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得到-商業-劉潤:商業顧問能幫企業做什麼

出處:劉潤:商業顧問能幫企業做什麼

這條音頻跟你分享一下,劉潤對不同企業的觀察和思考。

劉潤是“得到”App訂閱專欄《5分鐘商學院》主講人,潤米諮詢創始人。
作為一名有十多年從業經驗的商業顧問,劉潤接觸過很多企業,
有尋求轉型的傳統企業,也有互聯網創業企業。
那麼,這些企業存在什麼共同的問題,又該如何應對呢?
最近,劉潤接受了知識新聞工作室的專訪,
總結了他對不同企業的觀察和思考,給你轉述一下。


先來說說,傳統企業的企業家存在什麼問題。
劉潤認為,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大多是在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
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其中有不少人不相信商業理論。
這些企業家當年有些是從學校體制中退出來,有些是辭職下海去創業,
一開始做一些倒買倒賣的生意,後來越做越大,建了自己的工廠或者品牌。
這是因為在那個時代,GDP高速增長,商業基本是空白的,你只要願意跳出來,就能成功。
所以那一代企業家成長得特別快。這些人的共性是執著、刻苦、普遍喜歡冒險,
但是沒有受過特別完善的商業教育,基礎很不紮實。
而現在,GDP增長速度從10%降到6%,
就不能依靠勇者勝了,而是必須要深刻地理解時代變化的邏輯,必須要有商業知識。


再來說說許多年輕創業者
對互聯網或者新時代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他們對於商業知識也是陌生的,
他們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比如定價策略怎麼辦,遇到難纏的客戶應該怎麼去談,
怎麼去建立有效的銷售,公司應該如何考核等等。
所以,商業顧問在幫助年輕企業時,需要提供商業知識和經驗;
在幫助傳統企業時,則提供商業知識和對時代的理解。

那麼,這些企業家們最看重的是什麼呢?
劉潤說,不同企業的管理者,看重的東西也不一樣。
年輕的創業者渴求成功,而且特別渴求能儘早成功。
那些已經成功的企業家,看重的是企業有序經營,以及不被時代拋棄。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可能做的是同樣的事,但是驅動力不一樣。

說完企業家們的不同,
再來說說,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商業顧問的理解和需求也不一樣


在創業階段,很多管理者認為商業顧問沒有用,還不如請一個創業成功者來分享經驗。
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快要到成熟期的時候,企業管理者開始面臨很多問題,
比如一個人管不過來幾百名員工,公司發展要往哪裡走等等,
這個時候管理者就會請商業顧問。
但這時候他們對商業顧問的認知存在問題,經常是把商業顧問當成CEO來用,
由你來達成結果,而不是你提供建議,我來達成結果。
比如,企業管理者跟商業顧問討論完之後,會要求先付20%的諮詢費,
等顧問說的事做出來之後,再結算剩下的費用。這是一種很典型的期待。
實際上從提出戰略到達成結果之間,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和條件,
但是管理者不管這些,只要結果。
這時候顧問公司也很痛苦,企業也很痛苦,因為大家期待的東西是不一致的。

等企業發展到了成熟期,比如像海爾這樣的企業,請顧問就會非常理性,
因為他知道顧問能幫他做什麼,不能幫他做什麼。
這時商業顧問會幫助他去理解在今天這個時代,這個領域應該怎麼做。
商業顧問提供建議後,管理者也不一定會用,
因為他可能在補充認知框架,補完之後會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比如移動互聯網時代,會對冰箱、洗衣機這些白色家電的市場有什麼影響。
管理者對這個問題,也會有自己的結論和看法,但他覺得自己想得可能未必完整,
就會請商業顧問來討論,幫助自己補全認知。這樣商業顧問就能夠提供比較大的幫助。

以上就是劉潤對於不同企業的觀察和思考,供你參考。


獨家專訪:劉潤
稿:李東貝
轉載:得到

--------------
主旨:
傳統企業的企業家存在什麼問題?
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其中有不少人不相信商業理論。
這些企業家當年有些是從學校體制中退出來,有些是辭職下海去創業,
一開始做一些倒買倒賣的生意,後來越做越大,建了自己的工廠或者品牌。
這是因為在那個時代,GDP高速增長,商業基本是空白的,你只要願意跳出來,就能成功。
所以那一代企業家成長得特別快。這些人的共性是執著、刻苦、普遍喜歡冒險,
但是沒有受過特別完善的商業教育,基礎很不紮實。
而現在,GDP增長速度從10%降到6%,
就不能依靠勇者勝了,而是必須要深刻地理解時代變化的邏輯,必須要有商業知識。

那許多年輕創業者呢?
對互聯網或者新時代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他們對於商業知識也是陌生的,
他們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比如定價策略怎麼辦,遇到難纏的客戶應該怎麼去談,
怎麼去建立有效的銷售,公司應該如何考核等等。
所以,商業顧問在幫助年輕企業時,需要提供商業知識和經驗;
在幫助傳統企業時,則提供商業知識和對時代的理解。

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商業顧問有何理解和需求?
1. 創業階段
 很多管理者認為商業顧問沒有用,還不如請一個創業成功者來分享經驗。
 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快要到成熟期的時候,企業管理者開始面臨很多問題,
 比如一個人管不過來幾百名員工,公司發展要往哪裡走等等,
 這個時候管理者就會請商業顧問。
 但這時候他們對商業顧問的認知存在問題,經常是把商業顧問當成CEO來用,
 由你來達成結果,而不是你提供建議,我來達成結果。
 比如,企業管理者跟商業顧問討論完之後,會要求先付20%的諮詢費,
 等顧問說的事做出來之後,再結算剩下的費用。這是一種很典型的期待。
2. 企業發展到成熟期
 比如像海爾這樣的企業,請顧問就會非常理性,
 因為他知道顧問能幫他做什麼,不能幫他做什麼。
 管理者對問題,也會有自己的結論和看法,但他覺得自己想得可能未必完整,
 就會請商業顧問來討論,幫助自己補全認知。
 這樣商業顧問就能夠提供比較大的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