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得到-經濟-陳志武:市場將會戰勝儒家

文章出處:陳志武:市場將會戰勝儒家

這篇文章,我非常不以為然。


我們一說到儒家和“三綱五常”,
就會想到名分等級、由此而來的還有中庸、孝道、順從等等概念,
比如說所謂三綱,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呢,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些很顯然都被認為是我們倫理道德的核心。

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說,我們不僅能從倫理道德去看待儒家,
還可以從經濟學角度重新解釋儒家的地位。
他認為儒家的“三綱五常”決定了中國古代的經濟格局。
19世紀以前,人類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式主要靠文化價值體系或倫理道德,
在咱們中國就靠儒家的“三綱五常”、名分等級。

這下問題就來了,我們平常說資源配置的時候,
不總是說,要么以市場為主導,要么就是政府說了算嗎?
那 “三綱五常”是怎麼做資源配置的呢?陳志武說,真正發揮作用的是“三綱”。
首先,我們得理解儒家的核心是什麼,我們常常認為儒家的“五常”,是核心思想。
但其實這“五常”,並不是儒家文化所獨有的。
它也被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等其他宗教所提倡。
只有“三綱”這種名分等級秩序,才是儒家文化特有的。
包括延伸出來的的“孝道”、“中庸”和“順從”,這些概念才是儒家的核心。


這種基於三綱的名分等級,
決定了中國社會很長時間以來的資源配置方式、收入和消費分配方式,
也決定了中國人的生存方式和社會結構。
舉個例子吧,一桌子中國人吃飯,肯定要讓長輩先動筷子,然後晚輩才能動。
名分越高,越早動筷子;名分越低,越晚動筷子。
而那個最早動筷子的,吃得多、選擇權也就越大。
再比如,勞動安排上,家裡的衣服、住的房子,都得先讓長輩挑,挑完了剩下的再給晚輩。
名分越低,就越沒有發言權。因為財產和收入的配置,全都掌握在名分高的人手裡。

所以“孝道”、“順從”、“中庸”這些概念的出現,
實際上是為了保證這種按名分等級分配方式的順利進行。
家庭成員裡的每個個體都能順從這個方式,就可以減少衝突,降低交易成本。

另外,還有土地制度和文化載體,這兩者也不斷在強化資源配置的固定性。
首先,土地、房產和其他財產都被名分等級最高的長輩攥在手裡。
不聽話、不孝順的晚輩,會受到懲罰。
所以,只有遵守名分等級,才能分一杯羹,獲得實際利益。
其次,科舉考試考的都是儒家經典,學好了這套東西才能升官發財。
儒家文化就越來越受重視。
最後,儒家在人們生活方方面面已經滲透的太深了,
宋朝從朱熹開始,普通老百姓就要修家譜、修家祠,
每年還要祭祖、拜祖什麼的,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社會儀式。


儒家的這套體系,和後來貨幣化交易的市場體系形成了鮮明對比。
市場體系裡,勞動力配置基於貨幣化報酬,和名分等級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說白了,就是哪給的薪水多,我就去哪工作,
給的多我就多幹,給的少我就少幹,不給我就不幹。誰給的價最高,我就給誰幹。
比如說,生產出蘋果,不是讓長輩先吃,而是根據各方的出價,決定怎麼分;
住房也是,出得起錢的人就可以先得。

過去兩千多年時間裡,都是儒家體系在獲勝。
因為這套名分等級在每個人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一輩子也很難改。

實際上,不管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還是其他宗教,
都和儒家一樣,希望能靠非貨幣化的方式配置社會資源。
市場經濟恰恰相反,是靠貨幣化配置社會資源。
所以這兩種體系,在人類歷史中,是不斷相互競爭、相互代替的。


每當商品經濟繁盛的時候,就會有文化大討論。
那些新儒家的學者,總是希望恢復儒家秩序。陳志武就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儒家體系過去很穩定,當時交通不便、人口也不流動,所以市場化很難。
但19世紀後期,科技打破了家族體系。
現代交通、通訊手段不斷發展,中國人口流動性也變得更強,
跨地區就業和跨地區勞動市場已經形成,
生存和社會結構不再靠名分高的人決定,互聯網讓我們就業更方便。
所以如果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重新看待儒家,
那麼所謂的市場化改革,實際上就是對兩千多年儒家秩序的改革。

最後,陳志武總結說,
這一次的文化大討論,“市場”必定會戰勝“儒家”。
陳志武的這個說法,在這裡給大家做個參考。

本文源自:經濟觀察報(陳志武:從經濟學角度理解儒家文化及其未來)
稿:黃思瑩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