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得到-企管-稻盛和夫:京瓷哲學手冊精選

出處:稻盛和夫:京瓷哲學手冊精選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著名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

稻盛和夫被稱為“日本經營之神”,他創辦了兩家企業都發展成了世界500強,
他還在快80歲時接手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第二年就扭虧為盈。
稻盛和夫總結過很多經營企業的哲學,記錄他經營心法的《京瓷哲學手冊》,
是很多管理者的必讀內容。最近,稻盛和夫發表演講,
從京瓷哲學78條中挑出幾條核心內容重點講述。我來給你說說。


稻盛和夫經常說,經營需要哲學這裡的哲學可以理解為人的思維方式。
經營者的思維方式為什麼重要呢?因為經營者思考的事情,都會反映到公司的業績上。
可惜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大多數人都覺得,我自己考慮的事不可能影響公司。
如果一家公司的經營者一方面說“要提高公司業績”,另一方面又想“沒必要那麼努力工作吧,
我想更輕鬆一點”,那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會阻礙公司的發展。
可以說,經營者的思維方式決定了公司的成敗。

那麼,要想讓自己的公司發展壯大、持續經營,企業家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呢?
稻盛和夫分享了這樣幾個有代表性的思維方式。

第一,要付出不比任何人差的努力
這是經營者首先要具備的思維方式。稻盛和夫27歲創辦京瓷,當時他有一種恐懼心理,
就是如果不拼命工作,公司經營就不會順利。
到現在,他仍然相信,不管企業遇到的經濟環境有多糟糕,
經營者的最低條件都是要付出比別人加倍的努力。他將近80歲時接手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
也用這種思維方式投入到日航的重建工作裡,第二年就實現了盈利。


第二, 要謀求“慎重堅實的經營”
很多人認為企業家必須大膽無畏,是鐵腕型的人。
但是稻盛和夫說,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是謹慎的人,通過積累經驗來鍛煉自己,提高心性。

社會上很多風險投資創業家,積極果敢地開展事業,一時成功。
但是之後會因為不顧一切地擴張,導致資金周轉困難,使企業的發展不穩定,甚至被淘汰。
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在危機中存活甚至再度騰飛,
那些消失了的企業與生存下來的企業的差異在哪裡呢?
稻盛和夫認為,就是看能不能慎重堅實地經營。

創立京瓷的時候,稻盛和夫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無論如何都要讓企業成功。
後來公司上市了,他還在擔心公司的將來,直到80多歲,這種想法一直沒變過。
因為京瓷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遇到過各種各樣的經濟變動。
不過,稻盛和夫說,因為他這種謹慎的經營風格,
京瓷在全年結算上沒有出現過赤字,構築了穩固的經營基礎。


第三,要挑戰新事物,相信人類的無限可能性。
經營者要嘗試不同領域,相信自己的能力能無限進步。
如果害怕變化,失去挑戰意識,這個集團就開始衰退了。

還拿京瓷來舉例,剛創業時,京瓷的產品只有一種,生產經營不穩定,沒設備,沒技術,
沒人才,也拿不到好訂單,談成的買賣都是被其他客戶拒絕的。
但是稻盛和夫帶領全體員工費盡心血製造產品,完成交貨。
經過持續挑戰後,京瓷成了這個領域的先驅。

第四,推進創新的工作要遵循三個步驟,分別是樂觀思考、悲觀計劃和樂觀實行。
比如稻盛和夫創辦的第二電信,剛創辦不久,要開展車載電話業務,也就是手機的前身。
當時內部爭論不斷,大部分人都持否定的態度,只有一個人讚成。
稻盛和夫還是推動了這項業務,而且在跟其他通信企業的競爭中,
讓出了大家都看好的地區。別人覺得他讓出了包子餡兒,自己留下了包子皮。
稻盛和夫卻制定計劃,縝密進行模擬演練,預感到這項事業可能會成功,
樂觀地推進,最後克服了區域分配的不利影響,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第五,如果打造出了一流企業,該怎麼維持呢?稻盛和夫說,
經營者的頭等大事就是要謙虛,不要驕傲。
他把這句話作為京瓷的經營口號。他說,事業越做越順利,人就容易變得傲慢,也會自滿,
覺得自己做得夠好了,開始追求安樂。這些會成為以後工作的陷阱。
他看到很多企業,本來可以持續良好經營,但是因為經營者自滿、落伍,最後破產。
所以,一個企業現在的經營狀況良好,是全體員工齊心努力的結果,
但不能保證未來也這樣。未來的狀況,要看你現在的努力。

以上就是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正和島”(獨家!稻盛和夫最新私享:世界上最高明的經營訣竅,是它!)
稿:賈琳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要付出不比任何人差的努力。
 這是經營者首先要具備的思維方式。稻盛和夫27歲創辦京瓷,當時他有一種恐懼心理,
 就是如果不拼命工作,公司經營就不會順利。
 到現在,他仍然相信,不管企業遇到的經濟環境有多糟糕,
 經營者的最低條件都是要付出比別人加倍的努力。

 他將近80歲時接手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
 也用這種思維方式投入到日航的重建工作裡,第二年就實現了盈利。
2. 要謀求“慎重堅實的經營”
 很多人認為企業家必須大膽無畏,是鐵腕型的人。
 但是稻盛和夫說,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是謹慎的人,通過積累經驗來鍛煉自己,提高心性。
 社會上很多風險投資創業家,積極果敢地開展事業,一時成功。
 但是之後會因為不顧一切地擴張,導致資金周轉困難,
 使企業的發展不穩定,甚至被淘汰。
 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在危機中存活甚至再度騰飛,
 那些消失了的企業與生存下來的企業的差異在哪裡呢?就是看能不能慎重堅實地經營。
3. 要挑戰新事物,相信人類的無限可能性
 經營者要嘗試不同領域,相信自己的能力能無限進步。
 如果害怕變化,失去挑戰意識,這個集團就開始衰退了。
4. 推進創新的工作要遵循三個步驟,分別是樂觀思考、悲觀計劃和樂觀實行
 比如稻盛和夫創辦的第二電信,剛創辦不久,要開展車載電話業務,也就是手機的前身。
 當時內部爭論不斷,大部分人都持否定的態度,只有一個人讚成。
 稻盛和夫還是推動了這項業務,而且在跟其他通信企業的競爭中,
 讓出了大家都看好的地區。別人覺得他讓出了包子餡兒,自己留下了包子皮。
 稻盛和夫卻制定計劃,縝密進行模擬演練,預感到這項事業可能會成功, 
 樂觀地推進,最後克服了區域分配的不利影響,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5. 經營者的頭等大事就是要謙虛,不要驕傲
 事業越做越順利,人就容易變得傲慢,也會自滿,
 覺得自己做得夠好了,開始追求安樂。這些會成為以後工作的陷阱。
 他看到很多企業,本來可以持續良好經營,但是因為經營者自滿、落伍,最後破產。
 所以,一個企業現在的經營狀況良好,是全體員工齊心努力的結果,
 但不能保證未來也這樣。未來的狀況,要看你現在的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