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得到-心理-情緒:是學習經驗,而不是基因

出處:情緒:是學習經驗,而不是基因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如何創造自己的專屬情緒。

傳統的觀點認為,人類情緒的產生機制是普適的,
某些事情刺激了大腦的某些特定部位,從而產生了某些特定的情緒,
比如歡喜、悲傷等等,你的悲傷跟我的悲傷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但最近,英國科學雜誌《新科學家》上刊登了一篇文章,
波士頓東北大學心理學教授麗莎·巴雷特(Lisa Barrett)說,這個觀點或許是錯誤的。
實際上,我們可以設計自己的情感體驗,甚至創造只屬於自己的情緒。這是怎麼回事呢?
下面給你說說。


首先,作者說,現有的情緒研究有一個漏洞。
傳統的研究方法是,讓測試者識別特定的表情,或者觀看特定的影片,
然後描述自己的感覺,比方說,當所有人看到小偷作案的圖片時都會表示憤怒,
那麼憤怒就是人類共通的一個情緒。
但作者指出,這種實驗有心理欺騙的因素,
因為測試者只能從給定的一小組情緒單詞中進行挑選,
不能自由表達情緒,而被限定的選項本身就是一種暗示。

而事實上,人們對自己產生的情緒叫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清楚。
作者在查看具體數據時發現,對於負面情緒,沒有證據表明人類可以區分焦慮和抑鬱。
於是,她用了三年時間自己進行試驗,試圖找到一種引導方式,
能讓測試者區分這兩種情緒,結果卻發現,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夠適用於所有測試者。


人們為什麼會分不清自己的情緒呢?咱們先來說一說人類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作者說,我們的身體擁有應激機制,
比如我們急剎車的時候,心率會變快,血壓會升高,有趕快逃離的衝動。
這個時候,大腦其實也在問自己,為什麼我的身體會發生這些變化呢?
以前有過類似的經歷麼?疑問產生了原始的感覺,如果這種感覺足夠強烈,
大腦會將它與之前類似的記憶進行歸類,並且給它們打上一個標籤。
這個標籤就是情緒。比如,急剎車時的感覺被我們的大腦歸類為一種叫做恐懼的情緒。

另外,大腦還會根據已有的標籤進行預測,
比如,我們再次因為一些事情產生恐懼的感覺,那麼大腦就會在第一時間預測心率會變快、
血壓會升高。如果預測成功,那麼大腦就會更加確信,恐懼是一種情緒。
我們無法區分焦慮和抑鬱,也許就是因為體驗不夠,或者是大家的體驗沒有統一。
所以說,情緒其實是我們通過學習總結出的一種經驗,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基因。

那為什麼我們擁有的情緒,別人也一樣擁有呢?作者提出,這是因為情緒是有社會屬性的。
社會趨向讓大家共享同一套情緒體系,因為這有利於個體進行有效交流。

既然情緒是我們通過學習總結出的一種經驗,是被構造的概念,
那麼這個概念是不是可以換,甚至沒有概念只有感受呢?
這就是麗莎·巴雷特教授觀點的由來,我們可以設計自己的情緒,甚至創造自己獨有的情緒。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作者舉了兩個實例。
首先,生活在南太平洋島嶼的塔希提人,他們的社會從沒有和外界接觸過,
在他們的情緒體系中,就沒有“悲傷”這個概念。
一個母親如果失去了孩子,她會告訴你她感覺疲勞、厭倦、甚至飢餓,但不會感到悲傷。
第二個實例是,在荷蘭語中,有一個無法被翻譯的詞,
這個詞用來專門表達某種類似親友團聚時安逸、舒適的感覺,
它是荷蘭社會獨有的情緒概念。


那麼我們該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情緒呢?
作者舉了自己的例子,她曾經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情緒,它叫做“chiplessness”,
可以翻譯為“吃薯片時的感覺”。想像一下,深夜,你有些餓了,這時有一包薯片,
你明知睡前吃薯片對身體不好,但還是抵不住誘惑吃了整整一包,這個時候你的心情如何。
有點愧疚,有點後悔,但也沒那麼嚴重,還有點滿足。
於是作者就創造了“chiplessness”這個詞,
這樣一來,她就可以更好地管理現在這種感覺,不會過分地後悔或自責了。

以上就是麗莎·巴雷特教授獨特的情緒管理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Emotions are not Universal –We Build them for Ourselves
音頻稿:陸音
講述:成亞

--------------------
主旨:
人們對自己產生的情緒叫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清楚。
從具體數據時發現,對於負面情緒,沒有證據表明人類可以區分焦慮和抑鬱。
人們為什麼會分不清自己的情緒呢?咱們先來說一說人類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我們的身體擁有應激機制,
比如我們急剎車的時候,心率會變快,血壓會升高,有趕快逃離的衝動。
這個時候,大腦其實也在問自己,為什麼我的身體會發生這些變化呢?
以前有過類似的經歷麼?疑問產生了原始的感覺,如果這種感覺足夠強烈,
大腦會將它與之前類似的記憶進行歸類,並且給它們打上一個標籤。
這個標籤就是情緒。比如,急剎車時的感覺被我們的大腦歸類為一種叫做恐懼的情緒。

另外,大腦還會根據已有的標籤進行預測,
比如,我們再次因為一些事情產生恐懼的感覺,那麼大腦就會在第一時間預測心率會變快、
血壓會升高。如果預測成功,那麼大腦就會更加確信,恐懼是一種情緒。
我們無法區分焦慮和抑鬱,也許就是因為體驗不夠,或者是大家的體驗沒有統一。
所以說,情緒其實是我們通過學習總結出的一種經驗,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基因。
那為什麼我們擁有的情緒,別人也一樣擁有呢?這是因為情緒是有社會屬性的。
社會趨向讓大家共享同一套情緒體系,因為這有利於個體進行有效交流。

有兩個實例可證明。
首先,生活在南太平洋島嶼的塔希提人,他們的社會從沒有和外界接觸過,
在他們的情緒體系中,就沒有“悲傷”這個概念。
一個母親如果失去了孩子,她會告訴你她感覺疲勞、厭倦、甚至飢餓,但不會感到悲傷。
第二個實例是,在荷蘭語中,有一個無法被翻譯的詞,
這個詞用來專門表達某種類似親友團聚時安逸、舒適的感覺,
它是荷蘭社會獨有的情緒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