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羅輯語音(2)-教育-心理-有一種心魔叫“我不夠好,我不配”

出處:有一種心魔叫“我不夠好,我不配”


全文摘錄:
1 做好決策,就要清除心裡的bug
一個人花十幾萬塊錢買手錶,眼睛都不眨,但是不願意花十幾塊錢去買一瓶水。

這種生活當中比比皆是的心理現象常常會對我們的判斷、決策造成巨大的影響,
或者說形成巨大的障礙。用佛教的話說,這都叫業障。
就是說,你以前經歷當中的種種,都會不知不覺地成為你現在的障礙。

我曾經跟一個做對沖基金的朋友聊過,他說同一個老師教十個學生,
都在做基金經理,最後的業績相差相當懸殊。顯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這套操作的技法,
而是因為他們每個人所攜帶的心理障礙,或擁有的心理優勢,是很不一樣的。

所以,要想做好決策,不管你是在經營企業,還是在做投資,
都應該學會在自己的心裡頭抓bug,抓各種各樣的bug,清除各種各樣的業障。

今天我們講一個bug,這個bug叫“冒充者綜合徵”,它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現象。


*****
2 你有“冒充者綜合徵”嗎?
冒充者綜合徵,也稱為“自我能力否定傾向”,是由兩個心理學家在1978年發現並命名的。
這個概念一提出來就被廣泛傳播,原因就是它的確揭示了一種具有普遍性的心理狀態。

有這種冒充者綜合徵的人,雖然按照客觀的標準評價已經獲得了成功,
但是他們本人常常認為這不大可能,或者說自己的能力跟所得總是不相匹配。
感覺有點兒像是在欺騙人,甚至會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名不副實,
心裡頭總有一種隱隱的恐懼,害怕自己有朝一日被打回原形,重新成為一個屌絲。

有這種心理傾向的人遇到一些重大機會的時候,常常會表現出某種拖延和無窮準備的狀態。他們總覺得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自己的能力不夠,這個機會不大可能屬於自己。

尤其是那些在經營企業的人,往往遇到一些重大的機會的時候,
會表現出某種猶豫不決,而且常常在這種優柔和猶豫當中錯失機會。


*****
3 “內在小孩” 和 “內在父母”
跟很多心理病症一樣,這種心理傾向與這個人早年的經歷,
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環境密切相關。有一個概念叫“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

如果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常常怕孩子因為一點成績而產生驕傲的情緒,
會有意的貶低孩子取得的成就。
他們的用意當然是好的,就是提醒孩子不要驕傲,不要沾沾自喜,
但是父母會對孩子的行為、成績和成就,有一種習慣性否定的傾向

當一個孩子長期受到這樣的壓制和否定的時候,
父母的這種評價標準就會內化成一種心理上的力量。
即使當他已經長大成人,父母並不在身邊的時候,那個父母還深深地藏在他的內心。

當他做一個什麼事情的時候,尤其是面臨重大機會的時候,
父母的影子就會浮現出來,有時候頭腦當中沒有父母的影子,
但是父母的那種習慣性否定的態度、傾向會來侵擾他,
使他雖然是一個成年人,但是在心理上還處於孩子的狀態,
處於一種面對嚴厲的父母戰戰兢兢,習慣性的否定自己的狀態。

這些有冒充者綜合徵的人,即使在一些小事上沒有拖延症,
也會在重大的行為,比如說擇業、擇偶、重大的投資,以及擔當某種重要的角色的時候,
表現出習慣性的拖延和迴避。顯然,這種心理傾向是我們內心的一種負資產。


*****
4 自居效應:冒充者綜合徵的解藥
我們在讀經典、看人物傳記的時候,看到那些偉人常常會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舍我其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這是很多的偉人,有大成就的人都有的一種範兒。

傳說釋迦牟尼出生的時候,一出生就走路,然後腳一抬起來就是一朵蓮花,步步生蓮,
然後還說了一句:“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這樣一種狀態當然很讓人羨慕,可是我們普通人,
尤其是小時候有那種習慣性自我否定經歷的人,常常會覺得自己跟那樣一種狀態離得太遠。我們之所以普通,常常是因為我們自己有這種相當普遍、相當普通的心理狀態。

與這種冒充者綜合徵相對的一種心理狀態叫“自居效應”。
什麼叫自居效應呢?人會在心目中覺得自己理所當然的扮演著一種什麼樣的角色,
這種角色常常表現為一種自我暗示。



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就是把一群數學天才招到一個班裡頭分成A組和B組,
讓這兩組人都讀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哥德爾的傳記。

但是,兩組讀到的傳記有一個微小的差別:
A組讀到的是在百科全書上能看到的標準的傳記;
B組讀到的傳記有一個小小的改動——哥德爾的出生日期是不一樣的。
每一個學生讀到這份傳記的時候,都會發現哥德爾出生的月份和日期跟他自己是一樣的。

這個小小的差別最後導致了兩組學生的成績明顯的不同——
B組學生的成績明顯的要比A組學生的成績好。

這裡頭的奧妙在哪兒?就是自居作用。
當學生讀到哥德爾傳記,發現自己竟然跟哥德爾是在同一個月份、同一天出生的時候,
他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跟哥德爾之間有一種隱秘的相關,
或者說悄悄地認為自己可能是個小哥德爾,
這種神秘的巧合會對他形成一種強烈的暗示,這就叫自居作用。

冒充者綜合徵和自居作用,正好是兩種相反的心理傾向。
也可以說,自居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是冒充者綜合徵的解藥。



我經常說,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
我們現在對小孩吃的東西非常擔心,小時候擔心吃到了毒奶粉,
稍微大一點就擔心食物裡有各種各樣危害健康的添加劑。
但是我們很少去懷疑自己對小孩的教育裡,有沒有類似於毒奶粉和非法添加劑這樣的東西。

事實上父母很可能每天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提供所謂的精神食糧的時候,
有意無意的加進大量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毒素,這種毒素的危害往往是長久的。

比如說冒充者綜合徵,如果一個人有了冒充者綜合徵這樣一種心理疾病,
卻沒有意識到,更沒有想到如何來治療它,它就可能伴隨這個人的一生。


*****
5 怎麼治療冒充者綜合徵?
中國有一個公益組織,我覺得他們做的事情特別有意義。
他們在東莞、深圳這些有很多女工的地方,教這些女工表演話劇。

為什麼要做這樣一件事情呢?其實這個理念是來自於英國。

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冒充者綜合徵。
由於傳統社會對女性的社會角色是有固定的定位的,所以當一些女性走向社會的時候,
雖然她們實際的能力足以勝任某種工作,可以擔當某種角色,但當被置於這種角色的時候,
她們常常會自我懷疑,“我有這種能力嗎”,“我難道是一個經理嗎”。

甚至有的人有創業的天賦,但是當她開始創業的時候,常常表現出一種拖延、猶豫。
儘管周圍有人在鼓勵她,甚至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但她們心裡頭還是在犯嘀咕。

研究者發現:用表演話劇的方式,能比較容易的讓女性擺脫冒充者綜合徵。
有過表演經歷的人都知道,當你在表演一個角色,
比如說讓你去演埃及豔后克利奧佩特拉的時候,
你一定要全情的投入,表現出一個女王的樣子。儘管心裡頭覺得自己並不是,
但這種持續的、全情的投入,會讓你習慣性的進入一種你不是的角色當中。

有一本書叫《正能量》,其實它原標題並不是這個,
它原來的意思就是act as if , so you are。就是當你表現出你好像是的,時間久了,你就是。

其實用表演戲劇的方法,或者是通過持續的心理練習,
不斷地讓自己進入一種角色的方法,會讓你比較快地擔當你的角色。

我們平常在擔當一種社會角色的時候,
即使剛開始你有一種習慣性的自我挫敗、自我否定的傾向,
但是當你在這個位子上待久了,你會漸漸的適應你所在的角色。
逐漸的,你不再會認為自己不配這個角色,但這個時間往往會很長。


*****
6 揭掉自己身上的標籤
有一個90後的小朋友給我講,她自己就有這樣的經歷。

進到一個公司時間不長,老闆就發現她有很多出色的地方,而且特別碰巧的是,
這個小朋友在學校的時候演過話劇,當過樂隊主唱,有一種同年齡的女孩子沒有的氣質。

儘管如此,自己進到這個公司,發現有那麼多的大哥哥、大姐姐,
有的年齡比她大10歲,當她被指定做一個部門的經理,
而且這個部門一年的流水接近1個億的時候,
她做不到像王健林那樣特別自如的說,把1個億當成是一個小目標。
她覺得那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匪夷所思的數字,所以就總有點戰戰兢兢。

好在,她演過話劇,她沒有太表現出來這一種自我挫敗和自我否定,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煉和驗證,她不僅向別人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也漸漸地向自己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覺得這事當仁不讓,該我做。

應該說她是比較幸運的,面對女性都可能有的這種冒充者綜合徵,
她可以說是用一種快進的方式完成了角色的轉換和角色的認同。



我經常看到媒體上在說什麼90後,
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90後最大的已經27歲了,27歲意味著什麼呢?

有一個統計,26歲是一個人向社會初步展現自己的能力,甚至是展現卓越能力的年齡。
愛因斯坦發現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是在26歲;
牛頓發現三大定律也是在26歲;
馬克思寫《共產黨宣言》也是26歲。
尤其是在現在的獨生子女的環境下,上面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父母,
我們會習慣性的把一個已經二十多歲的人還當成孩子,
而我們也可能會習慣性的把自己當成孩子。

也就是說,我們會不自覺地貼上和被別人貼上一個標籤,
這種標籤像過去武俠小說和各種神怪小說裡的“符”一樣,
往上頭一貼,就把你給定住了,這個符一定要撕掉。
今年最大的80後已經快接近不惑之年了,最大的90後也已經接近而立之年了。

前面講到了業障,說的更形像一點,從小到大我們身上不知不覺被貼上了很多有魔力的符,
而且我們自己不知道,這正是我們要丟掉的。



----------------第3, 5段最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