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羅輯語音-兩性-楊時暘<婚姻是一件人生小事>

文章出處:楊時暘<婚姻是一件人生小事>
這文章寫得太好了。全文摘錄下來分析。


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婚姻。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事。
婚姻是一件小事。這是第二件需要明確的事。


那些聲稱結婚是“人生大事”的長輩們,你看到過幾個過得好這一生的?
所以,該呵呵的時候就盡量呵呵,和重啟一樣管用。

結婚,就是兩個成年人決定在一起生活,並分享生活。別無其他。
不要美化它,也無需醜化它。什麼家庭是溫柔的港灣,
或者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之類的爛俗比喻,讓它們留在90年代的《知音》雜誌上吧。

需要自問的事情包括——

第一,你是否可以允許自己的個性被有限度的減損?

婚姻從來不是加法,它是一種融合,
這決定了在很多事情上,認可這個人際關係的人必須做出妥協
任何一種成功相處的人際關係都是妥協的結果,婚姻也絕不例外。


第二,你想從婚姻中得到什麼?

有人想依仗一段婚姻關係的加持得到更體面的物質生活,有人想得到安全感和不孤單。
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是對婚姻的誤會。無論錢財還是溫暖,婚姻都無法為你永久達成。

解決你財務自由的只有你自己或者和你具備血緣關係的爹媽,婚姻是很親密,
但它潰散起來,會比你想像的徹底得多。這很殘忍,但是真相。

要得到不孤單,連你的爹媽都給不了,只能依靠你自己,那是一種心理調適的有效機制,需要學習面對和接納現實,既然如此,婚姻怎麼可能給你這套內在的系統呢?


第三,你能給予什麼?
別以為結婚是一個結局,結完萬事大吉。它其實是一個開始,要處理一段嶄新的人際關係

必備的技能包括,接納所有光環破碎的可能,
懂得處理瑣碎的事,必須耐煩,要明白並不因為關係的親近,在情緒上就一定同步,
你高興的時候,對方或許正好悲傷,你不想說話的時候,對方卻正好興奮不已,
學會接納和處理好常態性的情緒齒輪的錯位

好了,如果你能接受這些,婚姻這種關係還是挺適合你,
如果完全無法接受,任憑他人怎樣置喙,學會對自己負責。


那麼,什麼時候才適合結婚?當你覺得那是一件小事的時候。

中國的文化和傳統語境中“人生大事”的這個修辭實在太糟糕了,
它的宏大敘述幾乎把婚姻所帶來的變化近乎誇張地演繹成了一場變故。
讓人們對於婚姻充滿了不切實際的憧憬或者恐懼。

大多數人的適婚年齡差不多正好在自己的轉型期,獨立和半獨立之間,尚未完全褪去青澀,也未徹底變得世故,對於世界看清些輪廓,但對於它真正的樣子又懵懵懂懂。

這個時候,卻需要進行一次被稱為“人生大事”的選擇,而且自己還是無可取代的主角。
這種氛圍又有多少人願意被置於其中?

婚姻只是一種生活狀態的調整,而不是與過去徹底斷了聯繫,又重新植入了嶄新的系統

它沒有這種顛覆性的東西。
你會發現,結婚之後,自己的想法不會產生任何質變,也更不會多長出一個腦袋。
所以,你得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讓自己明白,婚姻真的是一件人生小事,
當你不再以一種走向神聖、莊嚴和自我悲壯化的心態去面對它的時候,
才是真正適合走入它的時刻。

而有一點很有意思,當你真的覺得那是一件人生小事的時候,
才從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你變成了一個成年人。

結婚,一定是兩個成年人的事,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年齡的成年,而是心理層面的成年。和法律規定不同,心理成熟每個人因人而異,有人三十歲仍然是個孩子,這一點都不誇張。

成年人的意涵包括,經濟獨立,精神自立,知道為人處世時的平和,
也懂得維護內心的個性,精神內裡的邊界穩固,
有穩定的價值觀,懂得享受自由同時明白自律,
知道對他人的寬容,對於自己厭惡的人和事,會用合適和體面的方式拒絕;

對於熱愛的東西,知道自己努力獲取而不是要求別人為自己買單。
這樣的人就不會太差。但仔細看看周圍,真的能符合這些的又有多少?

中國的文化和教育系統,形成了一個災難性的後果,
就是從少年到青春期,從父母、學校到社會都拼命壓抑一個人成為成年人的一切徵兆,
無論精神上的規訓還是身體層面的禁慾,都是如此

但達到一個大眾認可的適婚年齡,他們又馬上被催熟
彷若一夜之間,他們就必須成為一個精神上成熟,又具備責任感的男女,這又怎麼可能呢?

某種程度上說,中國婚姻關係中的很多災難性的結局,都是這樣的病灶的後遺症。
他們還未能成熟,就被推進了一段需要成熟的心智才能達成的人際關係中。

更深層的精神層面的訓練姑且不提,說說最實際的生活,
除了北上廣這幾個特殊的移民城市,其他大多數城市中,
絕大多數年輕人都缺乏一段獨自生活的經歷

他們從原生家庭直接過渡到二人家庭,
但獨自生活,試錯,尋覓,自我矯正,
與真實世界獨自交手的過程無比重要,幾近必須,可這段生活被人為地徹底刪除了。

有時是因為經濟原因,有時是因為中國特有的將成年人孩童化的壓抑原則。
原生家庭親手造就了某些悲劇的根源。
讓年輕人沒經歷過真正拔節生長的過程,就被丟進了婚姻。
某種程度上說,很多中國式婚姻的悲劇,都是兩個孩子過家家,不是兩個成年人過日子。

婚姻的本質需要一再強調和理解:兩個成年人決定共同生活並分享生活。
這意味著,懂得尊重對方,不要試圖把對方改變成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他是怎樣的,結婚後就是怎樣的,不要幻想著結婚後他就會改成你想像中的樣子
那是不存在的虛渺幻想,生活要建立在現實之上,不是建立在虛構之上的。
以及,還要明白,寬容和信任都不再是概念,而是滲透在一件件瑣事中的東西。

作為一種有捆綁義務的人際關係,都會有一條必然的、指向平淡的下落曲線。
這是結婚之初就要清醒地做好心理準備的另一件事。
永遠對一個人保有濃烈的激情是不符合生物進化規律的。
大多數時候,相處,是平緩
對於婚姻關係的戲劇化想像,只會讓你斷裂在熱戀和憎惡之間。那不是生活的真相。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婚姻更不是。
它無法把你從孤單中拯救出來,也無法把不夠好的你變得更好。

你要做的是先把自己變成成年人,讓自己足夠強大,
然後和一個同樣是成年人、同樣內心強大的人一起生活,才會真的快樂。
如果一直是一方拯救一方,一方依賴一方,那叫慈善,不叫婚姻。

婚姻不是必需品,
不是生活完滿的象徵,不是愛情的墳墓,不是溫柔的港灣,
它就是一種人際關係,一件人生小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