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得到-商業-西門慶商業上為何成功

文章出處:西門慶商業上為何成功


說起《金瓶梅》和《紅樓夢》,大家知道這是兩部特別有名的小說。
可你知道嗎,這兩部小說還是過去歷史學家研究明清底層社會的材料根據,
因為正史裡記載的都是帝王將相的故事,研究底層社會只能根據當時的小說來。

歷史作家侯宏斌,就根據《金瓶梅》里西門慶的故事,
分析了明朝社會當時的狀況,下面咱們就來聽聽文章是怎麼說的。


咱們看《金瓶梅》裡西門慶怎麼和別人打交道,就會發現這個人挺蠢的。
舉個例子:《金瓶梅》裡有個情節,是說有一次西門慶的親家犯了事,
鬧不好他也要受到牽連,嚇得他趕緊每天緊閉著大門,上下打點,
後來打點通了,他才敢出門活動。

這時候,他在大街上碰到了他平日的狐朋狗友,那兩個人平時沒少得了西門慶的好處,
可是在他碰到事的那段時間裡,這倆人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從來沒在西門慶面前露過面。
這場面,挺尷尬吧。結果呢,這倆人沒事人一樣跟西門慶打招呼。
西門慶呢,也沒事人一樣回應。
按說,這事擱誰心裡都會不舒服,可西門慶一點沒放在心上,
等回頭那人來管他借錢,人家借二十兩,西門慶還主動多藉三十兩。
可這個人念西門慶好了嗎?
並沒有,西門慶一死,這人就賴了西門家的銀子,投奔別人去了。


這樣的事兒,要是只有一次兩次,
咱們還能說是西門慶大度或者是一時被騙,可偏偏不是啊。
咱們看金瓶梅裡,在西門慶和那些狐朋狗友的交往中,
可以說是處處受騙,時時被坑,而且樂此不疲。
人家騙了他之後,三句好話,立馬沒事,下次依舊樂呵呵的投入人家的騙局之中。


按理說,這麼容易被騙,在商業是肯定不咋地吧?
可人家西門慶偏偏在商業上非常成功,咱們看西門慶在《金瓶梅》裡的出場。
父母沒有了,沒兄弟,沒親戚,沒朋友,社會背景就更別說了,
一句話,西門慶一開始就是一窮二白。
咱們再看臨死前他的家產,已經到了十萬兩銀子。
這十萬兩是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的一個七品官,一年的俸祿,也才四五百兩。
也就是說,西門慶死的時候的財產,是一個七品官員年薪的兩百倍。
如果咱們再考慮到他平時揮霍無度的習慣,這個人實在是太能掙錢了。


咱們再看書中描寫到的西門慶對官員的奉承和討好,還會發現。
這個人不但經商有一套,就是在從政方面,鑽研的天分也很高
這樣一個人,在生活中卻怎麼會特別蠢呢,有點不符合邏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要說到明朝當時的社會環境,咱們都知道,
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商業開始走向繁榮的時期。
商業的繁榮讓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舊的價值觀已經崩潰,
可新的價值觀還沒有形成,所以咱們看那個時代,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雖然特別強調道德,可商業的發展讓人們已經開始看重利益
本來這兩件事並不衝突,可是在時代轉變的時期,
卻出現了一邊強調道德,一面道德崩潰的局面。

第二,咱們看中國歷史,沒有哪個朝代像明朝那麼強調法治
強調到什麼程度呢,要是一個罪犯熟悉《大明律》就可以減刑。
對法律夠重視了吧。可是呢,要是真犯了事,拿錢就擺平。

這情況看起來是壞透了,可咱們要是換一個角度看,
這恰恰是商業社會起步所要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大家都熟悉的思想家胡適就說過這麼一段話,他說:
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
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
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
人人大公無私, 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髒國家。

西門慶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裡,
而且呢,對生意和數字有著天然的敏感,還知道要做事需要有幫人幫襯。
他甘心情願被騙,不是不知道騙他的人是什麼貨色,
可他要的,是商業上的成功,而不是成為道德上的聖人。
所以咱們看,不僅他自己道德低下,對身邊人的道德要求也特別低。
可就是這樣的人,走到哪,都有一群人為他搖旗吶喊,營造聲勢。
處處受騙,卻能處處有面子。
被騙的那些錢,在西門慶心裡,其實是作為可以承受的成本來核算的。

西門慶雖然是個個例,在當時卻有很大的普遍性,
折射出來的,正是整個明朝末期的社會狀況。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今日值得花時間”(西門慶告訴你,為什麼膚淺還能成功)
稿:陳遠
轉載:得到

--------
主旨:
歷史作家侯宏斌,根據《金瓶梅》裡西門慶的故事,分析了明朝社會的狀況。
金瓶梅裡,在西門慶和那些狐朋狗友的交往中,
可以說是處處受騙,時時被坑,而且樂此不疲。
按理說,這麼容易被騙,在商業是肯定不咋地吧?

然而,西門慶偏偏在商業上非常成功。
臨死前,家產達到十萬兩銀子。
當時一個七品官,一年的俸祿,也才四五百兩,
如再考慮到他平時揮霍無度的習慣,這個人實在是太能掙錢了。

再看書中描寫到的西門慶對官員的奉承和討好,還會發現。
這個人不但經商有一套,就是在從政方面,鑽研的天分也很高
這樣一個人,在生活中卻怎麼會特別蠢呢,
有點不符合邏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那個時代,有這麼幾個特點:
1. 雖然特別強調道德,可商業的發展讓人們已經開始看重利益。
2. 看中國歷史,沒有哪個朝代像明朝那麼強調法治
 (胡適說: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
 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
 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
 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
 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髒國家
。)

西門慶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裡,
而且,他對生意和數字有著天然的敏感,還知道要做事需要有幫人幫襯。
他甘心情願被騙,不是不知道騙他的人是什麼貨色,
可他要的,是商業上的成功,而不是成為道德上的聖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