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教育孩子的3個誤區
文章太長了,只擷取摘要:
1. 第一個誤區:0~3歲很重要
三歲以前,孩子的神經元密度確實很高,但這可並不表示,
他的大腦功能就已經發育成熟了,神經元的密度跟大腦功能根本就沒有直接關聯。
而且,三歲以後,孩子大腦神經元的密度還會下降呢,到10歲左右,就變得光禿禿的了。
你觀察自己的孩子也會發現,
0到3歲的時候,他們的語言學習能力非常差,詞彙量也很少;
但是到了5歲以後卻會突飛猛進,一周就能學到以前一年的詞彙量。
2. 第二個誤區,就是很多人認為,家長話說得越多,孩子詞彙量就越大,就越聰明。
有一項研究發現,在孩子0到3歲的時候,
美國上層社會的家長,比普通人多對孩子說了3000萬個單詞,
導致他們孩子的詞彙量,平均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多了600個。
於是很多人就認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一定要跟他們多說話。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科學家後來發現,孩子掌握詞彙量的多少,跟你對他們說多少話也沒多大關係,
真正對他們有影響的是家長對他們的回應方式:
如果回應率高,能跟孩子產生持續的互動,那他們的詞彙量就高。
哈佛大學就曾做過一個著名的無表情實驗,
先讓母子自然互動,然後突然要求媽媽轉身的時候要面無表情,
結果孩子很快就嚇得不知道怎麼辦了。
你想,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那他能快樂地成長嗎?
所以說,最好的早教方式不是跟孩子多說話,而是跟他們的互動,這個才是關鍵。
3. 第三個誤區,就是很多人認為,環境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你肯定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結果很多人被誤導了,
說既然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這麼重要,那肯定就得為他們創造一個利於成長的環境啊。
一個腦科學實驗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科學家找了兩組老鼠媽媽,放在同樣的外部環境裡,
不同的是,其中一組經常舔自己的孩子,
而另一組則被刪除了類似的基因,不能發出舔孩子的動作。
結果,那些經常被媽媽撫愛的鼠,長大後也會舔自己的孩子,
而另一組長大後就不會做出舔孩子的動作。
這就說明,對孩子產生決定性影響的,
不是什麼複雜的外部環境,而是家長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動。
即便是孟母,當初也不是刻意為孟子創造什麼好的環境,而是避免壞的影響。
所以,想要人工地給孩子創造什麼複雜環境,恐怕不是錦上添花,而是畫蛇添足。
你看,養孩子的確是個力氣活兒,但力氣一定要用到位,而不能走入誤區。
該用力的要用力,不用使勁兒的,咱也別費那個力氣啦。
本文源自:對科研結果的過度解讀正在傷害兒童教育
撰稿:任筱寒
來源:得到
---------------
指正三個錯誤觀念:
第一個錯誤:增加詞彙,0~3歲很重要
糾正:到了5歲以後卻會突飛猛進,一周就能學到以前一年的詞彙量
文章太長了,只擷取摘要:
1. 第一個誤區:0~3歲很重要
三歲以前,孩子的神經元密度確實很高,但這可並不表示,
他的大腦功能就已經發育成熟了,神經元的密度跟大腦功能根本就沒有直接關聯。
而且,三歲以後,孩子大腦神經元的密度還會下降呢,到10歲左右,就變得光禿禿的了。
你觀察自己的孩子也會發現,
0到3歲的時候,他們的語言學習能力非常差,詞彙量也很少;
但是到了5歲以後卻會突飛猛進,一周就能學到以前一年的詞彙量。
2. 第二個誤區,就是很多人認為,家長話說得越多,孩子詞彙量就越大,就越聰明。
有一項研究發現,在孩子0到3歲的時候,
美國上層社會的家長,比普通人多對孩子說了3000萬個單詞,
導致他們孩子的詞彙量,平均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多了600個。
於是很多人就認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一定要跟他們多說話。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科學家後來發現,孩子掌握詞彙量的多少,跟你對他們說多少話也沒多大關係,
真正對他們有影響的是家長對他們的回應方式:
如果回應率高,能跟孩子產生持續的互動,那他們的詞彙量就高。
哈佛大學就曾做過一個著名的無表情實驗,
先讓母子自然互動,然後突然要求媽媽轉身的時候要面無表情,
結果孩子很快就嚇得不知道怎麼辦了。
你想,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那他能快樂地成長嗎?
所以說,最好的早教方式不是跟孩子多說話,而是跟他們的互動,這個才是關鍵。
3. 第三個誤區,就是很多人認為,環境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你肯定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結果很多人被誤導了,
說既然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這麼重要,那肯定就得為他們創造一個利於成長的環境啊。
一個腦科學實驗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科學家找了兩組老鼠媽媽,放在同樣的外部環境裡,
不同的是,其中一組經常舔自己的孩子,
而另一組則被刪除了類似的基因,不能發出舔孩子的動作。
結果,那些經常被媽媽撫愛的鼠,長大後也會舔自己的孩子,
而另一組長大後就不會做出舔孩子的動作。
這就說明,對孩子產生決定性影響的,
不是什麼複雜的外部環境,而是家長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動。
即便是孟母,當初也不是刻意為孟子創造什麼好的環境,而是避免壞的影響。
所以,想要人工地給孩子創造什麼複雜環境,恐怕不是錦上添花,而是畫蛇添足。
你看,養孩子的確是個力氣活兒,但力氣一定要用到位,而不能走入誤區。
該用力的要用力,不用使勁兒的,咱也別費那個力氣啦。
本文源自:對科研結果的過度解讀正在傷害兒童教育
撰稿:任筱寒
來源:得到
---------------
指正三個錯誤觀念:
第一個錯誤:增加詞彙,0~3歲很重要
糾正:到了5歲以後卻會突飛猛進,一周就能學到以前一年的詞彙量
第二個錯誤:家長話說得越多,孩子詞彙量就越大,就越聰明
糾正:早教方式不是跟孩子多說話,而是跟他們的互動(感受到關懷)
糾正:早教方式不是跟孩子多說話,而是跟他們的互動(感受到關懷)
第三個錯誤:環境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糾正:對孩子成長,家長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動是主因,複雜的外部環境是次因
糾正:對孩子成長,家長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動是主因,複雜的外部環境是次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