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德國製造”為什麼這麼牛?
類似文章:得到-工業-為什麼德國製造讓人那麼放心
咱們都知道德國製造很牛,可是你知道人家為什麼這麼牛嗎?
最近,公眾號“國資報告”有一篇文章,跟我們分享了幾個有趣的事實,
可以讓你對德國製造有更清晰的認識。
第一,你別看德國製造現在很牛,它之前也是被鄙視的對象。
德國的製造業起步很晚,英國、法國這些國家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大國呢。
那時候,它進入工業化,就跟咱們中國製造差不多,在國際上走的是山寨的路子:
向英、法學習,偷人家的技術,仿造人家的產品,被不少國家鄙視。
比如,英國議會就曾為此專門修改過商標法,
要求所有進入英國本土或者他殖民地的德國產品,都得註明是“德國製造”。
那時候,“Made in Germany”甚至都帶有侮辱色彩,還不如現在中國製造的地位高呢。
那後來人家是怎麼逆襲的呢?答案是,向美國學習。
德國剛剛開始工業化的時候,大學的科學研究跟生產領域完全脫鉤,
所以儘管那時它是世界科學中心,但對製造業沒什麼正面影響。
反倒是美國人很聰明,他們在德國拿到學位回國後,不是跑到學校裡搞研究,
而是直接進入市場,辦企業。
大概120年前,德國科學家跑到美國一看,發現人家的產品科技含量咋就那麼高?
品質咋就這麼好?這才恍然大悟。有句話就知恥而後勇,自那以後,
德國就提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
開始大力發展科學,培養人才,同時注重品牌積累。
德國最有名的公司,幾乎都是從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直到今天還有極高的國際聲譽。
第二,德國製造現在牛到什麼程度?
說出來可能嚇你一跳。有統計數據說,德國的世界知名品牌有2300多個,
但德國總人口還不如咱河南省人口多呢,那它到底憑的是什麼?
“國資報告”這篇文章就說,德國製造之所以這麼牛,有三條原則很重要。
首先,德國的一大商業法則就是,
可以有小公司、慢公司,但極少有差公司,絕沒有假公司。
這麼多家世界知名大公司,沒有哪家是一夜暴富的,都是靠質量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比如他們有家葡萄酒作坊,有快400年歷史了;
德國的馬牌輪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如今在咱們中國,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它的分店;
連相對年輕一點的阿迪達斯,也有90多年的歷史了。
其次,德國人做產品,跟商業定律反著來,一般商家都是想在消費者身上賺越多錢越好,
但德國公司呢,在顧客身上只賺一次錢,一輩子就跟你做一次生意,
讓你說他的東西好,再去感染其他人。
比如說鐵鍋,能用上100年。有人就納悶兒了,
說你們德國人造的鍋能用這麼長時間,怎麼盈利啊?
結果,德國人是這麼回答的,他說這一口鍋賣出去,所有人都發現質量好,就有了口碑,
於是就有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鍋。全世界有80億人,還有幾十億的市場等著我們呢。
最後,很多人都覺得消費者喜歡物美價廉,
可是德國人從來就不信,他們一直認為物美,價就不應該廉。
但價格高歸高,商家可沒把掙來的錢都收進自己腰包,而是拿去提高產品技術和售後服務。而且,商家永遠不打價格戰,不跟同行競爭,
因為他們覺得,那樣會讓整個行業陷入惡性循環。
能保證基本利潤、有錢可賺就行,更重要的是得考慮長遠發展。
像沃爾瑪、美國西南航空還有一些中國企業所推崇的成本領先戰略,
也就是盡一切可能壓低成本,通過低價來維持業績的方法,在德國人看來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德國製造的優勢並不在價格上,
你跟日本人可以談價格,但你跟德國人談價格,一分錢都砍不下來。
德國製造的優勢在於它的質量、專有技術和優秀的售後服務。
你看,從人家的成長路徑上可以看出,做出好品牌也不是太難的事,
關鍵啊還是得慢下來,賺口碑,死磕質量。
本文源自:德國祇有8000萬人,為何能誕生2300個品牌
撰稿:任筱寒
來源:得到
類似文章:得到-工業-為什麼德國製造讓人那麼放心
咱們都知道德國製造很牛,可是你知道人家為什麼這麼牛嗎?
最近,公眾號“國資報告”有一篇文章,跟我們分享了幾個有趣的事實,
可以讓你對德國製造有更清晰的認識。
第一,你別看德國製造現在很牛,它之前也是被鄙視的對象。
德國的製造業起步很晚,英國、法國這些國家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大國呢。
那時候,它進入工業化,就跟咱們中國製造差不多,在國際上走的是山寨的路子:
向英、法學習,偷人家的技術,仿造人家的產品,被不少國家鄙視。
比如,英國議會就曾為此專門修改過商標法,
要求所有進入英國本土或者他殖民地的德國產品,都得註明是“德國製造”。
那時候,“Made in Germany”甚至都帶有侮辱色彩,還不如現在中國製造的地位高呢。
那後來人家是怎麼逆襲的呢?答案是,向美國學習。
德國剛剛開始工業化的時候,大學的科學研究跟生產領域完全脫鉤,
所以儘管那時它是世界科學中心,但對製造業沒什麼正面影響。
反倒是美國人很聰明,他們在德國拿到學位回國後,不是跑到學校裡搞研究,
而是直接進入市場,辦企業。
大概120年前,德國科學家跑到美國一看,發現人家的產品科技含量咋就那麼高?
品質咋就這麼好?這才恍然大悟。有句話就知恥而後勇,自那以後,
德國就提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
開始大力發展科學,培養人才,同時注重品牌積累。
德國最有名的公司,幾乎都是從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直到今天還有極高的國際聲譽。
第二,德國製造現在牛到什麼程度?
說出來可能嚇你一跳。有統計數據說,德國的世界知名品牌有2300多個,
但德國總人口還不如咱河南省人口多呢,那它到底憑的是什麼?
“國資報告”這篇文章就說,德國製造之所以這麼牛,有三條原則很重要。
首先,德國的一大商業法則就是,
可以有小公司、慢公司,但極少有差公司,絕沒有假公司。
這麼多家世界知名大公司,沒有哪家是一夜暴富的,都是靠質量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比如他們有家葡萄酒作坊,有快400年歷史了;
德國的馬牌輪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如今在咱們中國,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它的分店;
連相對年輕一點的阿迪達斯,也有90多年的歷史了。
其次,德國人做產品,跟商業定律反著來,一般商家都是想在消費者身上賺越多錢越好,
但德國公司呢,在顧客身上只賺一次錢,一輩子就跟你做一次生意,
讓你說他的東西好,再去感染其他人。
比如說鐵鍋,能用上100年。有人就納悶兒了,
說你們德國人造的鍋能用這麼長時間,怎麼盈利啊?
結果,德國人是這麼回答的,他說這一口鍋賣出去,所有人都發現質量好,就有了口碑,
於是就有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鍋。全世界有80億人,還有幾十億的市場等著我們呢。
最後,很多人都覺得消費者喜歡物美價廉,
可是德國人從來就不信,他們一直認為物美,價就不應該廉。
但價格高歸高,商家可沒把掙來的錢都收進自己腰包,而是拿去提高產品技術和售後服務。而且,商家永遠不打價格戰,不跟同行競爭,
因為他們覺得,那樣會讓整個行業陷入惡性循環。
能保證基本利潤、有錢可賺就行,更重要的是得考慮長遠發展。
像沃爾瑪、美國西南航空還有一些中國企業所推崇的成本領先戰略,
也就是盡一切可能壓低成本,通過低價來維持業績的方法,在德國人看來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德國製造的優勢並不在價格上,
你跟日本人可以談價格,但你跟德國人談價格,一分錢都砍不下來。
德國製造的優勢在於它的質量、專有技術和優秀的售後服務。
你看,從人家的成長路徑上可以看出,做出好品牌也不是太難的事,
關鍵啊還是得慢下來,賺口碑,死磕質量。
本文源自:德國祇有8000萬人,為何能誕生2300個品牌
撰稿:任筱寒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