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內參-教育-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出處: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很多家長都很頭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怎麼才能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呢?
得到訂閱專欄“Dr.魏的家庭教育寶典”的主理人Dr.魏在專欄裡討論了這個話題。

首先,自控力是一種認知過程,
我們可以把“情緒控制-認知調節-執行控制”看作一條鏈條通道。
舉個例子,你下班之後打算去健身房,但是路上路過餐廳的時候聞到了香味。
這時候你就會受到干擾,負責底層情緒的邊緣系統非常活躍,
好在負責高級認知的前額葉分析之後,
你想起來還有健身大計,於是衝動被壓抑,就可以接著去健身了。

Dr.魏說,當你發現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時候,
先要弄清楚,是“情緒-認知-執行”鏈條的哪些地方出了問題,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比如你不讓孩子吃冰淇淋,孩子大哭大鬧。
從情緒上來看,可能是孩子無法抑制自己想吃冰淇淋的衝動;
在認知上,可能是他無法很好地做出“控制甜食,保持健康”的長期計劃;
如果只是一味地壓制孩子,不去找原因解決衝突,
那麼最終在執行上,孩子只能用大哭大鬧來反抗了。

那具體來說怎麼做呢?
 Dr.魏說,有一個辦法是和孩子玩假裝遊戲。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想他們崇拜的人,
比如動畫片裡的英雄,讓他們想一下,如果是這些動漫英雄,會怎麼抵抗誘惑。
孩子玩假裝遊戲的時候,是在用一種第三方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的衝動,
其實就是增加了孩子和衝動之間的心理距離,心理距離遠了,
孩子覺得是別人在面對這些難題,他們的負面情緒就不會這麼重。

另外,家長還可以在時間上增加心理距離
簡單說,就是讓孩子多想未來的好處,少想現在,也能降低衝動。
比如心理學上很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告訴小孩子棉花糖很好吃,
但是他只要等15分鐘再吃,就能吃到兩個棉花糖。
時間詞彙也對提升自控力有幫助,一項研究發現,
那些常常使用時間詞彙的孩子,會說比如:
我“即將”寫完作業,或我“稍後”就能出去玩,通常這樣的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更強。


----------------------------------
摘要:
1. 和孩子玩假裝遊戲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想他們崇拜的人,
 比如動畫片裡的英雄,讓他們想一下,如果是這些動漫英雄,會怎麼抵抗誘惑。
 孩子玩假裝遊戲的時候,是在用一種第三方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的衝動,
 其實就是增加了孩子和衝動之間的心理距離,心理距離遠了,
 孩子覺得是別人在面對這些難題,他們的負面情緒就不會這麼重。
2. 在時間上增加心理距離
 簡單說,就是讓孩子多想未來的好處,少想現在,也能降低衝動。
 比如心理學上很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告訴小孩子棉花糖很好吃,
 但是他只要等15分鐘再吃,就能吃到兩個棉花糖。
 時間詞彙也對提升自控力有幫助,一項研究發現,
 那些常常使用時間詞彙的孩子,會說比如:
 我“即將”寫完作業,或我“稍後”就能出去玩,通常這樣的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更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