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得到-心理-為什麼你會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出處:為什麼你會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這篇文章說的是,為什麼你會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別人正在跟你說一件事,
你卻在內心裡不停地說,“我沒有”、“不是這樣的”,
想著一會兒該怎麼反駁他,或者覺得,“他一定是話裡有話,
我都聽出來他想說的潛台詞了”。
最近,泛心理科普團隊“KnowYourself”的主創,
在他們的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文章說,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防禦性傾聽”,
這種傾聽方式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性非常大。我們來聽一聽它是怎麼說的。


先來說說什麼是防禦性傾聽。
在溝通的過程裡,如果聽對方說話的人覺得對方是在指責自己,
或者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時,就會很警覺地在心裡設一道屏障,用來保護自己。
但是呢,這道屏障往往會讓兩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達失去準確性,導致誤會的發生。
而且,如果傾聽者覺得對方是在攻擊自己,那麼他的回應方式也是會有攻擊性的,
所以才說,防禦性傾聽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性很大。

不難看出來,當進入“防禦性傾聽”這種狀態時,
人們的注意力就不在談話的內容上了,而是變成了對對方的警惕,
人們會盡全力去識別,別人說的話裡有多少地方傷害了自己,
或者想著怎麼去反駁對方才能贏。
我們在前面說,防禦性傾聽會導致人和人之間的誤解,這裡的原因可能有幾種。

第一種可能是,傾聽者覺得自己受到了攻擊,就努力去找證據為自己辯護,
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常常讓自己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就有了誤會。
比如,伴侶說,你對兩個人的感情不投入,陷入防禦性傾聽的人,
不會去聽這種“不投入”具體是指什麼,而是打斷對方,開始為自己辯解,
比如我給你買過什麼什麼東西。
其實對方說的是陪伴和情感交流不夠,而你說的是你給了他什麼物質上的滿足。

第二種可能是,防禦性傾聽的人會主動指責對方,
讓自己在對話中取勝,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就不能再威脅自己了。
但是這種態度會影響雙方的信任,甚至曲解他人的善意,讓兩個人的關係陷入僵局。
比如同事跟你說,這份報告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陷入防禦性傾聽的人,
不會管他說的建議到底值不值得採納,只會覺得同事多管閒事,
甚至可能說“你上次交的報告都被老闆退回來重寫了,有什麼資格給我提建議呢?”


最後一種可能是,
人們有時會通過轉移話題,來迴避自己感受到的指責和攻擊,
但是這也常常讓他們不能了解對方的想法。比如面對父母的催婚,很多人都會岔開話題,
不讓父母把話說完。其實父母只是希望孩子在外打拼的時候,身邊能有個照應。


文章說,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因為維護自己的尊嚴和立場,阻止對方傷害自己,這是人類非常自然的反應。
但是相比於正常人,人格上不成熟的人、高敏感人群和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的人,
更容易感到來自別人的攻擊,也就更容易進入自我防御狀態。

既然防禦性傾聽有這麼多問題,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它呢?
文章給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首先,我們要根據前面所說的,及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了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第二,當確定自己陷入了防禦式傾聽時,我們要好好想一想,
讓我們進入防御狀態的“攻擊”,是不是真的存在。
因為有時候,我們可能確實是誤解了別人的意思,如果只是意見不同的話,
我們就不應該把對方的話當做攻擊。在這裡有一個建議,其實我們可以嘗試把注意力,
放在對方說的客觀事實的部分,而不是判斷評價的部分,這樣就可以更好地避免誤解。

最後,我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攻擊對方,
可以學著用更沒有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把“但是我覺得”,
改成“另外我覺得”,盡量避免說類似“你為什麼總是怎樣怎樣”的這種指責等等。

以上就是關於防禦性傾聽的一些知識,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源自:公眾號“KnowYourself”
(“我總覺得你話裡有話”|為什麼會出現防禦性傾聽)
音頻稿:田正賡
講述:成亞

------------------------------
主旨:
先來說說什麼是防禦性傾聽。
在溝通的過程裡,如果聽對方說話的人覺得對方是在指責自己,
或者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時,就會很警覺地在心裡設一道屏障,用來保護自己。
但是呢,這道屏障往往會讓兩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達失去準確性,導致誤會的發生。
原因可能有幾種:
1. 傾聽者覺得自己受到了攻擊,就努力去找證據為自己辯護,
 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常常讓自己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就有了誤會。
2. 防禦性傾聽的人會主動指責對方,
 讓自己在對話中取勝,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就不能再威脅自己了。
 但是這種態度會影響雙方的信任,甚至曲解他人的善意,讓兩個人的關係陷入僵局。
3. 人們有時會通過轉移話題,來迴避自己感受到的指責和攻擊,
 但是這也常常讓他們不能了解對方的想法
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它呢?
1. 我們要根據前面所說的,及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了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2. 當確定自己陷入了防禦式傾聽時,我們要好好想一想,
 讓我們進入防御狀態的“攻擊”,是不是真的存在。
3. 我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攻擊對方,
 可以學著用更沒有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把“但是我覺得”,
 改成“另外我覺得”,盡量避免說類似“你為什麼總是怎樣怎樣”的這種指責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