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得到-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講真實的故事

出處:最好的教育方式:講真實的故事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為什麼要給孩子講故事以及該用什麼故事來教育孩子。

先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是一個小女孩,她在七歲的時候,就拯救了上百萬非洲小孩的生命。
這個小孩叫凱瑟琳,五歲的時候,
她看到非洲紀錄片說平均每三十秒非洲就有一個小孩因瘧疾而死。
媽媽告訴她,這些小孩太窮了,如果有錢買蚊帳的話,
就不會被蚊子咬,也就不會得瘧疾而死了。接下來,凱瑟琳竟然開始不吃點心、
不買娃娃了,說要省下錢捐給非洲的小孩。
於是,媽媽就決定幫她一起籌錢,給非洲的孩子們買蚊帳。她們去跳蚤市場擺過攤,
賣舊書、舊玩具,還去各個小區的教堂演講,為買蚊帳募捐。
他們還親手做了很多獎狀,如果有人資助買蚊帳就送給他們。
凱瑟琳甚至還給福布斯富豪榜的前一百名都寫了信,
請他們捐款給非洲的小朋友買蚊帳,比爾蓋茨因此捐了三百萬美元。
經過不斷的努力,凱瑟琳的善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7歲的凱瑟琳,就已經救了超過一百萬個非洲小孩的生命了。
這個故事來自“得到”的訂閱專欄《今天》。


為什麼七歲的小孩能創造出這麼大的奇蹟?難道是因為天真,不知道人間險惡?
還是因為單純,不知道世間困難?訂閱專欄《今天》的主講人郝廣才說,
都不是,是因為當她有想法的時候,身邊的大人在幫她。
就是因為這個故事,郝廣才才決定把每天真實發生的故事寫下來,
他要告訴家長,有他們的幫助,孩子可以積極樂觀、不怕困難,甚至改變世界。
所以,才有了《今天》這本書和《今天》這個專欄,每天講一個當天發生的真實故事。

而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成年人來說,相對於講道理,講故事的影響更深遠。
萬維鋼在專欄《精英日課》裡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他講過一本書叫《像TED一樣講話:世界頂級大腦的九個演講秘密》,
這本書的作者加洛引用了一項研究,讓一個人講故事,幾個人聽故事。
故事進行的同時,研究者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的大腦。
研究者發現,故事開始之後,聽眾的大腦,
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講故事那個人的大腦的鏡像。我動感情,你也跟著我動感情。
我怎麼想,你也跟著我怎麼想。

也就是說,講故事是傳播思想非常有效的方式,
你也許不記得對方講的道理,但是精彩的故事你一定會記得。
而萬維鋼本人也表示,多年之後翻出了這本書,
已經不記得這本書講了什麼道理,但是還記得演講中講的故事。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但是,同樣是講故事,講真實的故事和講《三隻小豬》之類的寓言故事,效果也不一樣,
真實的故事才能讓孩子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而體驗,才是最好的學習。


再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1968年4月4日,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這件事撼動了美國,
但是,三年級的小朋友並不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位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明白種族歧視的意義,就想了一個辦法。
她告訴學生,藍眼珠的人比較優秀,要坐在教室前面;
而褐眼珠的人天生比較差,只能坐在教室後排。
為了區分兩種學生,褐眼珠的學生還必須要戴一條圍巾,免得搞錯。
這樣一來,老師就發現,兩組學生不在一起玩了。
藍眼珠的學生看褐眼珠的學生都帶著一種看不起的眼光。
隔天,她宣布,昨天老師搞錯了,褐眼珠的人才是比較優秀的,要顛倒過來。
結果,褐眼珠的學生就把圍巾扯下來,丟到藍眼珠學生的頭上,高興得要命。
藍眼珠的學生這下墜入了地獄,很多孩子都哭出來。
後來,老師告訴大家,藍眼珠和褐眼珠沒差別,
這只是一個實驗,目的就是讓他們了解什麼是種族歧視,以及歧視如何造成仇恨的。
十五年後,美國公共電視訪問了當年的這些小朋友,直到當時,
他們都還清楚地記得那兩天的種族實驗課帶給他們的震撼和啟示。
這個故事同樣來自郝廣才的專欄《今天》。

最後,借用萬維鋼在專欄裡面說的一句話:
我敢打賭再過幾年你會忘記這條知識新聞說的道理,
但是你會記得“一個七歲小孩救了上百萬非洲小孩”還有“藍眼珠和褐眼珠”的故事。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本文源自:“得到”訂閱專欄《今天》(五歲的蚊帳大使,體驗是最好的學習),
“得到”訂閱專欄《精英日課》(什麼故事最好使?)
音頻稿:陳軼男
講述:傑克糖

-------------------------
主旨:
有個小孩叫凱瑟琳,五歲的時候,
她看到非洲紀錄片說平均每三十秒非洲就有一個小孩因瘧疾而死。
媽媽告訴她,這些小孩太窮了,如果有錢買蚊帳的話,
就不會被蚊子咬,也就不會得瘧疾而死了。接下來,凱瑟琳竟然開始不吃點心、
不買娃娃了,說要省下錢捐給非洲的小孩。
於是,媽媽就決定幫她一起籌錢,給非洲的孩子們買蚊帳。她們去跳蚤市場擺過攤,
賣舊書、舊玩具,還去各個小區的教堂演講,為買蚊帳募捐。
他們還親手做了很多獎狀,如果有人資助買蚊帳就送給他們。
凱瑟琳甚至還給福布斯富豪榜的前一百名都寫了信,
請他們捐款給非洲的小朋友買蚊帳,比爾蓋茨因此捐了三百萬美元。
經過不斷的努力,凱瑟琳的善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7歲的凱瑟琳,就已經救了超過一百萬個非洲小孩的生命了。

為什麼七歲的小孩能創造出這麼大的奇蹟?難道是因為天真,不知道人間險惡?
都不是,是因為當她有想法的時候,身邊的大人在幫她。
讓孩子可以積極樂觀、不怕困難,甚至改變世界。

《像TED一樣講話:世界頂級大腦的九個演講秘密》,
這本書的作者加洛引用了一項研究,讓一個人講故事,幾個人聽故事。
故事進行的同時,研究者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的大腦。
研究者發現,故事開始之後,聽眾的大腦,
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講故事那個人的大腦的鏡像。

我動感情,你也跟著我動感情。我怎麼想,你也跟著我怎麼想。

講故事是傳播思想非常有效的方式,
你也許不記得對方講的道理,但是精彩的故事你一定會記得。
但是,同樣是講故事,講真實的故事和講《三隻小豬》之類的寓言故事,效果也不一樣,
真實的故事才能讓孩子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而體驗,才是最好的學習。

1968年4月4日,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這件事撼動了美國,
但是,三年級的小朋友並不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位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明白種族歧視的意義,就想了一個辦法。
她告訴學生,藍眼珠的人比較優秀,要坐在教室前面;
而褐眼珠的人天生比較差,只能坐在教室後排。
為了區分兩種學生,褐眼珠的學生還必須要戴一條圍巾,免得搞錯。
這樣一來,老師就發現,兩組學生不在一起玩了。
藍眼珠的學生看褐眼珠的學生都帶著一種看不起的眼光。
隔天,她宣布,昨天老師搞錯了,褐眼珠的人才是比較優秀的,要顛倒過來。
結果,褐眼珠的學生就把圍巾扯下來,丟到藍眼珠學生的頭上,高興得要命。
藍眼珠的學生這下墜入了地獄,很多孩子都哭出來。
後來,老師告訴大家,藍眼珠和褐眼珠沒差別,
這只是一個實驗,目的就是讓他們了解什麼是種族歧視,以及歧視如何造成仇恨的。
十五年後,美國公共電視訪問了當年的這些小朋友,直到當時,
他們都還清楚地記得那兩天的種族實驗課帶給他們的震撼和啟示。

最後,我敢打賭再過幾年你會忘記這條知識新聞說的道理,
但是你會記得“一個七歲小孩救了上百萬非洲小孩”還有“藍眼珠和褐眼珠”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