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內參-讀書-讀商業書籍時如何劃重點

出處:讀商業書籍時如何劃重點


日本暢銷書作者、書評人土井英司每年會閱讀一千多本書,
他主編的電子書評日報《商業馬拉松》已經更新了十三年。
他還是暢銷書推手,《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經過他推薦,全球銷量已經超過600萬冊。

在他看來,閱讀商業類書籍的重點不在享樂而是投資,
優秀的讀者能夠從書中劃出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他在《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劃線? 》一書中,介紹了從書中劃出重點三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當你讀到覺得“對!沒錯!我想的果然沒錯!”的部分,別劃線。
土井英司認為,這只是“自我陶醉”,確認自己的正確對你的成長不但無益,
還會讓人變得偏頗,無法接受新思維與新方法。
他建議,當看到一句讓你不太舒服、卻印象深刻的話時,務必要劃線,“劃線,
要劃在有新發現、有幫助、以及與自己思維不同的地方,才能幫助成長。 ”


第二,土井英司希望讀者記住,
書裡常常會混入作者不經意寫下的謊言與誇大,
“如果沒有客觀的數據資料、明確的例證、詳盡又具體的故事、
第三者的證詞等足供判別真實性的資料,
作者自述內容的可信度都該打個折扣,甚至可以跳讀”。
有些商業類書籍會收集令人感動的名言佳話,
土井英司認為這些內容也不是很重要,雖然名言是心靈的養分,
但跟做生意沒有關係,“作者怎麼把生意做成功了?他
採取了哪些行動這才是你需要知道的”。


最後,線要劃在原因上,而非結果上。
土井英司以管理學課本《管理學》中的一項研究為例,研究結果顯示:
只有產能高的員工才會感到充實,充滿了鬥志,反之則不然。
其中的因果關係是,員工有沒有鬥志只是結果,原因在於工作表現好壞。
如果看完這句話,面試時錄取了一個自稱工作很拼命的人,
當他失去鬥誌時也會失去產能,
因此錄取或培訓員工時不能看他們的鬥志,要設法提升員工的工作表現才對。



----------------------------
摘要:
1. 當你讀到覺得“對!沒錯!我想的果然沒錯!”的部分,別劃線。
 這只是“自我陶醉”,確認自己的正確對你的成長不但無益,
 還會讓人變得偏頗,無法接受新思維與新方法。
 當看到一句讓你不太舒服、卻印象深刻的話時,務必要劃線,“劃線,
 要劃在有新發現、有幫助、以及與自己思維不同的地方,才能幫助成長。 ”
2. “如果沒有客觀的數據資料、明確的例證、詳盡又具體的故事、
 第三者的證詞等足供判別真實性的資料,
 作者自述內容的可信度都該打個折扣,甚至可以跳讀”。
3. 線要劃在原因上,而非結果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