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得到-人際-為什麼我們愛給人“貼標籤”?

文章出處:為什麼我們愛給人“貼標籤”?


大家都討厭別人給我們“貼標籤”,但實際上,我們也經常給別人“貼標籤”,
比如,你是不是覺得四川人愛吃辣,上海男人小家子氣,處女座的人吹毛求疵,
這些刻板印象,其實都是“貼標籤”,都有以偏概全的成分。

既然“貼標籤”不准確,那為什麼每個人還在貼呢?
最近,知乎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說,
我們給別人“貼標籤”,是因為這能節約我們的認知資源。

原來,我們一生都在了解別人,但大腦的認知資源是很有限的
所以對我們重要的一小部分人,比如親戚、朋友、偶像,我們會深入的了解,
而大部分人,我們只會簡單了解一下,節省出認知資源繼續認識新人。
這時候,給他們貼個標籤,是最省認知資源的辦法。


舉個例子,郭敬明被很多人貼了標籤:“矮、刻薄、拜金”。
粉絲們認為這是黑子戴著有色眼鏡呢,看不到偶像的閃光之處,
但對不崇拜郭敬明的人而言,要花時間深入了解郭敬明的閃光點,
對他們沒有價值,他們不願意把認知資源浪費在他身上,
但完全不知道吧,又會少了很多談資,所以他們就走了一條捷徑,貼幾個標籤完事。

再比如,
給某個胖子貼上“脾氣好”、“吃得多”這樣的標籤後,你對胖子產生認知的成本就大幅下降了。
等你再碰到別的胖子,把他們往這個框架裡一裝就完事了,
你才不會費心費力的去了解這個人的細節呢。
同樣道理,星座也是一種標籤,“這是個巨蟹座暖男”,“那是個雙魚座乖乖女”,
這類標籤讓我們很容易在腦海中建立一個形象,很省力氣的迅速了解一個陌生人。


所以說,“貼標籤”其實是人類為了節約認知資源,
慢慢“進化”出來的能力,有限的認知資源,讓我們不可避免地給別人“貼標籤”

本文源自:人為什麼喜歡貼標籤?
撰稿:俠俠
來源:得到

---------
主旨:
我們給別人“貼標籤”,是因為這能節約我們的認知資源(大腦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