饞,被他痛罵一頓,趕回了山西老家……

這可就奇了怪了。康乾時期明明是大盛世啊,民生富庶,為什麼官員會活得這麼寡淡呢?
最近,中國人民大學的張鳴教授,
就在“大家”上寫了一篇文章,說這跟當時的官場制度有關。


其實啊,這些所謂的清官,都是漢人士大夫,
滿族官員該腐敗還是很腐敗,即便不腐敗也用不著這麼苦修。為什麼?
因為清代是滿人皇帝啊,漢人士大夫都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可這滿人皇帝首先就砍掉了他們治國平天下的功能,只許你們修身齊家。

在康熙乾隆那個時代,哪怕是直言進諫這種千古傳誦的好事兒都不允許。
比如雍正時期有個翰林院官員,上書要皇帝親骨肉、停納捐、罷西兵,
結果差點就被砍了腦袋。

那好,直言進諫不行,那你說我去搞文化,有點名氣行不行?
當然也不行。康熙時期,連解釋儒家經典這樣傳統的士大夫事業,也被皇帝拿了去。

關起門來寫書?更不行,那正是文字獄最厲害的時候,哪天要是被人告發,
雞蛋裡挑出骨頭來,就得滿門抄斬。


想來想去,這些漢人士大夫要想出頭的話,就只剩下做清官了。
雖然身子受點苦,腸子裡沒有油水,但卻可以流芳百世啊。
而且,你做了清官,政治正確嘛,
那皇帝就要提拔和表揚你,這樣官職越來越大,越搞越出名,就只好一直做下去

所以你看,康乾時期清官多,是因為在這種體制下,
其他路子都被堵死了,做清官是得到提升、嘉獎的唯一辦法。

本文源自:大家《張鳴:為何康乾盛世多清官? 》
撰稿:任筱寒



------------
主旨:
康乾盛世清官之所以多,是由於不能著述,有文字獄;
不能抗顏直諫,絕對皇權,況且清皇帝勤政,國事全攬。
徒剩清廉這項可以發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