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得到-心理-在有噪音的地方寫作效果更佳

文章出處:在有噪音的地方寫作效果更佳


有本書名叫《反脆弱》,作者在這本書裡提了這樣幾個觀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觀點是,很多系統很脆弱,是因為它沒有多餘的儲備
舉個例子,福島地震的時候,核反應堆本來已經及時停止了,
只是需要再供點電,好讓反應堆冷卻。可是當時由於機房地勢比較低,發電機進水了。
核電站沒有多餘的發電設備,又沒有其他解決方案,就一直拖著,
結果沒冷卻下來的反應堆就爆炸了,釀成了悲劇。

相反,要是有多餘的儲備,情況就不一樣了。
比如瑞士,這個國家沒有中央政府,沒有宏觀調控,
但是幾百年來,它的經濟發展卻很平穩,競爭力也很強。
原因就在於:
瑞士的城市規模雖然很小,但是市場供給十分充足,有足夠的冗餘來對抗風險。
所以說,沒什麼是多餘的,多出來的都是反脆弱的資本。
就像人有兩個腎臟,一個出了問題,還有另一個補上,就能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第二個觀點是,過度補償也能反脆弱。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我們都覺得寫作時環境一定要安靜,這樣才能集中注意力。
但其實,環境越安靜,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越容易把你的注意力帶跑。
那怎麼辦呢?去有噪音的地方寫作,比如網吧、茶館之類的。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抗干擾系統會一直開著,
幫你對抗噪音,從而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就好像在長途飛行之後,
最有效的消除疲勞的方法不是躺在床上睡大覺,而是去健身房鍛煉,或者到野外去爬個山。


作者還說了個觀點,冒險有時比理論更有價值它是創新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比如說,我們現在特別推崇的控制論,大家都知道是一位科學家提出的。
但其實,早在這個理論出現以前很多年,工程領域就已經在實踐中應用了,
這位科學家提出的控制論只是概括,而不是獨創。

再比如,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我們都認為是這本書奠定了歐洲建築的基礎,
但其實,你說建金字塔的人不懂數學吧,但金字塔不也依然很驚艷嗎?
 13世紀,整個歐洲都沒幾個人懂數學,當時的建築師也不懂什麼材料力學,
可依然造出了比薩斜塔這樣驚世駭俗的建築。


本文源自:解讀版電子書《反脆弱》
撰稿:陳軼男
來源:得到

-----------
感想:
作者的想法跟一般人直覺不同,他說:
大家都覺得寫作時環境一定要安靜,這樣才能集中注意力。
但其實,環境越安靜,
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越容易把你的注意力帶跑。
那怎麼辦呢?去有噪音的地方寫作,比如網吧、茶館之類的。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抗干擾系統會一直開著,
幫你對抗噪音,從而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