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得到-計畫-灰犀牛:關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出處:灰犀牛:關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這條音頻跟你說說,頂級的牛人在管理公司方面有什麼好方法。

怎麼讓公司順利運營,相信是每個創業者關心的事情。但是到底該怎麼做呢?
最近,“得到”App訂閱專欄《李翔商業內參》就說到了幾位頂級牛人的管理心法,
我們總結了一下說給你聽聽。


第一條管理心法是,要注意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在它演變成危機之前做好準備。
記者米歇爾·渥克最近出版了一本書,叫《灰犀牛》,
她創造了一個和“黑天鵝”相對應的概念,也就是“灰犀牛”。
黑天鵝指的是只有很低概率會發生,但是影響卻非常大的事情。
而灰犀牛呢,指的是發生概率高、影響也大的事情,而且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預知的。

渥克說,很多事故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正視它。
因為我們害怕知道答案後,就不得不去處理各種麻煩的問題,
更害怕事情不能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往好的方向發展,所以才一拖再拖。
直到最後,灰犀牛被激怒,向我們直奔而來的時候,
大多數人只能愣在那裡,不知道該怎麼辦。
生活中也有很多典型的灰犀牛事件,
比如我們明知道抽煙有害身體健康,但還是有很多人抽煙;
再比如明知道傳統的報紙和雜誌會衰落,
但這些報紙和雜誌的主管們卻拿不出很好的解決方案等等。
李翔說,《灰犀牛》這本書最大的洞見,其實用幾句話就能說明白,
那就是人們應該去注意那些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在它演變成危機之前就做好準備。


第二條管理心法是做不同版本的KPI,也就是關鍵績效指標。
瓜子二手車的創始人楊浩湧說,他們公司每年都會做三個版本的KPI:
夢想版是挑戰的目標,會特別高;
中間版是如果團隊沒有重大的失誤就可以完成的;
給投資人看那版目標是最低的,可以更好地維護和投資人的關係,
因為這樣看來每年的KPI目標都能完成。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楊浩湧說,設計高目標是為了“打仗”,打仗是做文化最好的方法。
團隊一打仗就好像部隊在做急行軍一樣,什麼問題都會暴露出來。
打仗可以測試團隊,本來一個任務要做6個月,通過打仗可能3個月就出來了。
創始人就可以觀察他的團隊有什麼反應,如果隊員受不了高壓,
那他就是小白兔,這是不行的。打仗還可以提高團隊效率,你可以看看,
人力資源部門招人是不是能更快、財務審批是不是能更快、部門溝通是不是能更流暢。


第三條管理心法是,讓員工在工作場所擺一點自己的東西。
英國的哈丁頓·奈特公司,是一家利用科學研究幫助企業改善業績的公司。
它的創始總經理、心理學家克萊格·奈特發現,在隔間裡放至少一張照片,
或者一個盆栽的員工,工作效率會比其他員工高15%。
那些能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裝扮工作空間的員工,
比那些在枯燥乏味的空間里工作的員工效率也更高。奈特說,
在工作場所擺放自己的東西,能讓人們更加努力工作,
因為這樣人們會有更強的認同感,不然的話,他們會感覺自己只是一台機器上的螺絲釘。


第四條管理心法是設定標準,給予獎勵。
奧斯卡金像獎是現在世界著名的電影獎項,
但在最開始,它只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一個學院獎。
這個獎項的創辦人路易斯·梅耶,同時也是米高梅電影公司的創建人,
他當時成立這個學院,其實是為了安撫勞工糾紛,提升產業形象。
梅耶說,他發現控制電影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發獎,如果他給這些電影人獎杯和獎項,
這些人就會拼死製作出他想要的東西。
李翔評價說,發獎其實是在設定標準,是個高明的競爭策略。
不過也不是誰都有能力為行業設定標準的,獎和獎之間的差別很大。

以上就是幾位頂級牛人給出的管理心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李翔商業內參》
稿:荷包蛋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要注意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在它演變成危機之前做好準備
 記者米歇爾·渥克最近出版了一本書,叫《灰犀牛》,
 她創造了一個和“黑天鵝”相對應的概念,也就是“灰犀牛”。
 黑天鵝指的是只有很低概率會發生,但是影響卻非常大的事情。
 而灰犀牛呢,指的是發生概率高、影響也大的事情,而且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預知的。
 很多事故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正視它。
 因為我們害怕知道答案後,就不得不去處理各種麻煩的問題,
 更害怕事情不能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往好的方向發展,所以才一拖再拖。
 直到最後,灰犀牛被激怒,向我們直奔而來的時候,
 大多數人只能愣在那裡,不知道該怎麼辦。
 生活中也有很多典型的灰犀牛事件,
 比如我們明知道抽煙有害身體健康,但還是有很多人抽煙。
2. 做不同版本的KPI,也就是關鍵績效指標
 瓜子二手車的創始人楊浩湧說,他們公司每年都會做三個版本的KPI:
 夢想版是挑戰的目標,會特別高;
 中間版是如果團隊沒有重大的失誤就可以完成的;
 給投資人看那版目標是最低的,可以更好地維護和投資人的關係,
 因為這樣看來每年的KPI目標都能完成。
 設計高目標是為了“打仗”,打仗是做文化最好的方法。
 團隊一打仗就好像部隊在做急行軍一樣,什麼問題都會暴露出來。
 打仗可以測試團隊,本來一個任務要做6個月,通過打仗可能3個月就出來了。
 創始人就可以觀察他的團隊有什麼反應,如果隊員受不了高壓,
 那他就是小白兔,這是不行的。打仗還可以提高團隊效率,你可以看看,
 人力資源部門招人是不是能更快、財務審批是不是能更快、部門溝通是不是能更流暢。
3. 讓員工在工作場所擺一點自己的東西
 心理學家克萊格·奈特發現,在隔間裡放至少一張照片,
 或者一個盆栽的員工,工作效率會比其他員工高15%。
4. 設定標準,給予獎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