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得到-讀書-看了很多書,卻仍沒有洞見?

文章出處:看了很多書,卻仍沒有洞見?


現在,炫富很可恥,可炫耀自己的知識,就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
於是啊,很多人就開始拼命讀書,力圖提升自己的逼格,
想在各種場合,能發表意見,引來一片敬仰和羨慕。
可是呢,有這個想法的人很多,真正能夠達到目的的人,卻很少。
常常讀了半天書,腦子裡還是一堆知識的碎片,既不能系統化,
也沒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為什麼呢
最近,著名公共號李叫獸,就給我們支了幾招,幫你提高知識境界。


第一個竅門,就是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
在看書的時候,你每看到一個有用的知識,先別沾沾自喜,
或者死記硬背,你要先停下來去尋找聯繫,看看有什麼其它現象能夠被這個理論解釋,
​​自己的行為和方法,能不能被這個理論改​​進。

比如,你讀到一個金句“人腦更能記住視覺化的信息”,那麼好,你就開始頭腦風暴了,
什麼樣的信息是視覺化的?比如這兩個廣告:“M&M巧克力豆,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iPod,能裝1000首歌的隨身聽”,怎麼樣,都很有畫面感吧。
好,我們再從這個基礎上推進,看看自己能不能學以致用,
比如,過幾天要和姑娘表白求婚了,那我們的說辭,
就不該是乾巴巴的“我想和你永遠在一起”,
而是應該營造一種視覺化的場景,
改成“我希望有一天我們都70歲了,仍然能手牽手走在沙灘上”
你看,經過這兩步,一個孤零零的知識點,
變成了你知識網絡裡的一部分,也改變了你的行為。


第二個竅門,是多去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
我們去快餐店就餐的時候,很容易感覺到,菜單上的選擇非常有限,
但是就餐的人,點的很快,吃的也很快,並沒什麼抱怨。
相反,如果我們面對一份選擇特別多的菜單,卻反而不知道該吃什麼好了。
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決策癱瘓”,
說的就是選擇過多,人會因為對比選項,耗費太多精力,最終直接放棄決策。
現在,你理解為什麼購物網站總是在醒目的位置,推薦“單品爆款”了吧。

在歷史上,大部分人對各種日常現象視而不見、放棄思考,
可總有一部分人選擇去解釋它、探究它。
最終,很多偉大的科學發現,就是來源於這種持續的探索心理,
比如倫琴是怎麼發現X射線的呢,就是她發現實驗過程中有某種奇怪的發光現象,
很多研究者都發現過這種現象,但大家都想當然認為是“設備”問題,
但倫琴卻主動花費精力去探究,最終發現了X射線。


最後,大家要注意的是,識能力的增長,跟我們健身長肌肉的原理差不多
肌肉增長,需要大量的刻意訓練來刺激肌纖維的生長,
而理解力也需要大量有意的思考、和探究,來刺激我們大腦反應能力的增長。
想要提升自己的境界,逼格,就從多問幾個“為什麼”開始吧!


本文源自:為什麼你看了很多書,卻依然沒有洞見?
撰稿:谷悅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