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羅輯思維-學習-002號知識發布會

出處:002號知識發布會


這些年,有一個時刻,我總是非常沮喪。
那就是每次我逛完書店,出來的時刻。一面是陽光刺眼,一面是滿心悲涼。
老天,那麼多書,那麼多好書,那麼多吸引人的題目,
那麼多我想去探究的角落,那麼多時光,那麼多山川,那麼多奇思妙想。
但是算都不用算,我都知道,窮其一生,我也不可能看完這麼多書。
哪怕只是翻一遍,也不可能。2016年,中國共出版圖書262,415種。全球每年是220萬種。
人類到現在一共出版過多少種書呢?有人算過,3.1億種。
就算你一天能翻看10本,那你準備要活1000輩子,才能大體瀏覽一遍。
如果把所有的閱讀材料算在內,就更加令人絕望了。
僅僅互聯網上,頁面數量超過了60萬億個,而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天幾十億個的速度增長。
中國有句古話:“君子一物不知、引起為恥。”但是今天我們真的做不到了。
都說“書山有路勤為徑”,今天,勤奮已經不再是通往這座山的道路。

網上流傳過一組數字,很多中國人看了很自卑。
說,中國人人均每年讀書是4.3本,很低的數字。
據說,韓國是11本,法國是20本,日本是40本,以色列是64本。
以色列的情況我不知道。但是我問過一位日本人,說你們國家人很愛讀書啊,
一年人均40本,了不得!那位日本人說,嗯,大部分都是漫畫。
我還問過一位歐洲人,“都說你們國家人在地鐵上都是讀書,
而我們中國人基本都是刷手機。”那位歐洲朋友說,
你有所不知,那是因為,前些年,我們那裡地鐵沒有手機信號。現在,我們也是刷手機。
§什麼鬼§
好了,不管是4本還是40本,不管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
也不管是只是買了還是真是讀了,中國人和全球人面對的困境都是一樣的——
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閱讀裡去,也只是滄海一粟。
幾百年間,我們寫,我們編,我們印,我們買,我們收藏。
人類的整體越來越高大,每一個人越來越渺小。我們的知識總量大得無邊無沿。
但是每一個人都只能望洋興嘆。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和死,而是一本書我買了,但是實在沒有時間讀。
一代有一代之體,一代人的問題,總應該一代人自己去解決。

今天,這裡是得到APP的第二場知識發布會,
在2017年的秋天,我們為您帶來了一個工具型的產品,
一個當前知識困境的解決方案—— 「每天聽本書」年度會員。
我們清楚地知道,在有了這個產品之後,我們的閱讀生活,
我們的求知生涯,從此就不一樣了。


我們為這個產品,籌備了一年。從一天新增一本書,到每天新增三本。
未來3年,這個產品將是中文世界裡最大的知識轉述版權庫,至少涵蓋一萬本書。

它不是電子書,它也不是有聲書,它的著眼點是幫助你省時間
§是幫助讀書,而不是代替讀書§
所以,我們會邀請各個領域的高人,對那些人類歷史上的那些書,
不管是經典書、熱銷書還是冷門書,只要對我們這代人還價值巨大,
我們就為它做出一個口語化、精簡化的解讀版本。
在30分鐘的時間內,幫你讀懂這本書的精華。
讓你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擴展自己的知識疆界。

為什麼要做這個產品?它起源於我們的一個思考——書,到底是什麼?
書,你當然可以理解成知識的庫房。
但是因為太多,疊床架屋、汗牛充棟,時間長了,就難免有些角落,人跡罕至,積滿灰塵。
但是在我們眼裡,書不是完成品,不是已經在那裡的東西。
沒有被你讀過的書,其實在你的生命世界裡就不存在。每一本書都是進行時。

書的背後,都是人,活生生的人。
他們是你派出的哨探,前往各個方向。他們每一個人都抵達了你知識的邊疆地帶。
然後又快馬加鞭,趕回來向你匯報。
書寫的時候,那是前方瞭望,作者是主人。
閱讀的時候,那是聽取匯報,你才是國王。

所以,他看到了什麼很重要,他怎麼向你報告更重要。
所以,信息量很重要,但是你獲得這些信息的效率更重要。
所以,報告本身很重要,但是關於這個哨探的周邊信息也重要。
寫書的人是不是靠譜?他那個時代有哪些獨特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不是已經時過境遷?
他有哪些難言之隱?他有那些話欲言又止?他有哪些見解已經被後人迭代?
他有哪些智慧光芒存留至今?什麼該逐字閱讀,什麼該草草掠過?
這些言外之意,書本身不會告訴你,但是,我們的專業解讀者可以給你指引出來。
所有內容來自於書,但能提高效率,而且還能超越書本身,這是我們的小小野心。
每一本書的生命,都將甦醒在和你真正相遇的時候。
當你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的時候,書才會被再一次點燃。

一代有一代之體。在這個時代,我們有了手機、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
這是一台全新的、巨大的複印機,
和古騰堡時代一樣,我們這代人會把過往的知識,用新的形式再生產一遍。

讓我們重新回到書的真相。心理學家榮格說,
我們所謂的現代人,他佇立在高崗上,或在世界最邊緣。
他眼前是茫茫一片未來的深淵,頭頂上是蒼穹,腳底下是全體人類的歷史。”
好,現在假設,我就是榮格所說的那個現代人。
以我自己為圓心,通過這個產品,我分別向五個方向發出了我的使者。
第一個方向,去,到歷史深處去,替我向回看。
第二個方向,去,到未來遠處去,替我向前看。
第三個方向,去,到我的周邊去,替我瞭望我未曾抵達過的地方。
第四個方向,去,到我的內心去,向我匯報我生命的可能性。
第五個方向,去,到頭頂的星空去,告訴我那些極遠處的消息。
下面,我就向大家匯報,作為「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的用戶,我自己的收穫。


*****1 .  回首篇*****
第一個方向是向回看——回首。
「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裡,有很多歷史方面的著作。
其中,有一本,我非常喜歡——吳軍老師的《文明之光》。
這本書裡面介紹了很多人類文明成就誕生的過程。你覺得它是科普?是入門?
不對,這是一本認知顛覆之書。
我在聽這本書的時候,經常升起一種奇怪的感覺:都說細節是魔鬼。不對,細節還是天使。
一旦歷史進程的細節被展開了,歷史本身的面目也為之一變。
不信?我今天就跟大家聊其中的一個故事——青黴素的誕生。

世界上恐怕還沒有第二種藥能夠像青黴素那麼神奇。
它一旦發明,就在瞬間治癒了許多困擾人類幾萬年的病,
尤其是各種外傷感染,把人類的平均壽命從45歲提高到了60歲。
這麼神奇的藥是怎麼發明的呢?
如果你去查歷史書,上面白紙黑字地寫著,青黴素,1928年,由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發現。
跟瓦特改良蒸汽機、愛迪生髮明燈泡一樣,就這麼簡明清晰。
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探究的話,頂多你還會看到一則很有趣的小故事。

弗萊明在實驗室裡培養了一批病菌。有一次他去休假。回來後發現,咦?
培養皿裡面長了黴菌。再仔細一看,黴菌周邊的病菌都死了。
這是不是就說明,黴菌有殺死病菌的功效呢?
這個偶然的發現,讓人類知道了青黴素的存在。
好了,故事講完了。
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字——弗萊明;
一個年份,1928年;
一段無心插柳的趣事。我們的求知欲得到了安頓。
事情就完了嗎?不,不是這樣的。

知識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當你沒有深入到細節和過程的時候,
我們只是浮光掠影地獲得了一些臉譜化的知識。
一個名詞,一個概念,就算你記住了怎麼樣?掉臉就忘。
當吳軍老師把一個點展開的時候,你會發現妙趣無窮,你會大為驚訝。

你盯住這個年份再看一眼,我們都知道,
青黴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才大規模派上用場的。那是1939年之後的事啊。
差著十幾年呢?這十幾年在幹什麼?
弗萊明的論文發表了,但是石沉大海,沒有人關注。
10年間,弗萊明就像是一個被困在山洞裡的人,獨自守著這個小火苗,不讓他熄滅。
他反复做實驗,但是實驗效果時靈時不靈。有的時候令人振奮,更多時候又令人沮喪。

為什麼呢?因為劑量不夠。
我們大多數人都到醫院打過青黴素。一針青黴素通常是60萬到80萬單位。
那弗萊明當年培養的青黴素,劑量是多少呢?每一升培養液只能產生兩個單位的青黴素。
2比60萬,什麼概念,30萬倍,這個差距就是地球和太陽的質量差距。
你算一下就知道了,這一針青黴素當時所需的培養液可以灌滿一個25米的短道游泳池。
這麼低的濃度,加上不正確的使用方法,效果不好也就沒啥奇怪的了。
最後連弗萊明也堅持不下去了,放棄了這項研究。

10年就這樣過去了。一直到出現了另外一個人,弗洛里。
他是英國牛津大學拉德克利夫醫院的病理學家和實驗室主任。
歷史就是這樣,創始人獨得美名,但是需要等到一個關鍵性人物才能真正揭幕


弗洛里注意到了弗萊明的論文,然後開始研究。
這個時候二戰開始了,研究條件非常艱苦,
包括牛津大學也不例外,連培養青黴菌的容器都湊不夠。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項研究一旦突破,會在戰場上救下無數條人名,所以,拼了。
弗洛里的研究團隊,用每週兩英鎊的超低薪水僱用了很多當地的女孩,
她們每天就只從事一項簡單的工作——培養青黴菌。

沒有足夠多合適的容器怎麼辦?
這些女孩就在牛津大學裡把能找到的各種瓶瓶罐罐都用上了,
包括牛奶瓶、罐頭桶、各種鍋具,甚至是浴缸。把牛津大學變成了黴菌工廠。
這些女孩,在歷史上也留下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黴菌女孩”。
一年的艱苦工作,終於證明了青黴素的有效性。
這時候,美國人也參與了進來,大型製藥公司也參與了進來,
但是產量還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那個地球和太陽的差距,
一罐溶液和一個游泳池的差距,怎麼把產量提上去?


到了1942年的夏天,弗洛里手下的一個實驗員,去買水果,發現了一隻發霉的哈密瓜。
靈機一動,把這只哈密瓜帶回了實驗室。發現這種黴菌,效果奇好。產量大幅度提升。
如果沒有這個偶然發現,青黴素距離實用,還不知道要走多遠的路。

在接下來,接力棒又傳到了商人手裡,全美國有21家製藥公司參與了青黴素的大規模生產。
整個1943年,美國生產了210億單位的青黴素。聽起來數量很多吧?
但是你算算,不過只能救治一萬人次傷員,
遠遠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更別說給老百姓使用了。
當時,加班加點生產青黴素被視為一種愛國行為。當時有一條標語:
“今天每生產一支青黴素,幾天后就能在戰場上挽救一條生命。”
這條標語貼在工廠裡,印在工人工資的信封上。
在這個過程中,無數科學家、技術人員、工資低的可憐的普通工人,
解決了無數細小的難題。

到諾曼底登陸的時候,美國準備了230萬支青黴素針劑,
保證每一個英美軍隊的傷員都能得到救治。
到了1945年,美國青黴素的產量達到6.8萬億單位,是前一年的四倍。
到了1949年,美國的青黴素產量達到了1332萬億單位,
價格也從每支針劑20美元降至不到10美分,這樣,青黴素便開始在全世界得到普及。
而到了現在,全世界90%以上的青黴素都是由中國人生產的。

我是在吳軍老師的這本《文明之光》裡看到這個故事的。
它讓我有一個很重要的領悟。
過去,我們總是把一個發明和一個科學家的名字綁在一起。
人類文明好像就是有科學家組成的燦爛星空。
但是通過青黴素的故事,我們突然發現,發明不是某個幸運兒被上帝恩寵的故事,
它不是某個天才孤獨的表演,原來,它是一場千軍萬馬和生命賽跑的故事。
偶然的發現,隨時都可能發生,
比如中國唐朝時候就有做鞋的工匠發現,把發霉的漿糊抹在傷口上可以幫助癒合。
這就是青黴素的效應啊。但是又怎樣?沒有整個社會系統的配合,
沒有一支接力賽的隊伍,再幸運的偶然發現,都不會變成人類文明的真實財富。
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中國的畢昇和德國的古騰堡。
同樣是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的人,為什麼畢昇只能在《夢溪筆談》的角落裡找到他的傳奇,
而古騰堡卻能開啟一個時代?

理解了這一點,你就能從一個角度來回答那個著名的李約瑟之問:
為什麼中國人發明了風箱和水車,這兩樣東西加起來就是蒸汽機,
但是為什麼中國人偏偏最終沒能發明蒸汽機。
社會環境的綜合的支持,才是一個奇思妙想得以成為人類財富的根本原因。
你看,這就是知識的趣味。
知識不是一堆信息,不是幾個孤立的概念,知識能讓我們重返真實的歷史現場。
一個概念,一旦通過一本優秀的書展開了細節和過程,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每天聽本書」產品中,我們為你製作了大量歷史類的好書,
它們會把我們從孤立的知識世界中拯救出來,幫我們找到萬事萬物的聯繫,
幫我們看清腳下的文明地層是怎樣一層層地累積起來的。


一個好產品的打造,重要的不是什麼最原初的創意,什麼靈光一現的東西。
而是你的時代,有沒有給你這個機緣,有沒有為你準備好基礎設施和相關條件,
有沒有大量的合作者願意參與到你的事情裡來。
我們的「每天聽本書」產品,也是一樣。它不是我們一個團隊能夠勝任的事情。
過去一年間,我們邀請了132位作者,35家內容生產機構加入到這個計劃裡來。
我們驚訝地發現,他們每個人,
似乎都為這個產品做了常年的準備,似乎就在等待這個邀請。

這裡還要特別感謝一家合作夥伴,中信銀行。中信銀行,
今年正好是成立30週年,他們現在一共有6000萬客戶,
不過,這一次我們合作,他們給客戶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知識分享人”。
在中國的銀行業內,是中信銀行第一次提出了用知識回饋客戶,
這和我們得到APP的精神十分契合。每天一本書產品上線後,
除了在得到平台,中信銀行中信紅權益平台將作為唯一一家授權首發平台。
順便透露一個我們做事情的心法。一件事對不對,在沒做的時候,你永遠不可能知道。
先去大膽地試。試什麼?不僅是試探市場的反應,更重要的是試探合作者的反應。
如果一件事,剛一啟動,你就發現有很多合作者樂於加入這場你發起的協作,
他們似乎和你一樣,已經為這件事思考了很久,準備了很久,
那麼,恭喜你,這件事大概率就是要做成了。
中信銀行將為他們的客戶買單,讓他們率先體驗「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
為大家的終身學習做點事情。中信銀行的客戶,恭喜你們!

感謝加入「每天聽本書」產品的合作夥伴和合作機構。
是你們高水平的知識解讀能力,將最終成就這個產品。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


*****2 .  前瞻篇*****
剛才我們講的是「每天聽本書」產品中的歷史題材,是文明的回望。

現在我們換一個方向,往前看。
看看在不遠處的未來,正在發生什麼變數,它又在怎樣影響我們的現在。
在「每天聽本書」的產品中,我強烈推荐一本書的解讀版——《百歲人生》。
這書就是提醒大家一件事,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們這代人有很大概率能活到100多歲。
也就是說,如果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今年44歲,一半還沒有活到。
今天在場的大部分人都可以說,“人家還是個寶寶。
但是,您先別高興,活得長雖然是好事,但是代價是什麼呢?
最簡單的一點,就是過去的三段式人生規劃,沒有用了。
所謂三段式人生,大概就是30歲之前,學習成家立業,
30歲之後在社會和家庭中頂大樑,
60歲之後退休回家,安度晚年等死。可是如果能活100歲,這個安排就出問題了。

《百歲人生》那書裡做了很多推導,
比如人的倫理觀會變化,過去相對不變的人是受尊重的,
而未來敢於拋棄存量的人才是有道德的。
再比如,人的婚姻選擇會更加慎重,因為選一個人,要跟他在一起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還有,人的資產也會從金錢變成了信用和人脈,等等。
這本書最觸動我的地方,是它提醒我,退休這件事我們這一代人必須重新考慮。


我在辦跨年演講的時候,曾經立誓要幹20年,這就是按照我60歲退休來算的。
可是今年我越想越不對勁,60歲可不是“船到碼頭車到站”,
後面很可能還有黑洞洞的40年啊。那是多麼漫長的時間,我從嬰兒到現在也就活了40多年。
這退休之後40年怎麼過?我把它稱之為“40年黑洞”。
這可能是我們這代人遇到的最大挑戰,現在就必須開始考慮和安排。
首先,現在社會的養老體系,根本就沒有做好為這麼多老人服務的準備。
到時候什麼樣,誰也不知道,沒準有錢,你也買不到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我們老了之後,錢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活100歲,那很多假設就不成立了。
比如說我前半生積累財富,後半生消耗財富,這個已經不成立。
你可以想想,當年80年代萬元戶多麼風光,
可是假如他們當時把一萬塊錢存在銀行到現在,連本帶利也不會不過10萬。
所以我們這代人想要依靠儲蓄來維持60歲之後的生活,
你得具備什麼樣的理財能力,才能跑贏通貨膨脹啊?
好,就算你有錢,你也得有能力保衛這筆財富。
你看,我們現在身邊有很多老人,有錢有社會地位也有知識,
年輕的時候也很精明,可老了為啥總被騙呢?
買什麼保健品、各種金融傳銷騙局,還有主動跑到銀行給騙子打錢的。

前兩天,一位警察跟我講,在儲蓄所裡,警察攔著老人不讓給騙子匯款,老人真跟你急。
就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環境的信息感知能力下降,
對新的行騙手段和各種新技術不敏感甚至是排斥,按照之前的生存方式,很難不被騙。
所以你看,首先我們要認清的一個事實是,
60歲之後的40年,我們的身體可能還健康,但認知和腦力不可避免地要衰退。
每天的太陽照常升起,但你每天都要帶著前60年積攢下來的私心雜念、
陳舊的習慣和偏好繼續往前走,我們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衰老,不只是身體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我們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的能力下降。
從我們身邊的很多老人,就可以觀察到這個現象。
他們普遍排斥新事物,喜歡的歌和娛樂內容都是很多年前的;
他們捨不得花錢,也不曉得如何花錢;他們不認識新的品牌,也不會使用各種新工具。
你知道的,在現在的大城市,如果不會用手機上網,連打車都越來越困難。

這裡說的衰老,不是指身體,而是指跟不上時代。
想想我自己,去年一年,最高興的事情之一,是我爸媽愛上了網購。
你看,他們那麼大歲數,還在盡力延緩衰老。
最沮喪的事情,是有一次我正在跟我的一位朋友吹牛,
說我最害怕落後於時代,天天迎頭趕上。
那位朋友看了我一眼說:“你30歲之後愛上過什麼歌嗎?”
我想了想說,還真沒有。會唱的還是那些老掉牙的歌。
他說:“對,這就是衰老,你以為自己跟得上時代,沒用的,你喜歡的歌不會騙你。”
這個時代的衰老,最可怕的是,你自己並不知道已經衰老。
《黑天鵝》的作者塔勒布說的一句話,他說:
“ 現代社會給我們的雙重懲罰是,既讓我們衰老得更早,又讓我們活得更長。
等我們這代人老了的時候,新工具會更多,更複雜。
現在老人身上發生的一切,會不會在我們的身上再發生一遍?
我覺得很有可能。那你說怎麼辦呢?

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從現在開始,
就必須學會過一種無限升級的生活,來應對那個“40年黑洞”。
過去,人受教育,掌握一門知識或者手藝,然後應用到退休問題不大。
所以才有人提倡要幹一行愛一行,進一個單位要忠誠於一個單位。
可是你想到沒有,現在產業迭代速度這麼快,有的新興行業從興起到衰落,
也許只有十幾年的時間,你就是想對這個單位、這個行業,奉獻終生也做不到啊。
我們如果能活100歲,一生要跨過的行業就可能有好幾個。
所以我們必須有一種能力,就是不斷扔掉存量,從零開始,創造一個新的生活階段。
60歲再去上個大學,65歲甚至是70歲再去幹一件全新的事,甚至創個業,
未來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常見。
未來的世界沒有一個固定的狀態。不斷的升級,這才是未來的常態。

這就像我們用手機上的App,不會有任何一個App說這就是我的終極產品了,
每天每週都有大量的App要求我們對它升級。
人也是一樣,除非你死了,活著就要升級。不升級,就淘汰。
建議大家到「每天聽本書」這個欄目裡,去找到這本書——《百歲人生》。
為那個“40年黑洞”早做準備。
你看,壽命延長,這幾乎是確定性的好事。
但是這件好事還給我們的一生帶來如此大的變數,更何況那些前景不明的技術和趨勢。
人工智能會不會讓大量的人失去工作?基因技術會不會讓人類的倫理道德遭遇困境?
遊戲化會不會氾濫成災?區塊鏈技術會不會顛覆我們的社會結構?
我們正在為這些事情憂心忡忡。

這也是那些好書的價值所在
它幫助我們在走向變化莫測的未來的途中,有了一些確定的路標。
真正重要的,不是未來的樣子。而是我們能在這些書的幫助下,
從眼下的生活瑣碎中暫時擺脫出來,找到更宏大的人生坐標和意義之網,
不斷跟隨趨勢,自我進化。
在「每天聽本書」產品中,我們收納了很多這類趨勢性的作品。
其實,這個產品本身也在不斷的進化中。
我們不僅要對已經做過的書,再反復請高手不斷地重新解讀,做出各種各樣的迭代版本
我們還要密切追踪最新的書,讓你隨時分享人類精英的那些奇思妙想
把已經存在的知識,用你最方便吸收的方式再生產一遍。
正在噴湧而出的知識,用最高效的途徑讓它成為你的財富。
這是我們能想到的,在這個時代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
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


*****3 .  旁顧篇*****
我們回望了歷史,也前瞻了未來。現在,我們重新回到原點,也就是自己,第三次出發。
這次,我們前往的方向是——別人的世界。
別人的世界重要嗎?本來沒那麼重要。因為這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默認設置。
我們都知道經濟學有兩塊基石——“分工產生效能,交換帶來價值”。

200年的現代化,就是我們不斷分工的過程。
每一個人只做一點點自己熟悉的事情,剩下來的需求,全部到市場上去購買。
知識也是這樣,每個人攀爬一個非常小的金字塔。
不管你的目標有多麼偉大,你只能做分工中的事。
就像一位在Facebook工作的數學天才說的那樣——
“ 我們這一代最優秀的頭腦,居然是被用於思考如何讓人們點擊廣告。 ”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荒謬?但是沒辦法,這就是現代社會的基本事實,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精細化分工的結果是兩個:
1.我們越來越省心,越來越精專。
用手機,你不必知道裡面是什麼。住房子,你不必知道蓋房子的流程和材料。
連端起杯子喝水,我們也不必知道一個玻璃杯子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2.我們越來越無知。
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其他部分越來越少了解,以至於錯過了太多的精彩。

所以,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預言,未來有一種知識分享的類型會崛起,
它就是——“通識”。通識不是學術,那是內行講給內行聽的。
通識也不是科普,那是為要入門的初學者準備的。
通識是內行的頂尖高手,把自己行業內的頂尖心法,變成別的行業裡的人創造力的源泉。

比如,我們不想當醫生,但是我們想知道一個頂級的外科大夫是怎麼組織一台手術的。
我們當不成設計師,
但是我們想知道一個設計師在靈感枯竭的時候,是怎麼重新點燃自己的。
我們沒有自己的足球俱樂部,
但是我們想知道一個頂級的足球教練,是怎麼組建自己的球隊的。
我們當不了頂尖的大廚,
但是我們想知道一個有幾十年經驗的行政總廚,是怎麼管理後廚的那些跑冒滴漏的。
以上這些,都是通識,是我們跑到別人的世界裡張望,然後反過來滋養自己的世界。

在「每天聽本書」產品裡,有好多這樣的好書。
比如這一本——《清單革命》
它的作者是葛文德大夫,是白宮的健康政策顧問、影響奧巴馬醫改政策的關鍵人物,
也是《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100位影響力人物”榜單中唯一入選的醫生。
一個專業的醫生,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因為他不斷地在和外行分享“通識”。
他寫了《醫生的修煉》、《醫生的精進》、《最好的告別》。
當然,我自己最受啟發的是這一本——《清單革命》。

我們先來看醫生面對的問題。
每年,全球至少有700萬人在術後殘疾,而至少有100萬人沒有走下手術台。
其中有想當一部分是因為醫療事故。
為什麼?難道全是因為醫生不負責任、粗心大意?不是。是因為現代醫療系統太複雜了。
目前,人類已知的疾病超過13,000種,治療方法也是數万種。
醫生可用的藥物有6,000多種,有4,000種醫學和手術步驟。
在重症監護狀態下,每位病人平均24小時要接受178項護理操作,而且每項操作都有風險。

看著這些數字,你就明白,不管醫生們有多負責,差錯都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現代社會的複雜程度,已經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腦力負擔。
正如生物學家威爾遜說的,“ 人類真正的問題是:
我們有舊石器時代的情緒;中世紀的機構;神一樣的技術。這極其危險。 ”

怎麼辦?
醫生們摸索出來的方法就是—— 凡事列出清單,然後逐步執行。
比如,因為列出了一張清單,美國著名的霍普金斯醫院裡,
原本經常發生的一種感染的比例從11%下降到了0。
再比如,1935年,波音公司研發出被稱為“飛行堡壘”的B-17型轟炸機,
操控複雜程度大幅提升,但是他們並沒有給飛行員更長時間的培訓,
也不是給出一厚本說明書,而只是編制了一份檢查清單
自從這張看似愚蠢的飛行清單投入使用後,這種轟炸機安全飛行290萬公里,
被美軍訂購了13000多架,在二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空中優勢。
所以,清單是什麼?它不只是一張紙,甚至不只是一個工具,
它其實是人類應付現代複雜事物演化出來的一個大腦外掛系統。

清單為什麼會有用?因為它比大腦可靠。
使用清單,就把工作流程從依靠回憶和經驗,變成了一種可視化的強制約束,
從而確保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保證重要的環節不被遺漏。
大腦有了這麼個外包商,繁重的記憶工作的負擔被減輕了。
讓大腦幹它最擅長的事,那就是在關鍵時刻做關鍵判斷。
這麼多年來,“清單革命”已經不僅是醫生在手術室裡的獨門武器了。
這場“清單革命”席捲了建築、飛行、金融、行政、教育,所有這些和我們息息相關的領域。
可以說,現代生活的安全保障,就是建立在一張張的清單的基礎上。

在《清單革命》這本書裡,列出了處理不同問題的清單。
面對簡單問題,比如做菜,那就應該採用“執行清單”,
有明確的步驟可以提醒自己避免遺漏。
面對複雜問題,比如開飛機,那就應該採用“核查清單”,
確保每個基礎而重要的環節不被遺漏。
面對極端複雜問題,比如,要主辦一場大型運動會,牽涉到各個領域各個部門,
所以你應該有一張“溝通清單”,知道要找那些部門商量,
以確保問題和隱患能夠及時地被發現和排除。

你看,醫生在手術室裡面對病人的時候,飛機製造商在培訓飛行員的時候,
摸索出來的行業經驗,也可以被其他領域和行業的人借鑒。這就是“通識”的力量。

一個人為什麼要有對其他行業的基本了解?我們可以再介紹一本書——《醫學的真相》。
它的作者叫悉達多·穆克吉,是一個印度裔的美國人,在癌症治療上是個大牛人。
在這本書裡,他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知識是什麼?
我們這代人通常認為,知識就是書上寫的,老師教的那些信息唄。
但這種知識,只是知識大海中的極小一部分。

《醫學的真相》這本書一開頭就問,醫生到底是靠什麼知識在工作呢?你可能會說,廢話!那些人上了七八年醫學院,上的那些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和藥理學一大堆課,
不就是憑這些知識在工作嗎?作者說不對,醫生在工作時用的,
真正最有用的知識根本就不是這些醫學院裡學到的東西,那是什麼呢?
這本書裡,引用了一位醫生的話說:
“根據完備的信息做出完美的決定很容易,
而醫學卻要求你用不完備的信息作出完美的決定。”

什麼意思?原來,知識是分成兩種的。
一種是書上寫的知識,它是確定、固定、完備、具體的;
還有一種知識正好相反,它是不確定、易變、不完備、抽象的。
醫生在醫學院學的就是第一種知識,
而如果他想當一個好醫生的話,就必須有第二種知識,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臨床智慧。
醫生必須在信息不確定、不精準、和不全面的條件下進行治療。

舉個例子。有一個病人,住在很好的中產階級社區,是個挺體面的人,至少看上去是這樣。
但是他最近突然體重劇烈下降,人已經到了很虛弱的程度。
醫生的第一個懷疑是這個人得了癌症,然後就查,能做的檢查全都做了,
也沒發現什麼癌症。這就難辦了,病人的體重還在下降,但是找不到原因。
有一天,這本書的作者就是穆克吉醫生,突然偶然發現,
這個病人在和另外一個人聊天,那個人是一個窮人社區的,是一個吸毒的癮君子。
看到這一幕之後,真是電光火石的剎那,醫生就明白了,這個病人很可能吸毒。
然後就對這個病人進行了另外的檢查,
果然,他體重劇烈下降的原因是因為吸毒,因此患有艾滋病。
要知道,這個病人是住在中產階級社區的,樣子也很體面,
醫生通常是不會懷疑他得艾滋病的。
你看,如果沒有醫學之外的相關知識,醫生對這個病人就束手無策。

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說過一句話:
“醫學其實是一門不確定性的科學和可能性的藝術。”放眼未來,那個行業不是這樣呢?

「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最讓我們驕傲的就是這一點。
它不僅提高了你閱讀的效率,它還有可能把你從原先的閱讀興趣的小圈子裡解脫出來,
讓你的目光抵達前所未見的領域。不是替代你讀書,是擴展你的視野。

比如有一位程序員用戶就在後台給我們留言說,如果沒有「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
我永遠也不可能翻開一本叫《梵高傳》的書。
但是因為這個產品,我偶然聽到了,
我打開了一個陌生領域,而且對我現在的工作確實有巨大的幫助。
這句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好褒獎。
其實,畫家畢加索也說過類似的話。畢加索有一個特殊的喜好,他愛讀愛因斯坦。
畢加索說:“當我讀愛因斯坦寫的一本物理書時,我啥也沒弄明白,
不過沒關係,它讓我明白了別的東西。”
關於跨界的書單,在「每天聽本書」產品裡,每天都在增長。

我們這代人,注定做不成知識的農耕民族了。
每天守著一小塊領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我們這代人,注定是知識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豐美,就往哪裡遷徙。
哪裡有啟發我們的篝火,哪裡就是我們的嚮往之地。
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


*****4 .  自省篇******
我們分別前往了三個方向,回望、前瞻和旁顧。

現在,我們重新啟程,把目光看向自己。這是一個新的維度——自省。
看看,在我們自己身上正在發生什麼奇妙的事情。
這就又要提到「每天聽本書」產品裡的一本書——《盜火》。

這個名字,盜火,大家自然會想到那個悲天憫人的希臘神話故事,
普羅米修斯從天堂中盜來了火種,然後接受了宙斯瘋狂的懲罰。
哎?什麼事這麼偉大?居然要用盜火來形容?人類又要從天堂裡偷來什麼好東西了?
其實,是一件我們普通人很難做到的事情——隨時隨地集中注意力。
這個狀態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心流”。
就是指一個人忘我地投入工作,靈感爆發,怎麼打怎麼有,如有神助的狀態。
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小孩子在打遊戲的時候,我們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的時候,
朋友們集中注意力討論問題的時候,我們都體會過什麼叫“心流”。那個狀態真是美好。
痛感自己工作效率低下的人,被孩子上課不聽講困擾的父母,
都想找到一個方法,能夠隨時進入心流狀態。但是很可惜,這個狀態可遇不可求。
在這個方面,要求最迫切的是軍人,尤其是特種兵。

比如美國的海豹突擊隊。
海豹突擊隊是美國最精銳的部隊,專門執行最難的任務。
他們的訓練手段非常極端化,
動不動是什麼110個小時不休息之類的高強度訓練,淘汰率特別高。
海豹突擊隊形容自己執行任務的環境,是“VUCA” ——局面變化多端(volatile),
充滿不確定性(uncertain),非常複雜(complex),信息模糊(ambiguous)。
在這種環境裡作戰不能像電影裡那樣指望什麼孤膽英雄,海豹講的是團隊配合。
海豹想要的狀態叫“集體心流(group flow)”。
一旦進入狀態,就好像撥動了一個開關一樣,小分隊的每個成員都忘記自己,
整個隊伍融合成一個集體心理,處處合拍。
這就如同一群螞蟻出去做事,集體的智慧大於單個人的智慧之和。

具體來說,海豹突擊隊有兩個基本行動規則。
第一個規則很簡單,就是你要跟你前面的那個隊友幹不一樣的事——
比如說搜索一個房子,如果前面隊友搜索左邊,你就要搜索右邊,形成自動分工。

第二個規則就非常難了:隊伍沒有固定的領導,而是在不同場合切換不同的領導,
誰知道下一步該幹什麼,他馬上就成為領導,其他人馬上就跟隨他。
這首先要求互相交流必須非常高效。海豹認為說話的速度太慢,都是用動作和眼神。
你看,一整隊的人就像被一個大腦在指揮,如臂使指。
這就叫進入“集體心流”。一個人進入心流,尚且很難,集體進入心流,這就難上加難了。

怎麼辦呢?海豹突擊隊想了很多辦法,比如,互相之間很少敬禮,培養平等意識。
再比如說每次執行任務之前,整個團隊要喝一次酒,而且是喝醉為止,以此來促進感情。
但是,這些常規手段還是不夠。

能夠進入“集體心流”,似乎是一種天賦。
海豹發現不是誰來了都能被訓練成這個樣子,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大規模地挑选和淘汰。
結果一算賬,訓練一個合格的海豹突擊隊隊員要花五十萬美元,
但是淘汰掉的那些人身上總共花了更多的錢。
所以海豹突擊隊一直想一個辦法,能不能有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訓練“集體心流”。

這就要再說到《盜火》這本書了。它的副標題是——
矽谷、海豹突擊隊和瘋狂科學家正在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場革命。
對,他們正在搞一個叫“心流基因組計劃”,就是想通過技術手段,
來解決隨時隨地都能讓人進入心流的問題。
他們把這些東西叫做“出神技術(ecstatic technologies)”

這種技術的原理是什麼呢?說起來也很簡單。
本來,我們是把大腦當成“自己”,是用大腦控制其他的東西。
而所有這些出神技術的出發點,都是用其他東西控制大腦。

人並非只有一個單一的自我,我們的頭腦中其實有各種聲音。
參加聚會面對一塊蛋糕,你頭腦中一個聲音說想吃,
一個聲音說不能吃要減肥,一個聲音說不吃會不會傷害主人的面子,
一個聲音說吃蛋糕的形象會不會不好看。
人腦是一場爭論,我們有多個自我,他們開討論會決定下一步怎麼辦。
比如你正在幹一項高難度的腦力工作,你頭腦中一個聲音說今天晚上吃什麼,
一個聲音說昨天那場比賽輸了真遺憾,一個聲音說這個工作幹好了會取得什麼評價,
一個聲音說我一個人留在公司幹活真了不起……
那麼就算沒人打擾你、你也沒玩手機,你這也不能算專注工作。

所以只要通過技術關閉幾個聲音,你就會進入沉浸的工作狀態。
把這些想法一個一個像電燈一樣地關掉。
忘記自己,忘記時間,毫不費力,發揮特別好還充滿愉悅感。
說白了,你可以對大腦進行各種操作來影響自己!

事實上,海豹突擊隊和這些公司,比如Google,現在已經走得很遠了。
海豹突擊隊研發部門專門蓋了一棟樓,叫做“頭腦體操館” (Mind Gym)。
頭腦體操館裡搞了一種特殊的儀器,把人放到鹽水裡面漂浮,屏蔽一切外部感知,
訓練他學會忘我。他們也有一個控制大腦的設備,目的是讓人快速學習知識。
據說,現在已經做到能把學習一門外語的時間從六個月縮短到六個星期!
Google在公司大樓裡弄了一些“冥想室”,
據說還給員工提供帶有傳感器的套裝和神經反饋設備。
如果程序員能任意進入心流狀態,工作效率將是什麼水平?
一切都還在研究之中。但是大量的資源正在投入,這條路似乎是可行的。

我不知道你聽到這個消息,作何感想。我的感覺是,這哪裡是“盜火”?這簡直就是玩火。
用技術手段,深度地改造人,甚至改造人的精神世界,
這會對我們的文明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實在是難以想像。
如果這個技術手段是可行的,而且即將有所突破,至少有一個後果近在眼前。
原本,靠努力,靠天分才能實現的事情,未來要靠技術。
那麼,人和人之間,在認知,在學習的效率上的差距,會被極大地拉開。

其實,不用等到很遠的將來。這樣的技術,我們身邊就已經有。
比如,最近我接觸了一家公司,他們為中國的學生做能力評測。
其實也就是國際上通行的發展心理學的一套成熟工具,他們把它中國化、本地化了而已。
評測什麼呢?舉個例子。

有的家長覺得,我的孩子就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成績不好。
但是評測下來之後發現,不對啊,孩子的注意力沒有問題。
再一評測,發現,原來是孩子的聽覺廣度有問題。
比如老師說了一連串的話,他只能接受得了其中一個部分,對其他部分接受不了。
這是個基礎能力問題。聽懂一部分,丟掉了一部分,所以才顯得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原因,而是其他能力缺陷的結果。

那怎麼辦呢?
一方面是把這些“聽廣”有問題的孩子集中起來,找講課速度慢的老師集中授課。
§普遍我遇到的情況是這樣§
另一方面就是對這些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提高他們的聽覺廣度。
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現在的評測技術已經可以把孩子的學習能力,
通過幾十上百個維度進行分解、測試,並找到干預的辦法。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跟我感慨說——學習成長這件事,過去,一是靠天分,二是靠運氣。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什麼機緣,完全沒法預料。
所以,教育這件事,過去簡直就是在擲骰子。
但是,現在的技術,讓人類的教育第一次變得可以被精細地干預。
那位創始人說,我的理想,是想讓這個技術能夠普及,能夠造成教育的平等化。
我猶豫了一下,說,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的工具很好,但是結果可能不是教育的平等化,而是人和人的差距進一步拉開。

為什麼我會做這樣的判斷?其實,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通例。
發明的車輪,注定就會有人帶著車輪走向遠方,有的人覺得這個東西怪怪的,停留在原地。
發明了帆船,注定就會有人駕駛著它去發現新大陸,
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正在發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發明了蒸汽機,注定就會有的國家趁機崛起,有的國家被動挨打。
發明了互聯網,注定就會有的人開始全新的鏈接,發現前所未見的機會,
有的人就會嘟嘟囔囔,就像馬雲說的那樣,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慣、看不懂。

這是所有工具的宿命。
新工具一旦誕生,它就會把人類劈成兩半,
有的人靠著它改善自己的命運,並且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有的人就會從排斥到落後。
工具越多,人和人的差別就越大,工具出現的越快,人和人之間的分化就越迅速。
這是當今世界貧富分化、階層分裂的一個根本原因。

我當年進入電視台工作的時候,入職第二年就做了欄目製片人。
其實憑藉的不是什麼本事大。而是我會上網,我會用電腦寫稿,
我會收發郵件,我會用搜索引擎查詢知識。
僅此一點,就把那些年長一些的同事甩在了後面。
所以,我這一生,就是恐懼新工具出現了,但是我不會用。
我更恐懼的,是新工具出現了,我心中居然還升起一種看不慣看不起的排斥心理。
我知道,那是我們這一代人此生的大敵。
再回頭來看,從評測技術到“出神技術”,這種工具的可怕性在於,
它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把人的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這是一個多麼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啊。

在體育賽場上,吃禁藥來提升比賽成績,這是一個道德敗壞的事情。
但是通過技術來提升自己的社會競爭能力,你沒法在道德上譴責他,
我們只能看著這部分人一騎絕塵,飛馳而去。
我們只能希望,我們是這一部分人中的一員。

回頭再來看我們今天發布的這個產品,「每天聽本書」年度會員。
其實,它也是一個工具。它不能替代你去讀書,去深入地鑽研一門學問。
但是,它能夠用更高的效率來提升你接受新知識的速度。
一個好學者,拓展自己知識視野、拓展自己學習效率的工具。

如果你是一位公務員,你會在這裡和最新的科技不期而遇。
如果你是一個銷售人員,你會在這裡和最新的創業點子不期而遇。
如果你是一個程序員,你會在這裡和文學藝術不期而遇。
如果你初為人父母,你會在這裡和人類最傑出的靈魂不期而遇。

我們提供了一個工具,它和歷史上所有的工具一樣,把人群分成兩半。
我們的用戶可以靠著它,在更廣闊的知識海洋中遨遊,
和各種原來想也沒想過的知識、世界、奇思妙想,不期而遇。


*****5 .  仰望篇*****
剛才,我們分別向四個方向進發,回首、前瞻、旁顧和自省。
其實,書籍還帶給我們一種最根本的力量,這是一個更終極的方向——仰望。

「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裡,我推薦大家一本書,叫《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
作者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但他更著名的身份則是科普達人,叫泰森。
你會說,了解宇宙,了解天體物理學,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用處嗎?
泰森說,天體物理學給我們的是一個“宇宙學視角”。

那宇宙學視角意味著什麼呢?最根本的一點,就是這個世界不是因為你而存在的。

比如,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知道這是多麼難得的機緣。
一個行星要想適合生命存在,就必須得有液態水。
這就意味著你的溫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
這就要求你的軌道距離恆星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
宇宙中,絕對零度是-273.15℃,最熱,4萬億℃。
只有在0-100°,水才是水。我們的地球正好落在這個區間。
而且,地球的大小和密度也正好合適。如果太大,過高的重力就不允許大型動物出現;
如果太小,什麼東西都太輕了也不行。
可是,這麼偶然的機會,整個宇宙中有多少個呢?
據天文學家估計,僅在銀河系中,類地行星就至少四百億顆。
這就等於說給古往今來每個曾經活過的地球人都發一顆類地行星,還綽綽有餘。

在太陽系裡,地球的確是非常特殊,人類這個高等生物的出現的確是難能可貴。
可是放眼宇宙,甚至僅僅是放眼銀河系,我們似乎一點兒都不特殊。
這個宇宙不可能是專門為了我們而存在的。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是某個省的高考狀元。
全省這麼多考生你考了第一,所有大學供你隨便挑選,
你肯定會感到自己非常了不起,彷彿整個高考制度都是為你而設!
可是等你上了大學之後,發現你們班上就有好幾個狀元,很多人比你厲害得多,
你這才知道什麼叫人外有人,以及——這裡不帶任何誇張比喻——天外有天。
宇宙中的星星比地球上的沙子都多,比地球上有史以來出現過的所有人說過的所有的話,
其中所有的字所有的音節都多。

不管你怎麼想像,宇宙都比你想得更大。
可是泰森說,我是專門研究天體物理學的,我整天面對宇宙,可是我並沒有“渺小感”。
我的感受是我是跟宇宙是連接在一起的,我感覺我更自由了。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它能讓你從眼下的困擾中超拔出來,用一種更超脫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處境。

宇宙學視角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我們謙卑一點。
泰森說,比如你觀察小孩。小孩總是把身邊一點小事兒當成天大的事兒。
玩具壞了,他就哭鬧。膝蓋擦破一點皮,他就大喊大叫。
他們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因為他們經驗太少,不知道世界上有比這些大得多的事兒。
那我們作為大人,是不是也有同樣幼稚的想法呢?
我們是不是也會不自覺地認為世界應該繞著自己轉呢?
別人跟你信仰不同,你就要打擊;別人跟你的觀點不一樣,你就想控制。
如果你有點宇宙學視角,你可能會覺得人跟人的區別不但不是壞事,反而還值得珍視。

都說知識是一種力量。但是這種力量是怎麼來的?
它產生力量的一種方式,是武裝我們,讓我們帶著它闖蕩世界。
它產生力量的更重要的方式,
還可以重新標定我們生命的坐標,讓我們重新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有一個小小的雄心,我們要用最便於用戶接收的方式,
把人類歷史上的知識,把最新出現的知識,重新生產一遍。
從過去的典籍,到最熱門的出版物,未來還有最新的論文、
前沿領域的零星思考,我們都會納入到這個產品裡來。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們的力量是滄海一粟。
但是,正如泰森所說的那樣——我們並沒有“渺小感”。
我們是跟整個人類的知識、和我們的用戶連接在一起的,我們會更自由了。

正如胡適當年所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


*****結束語*****
宣布一個消息,就在今天,我們得到App迎來了第1000萬個用戶。
這一千萬人都是終身學習者。
我們學習的每一個東西,都是一塊敲門磚。我們拿他一遍遍地敲擊知識殿堂的大門。
起初,我們以為會看到什麼名家、大師、真理和絕學。
但是,最後從那道門裡走出來的,一定是你自己,一個更好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