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得到-科學-2016搞笑諾貝爾獎

文章出處:2016搞笑諾貝爾獎

這條音頻給你介紹的是:今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發了哪些有趣的獎項。

首先來說說,什麼是“搞笑諾貝爾獎”。
從1991年開始,每年在諾貝爾獎頒獎之前的一兩週,
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都會舉辦一個“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
來獎勵那些乍一看特別荒謬,但是很發人深省的研究。
評委當中有一部分還​​真的是諾貝爾獎得主。
之所以舉辦這個獎項,目的就是為了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都頒給了誰呢?下面挑幾個有意思的,給大家說一下。


第一個,咱們說生殖學獎,頒給了埃及的一位醫生。
他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
就是內褲的材質會影響雄性的性慾,尤其是聚酯纖維的內褲,會嚴重降低性能力
這個醫生最開始在老鼠身上進行了一個實驗,
他把75隻公老鼠分成5組,給其中的4組分別穿上不同材質的小內褲,
然後一組作為對照,6到12個月以後,讓他們和母老鼠交配。
結果發現,穿純聚酯纖維和混紡小褲褲的公老鼠,
性活躍度比實驗之前嚴重下降了,而穿純棉和純羊毛的就沒啥變化。
之後,這位醫生又把這個實驗移植到了人身上,也發現了同樣的結論。
但幸運的是,科學家發現這種影響只是暫時的,
不穿這種材質的內褲6個月之後,男性生殖力就能夠恢復正常。
那為什麼聚酯纖維對性能力的影響這麼大呢?
研究給出的猜想是,
聚酯纖維這種材質會改變雄性生殖器中的靜電場,
甚至還會對精子數量、睾丸體積產生影響
這就告訴我們男同胞啊,要“性福”,真還得從內褲抓起,以後購買聚酯纖維的內褲要慎重。


接下來說第二個有意思的獎項,是醫學獎
這項研究的獲獎者,通過自己的研究創造了一種新的撓痒癢方法,叫“鏡像撓癢法”,
就是,右邊胳膊癢,撓左邊也能止癢。具體怎麼用呢?
就是如果有人右胳膊特別癢的話,你就讓他把兩隻胳膊都放在桌子上,
然後中間擺一個鏡子,鏡子朝左。
這時候,你就可以撓他的左胳膊幫他緩解右胳膊的癢了這是什麼原理呢?

首先,他的兩條胳膊是對稱放的,所以左胳膊在鏡子裡的成像跟右胳膊的位置一樣,
從鏡子裡看過去,鏡子裡的胳膊就變成了右胳膊。
然後你撓他的左胳膊的時候,他看到鏡子裡的左胳膊被撓了,
就會以為是右胳膊被撓了,癢也就得到了緩解。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第三隻手”錯覺,也是這個原理
就是一邊讓被試者感受自己的手被小刷子拂過,同時拿著另一隻橡膠假手,
讓它被同樣的刷子拂過,這時候,被試者們都會以為那隻假手就是自己的手。
所以啊,只要有合適的,相似的誘導,錯覺是很容易發生的。


最後一個獎,說說動物界,這是個物理學獎
大家都知道,白馬在自然界非常罕見,
這是因為缺少了顏色偽裝之後,白馬很容易被大型捕食動物發現。
而且,白馬的皮膚比較敏感,紫外線照太多容易得皮膚癌。
但有意思的是,白馬雖然缺少保護色,
卻比其他顏色的馬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從來不招吸血虻。
相比之下,深棕色的馬經常被虻吸得半死。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最開始科學家認為可能與顏色有關,
於是他們在草地上鋪了深棕色和白色兩塊布,結果發現兩塊布都沒有虻來問津;
後來他們又在兩塊布上都加了透明的塑料布,結果虻群對著深棕色的布蜂擁而上。
難道玄機就在這塊塑料布上嗎?確實是這樣的。
科學家就發現,虻其實是把棕馬的毛皮表面當成水面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來給你解釋一下。

太陽光照射到物體表面發生反射的時候,會產生兩種光,
一種是散射光,特點就是光波的振動方向雜亂無章;
另一種是反射光,光的振動方向非常一致,都是左右振動的,所以也叫水平偏振光。
水面反射的光是屬於後者,是水平偏振光。
虻這種生物,由於需要在水邊產卵,經常要找水,就對水的反射光特別敏感,
所以總是喜歡往水平偏振光多的地方跑。
而恰好,黑馬和棕馬反射的光就是水平偏振光,
白馬反射的偏振光特別少,所以,虻就把白馬忽略了。這就是虻不咬白馬的原因。

除了以上三個獎項以外,
這一次的搞笑諾貝爾獎還頒發了經濟學獎、化學獎、心理學獎、和平獎等十個獎項,
其中有從市場和營銷的角度評估一塊石頭的品牌人格的,
還有人假裝羊,尋找在羊群裡生存的感覺的,
都非常有意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一下。
有人對話題感興趣並且去尋找答案了,那麼搞笑諾貝爾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本文源自:2016年搞笑諾貝爾獎
稿:任筱寒
來源:得到

---------
主旨:
1. 生殖學獎
 聚酯纖維的內褲,會嚴重降低性能力。
 但幸運的是,科學家發現這種影響只是暫時的,
 不穿這種材質的內褲6個月之後,男性生殖力就能夠恢復正常。
 研究給出的猜想是,聚酯纖維這種材質會改變雄性生殖器中的靜電場,
 甚至還會對精子數量、睾丸體積產生影響。
2. 醫學獎:鏡像撓癢法
 如果有人右胳膊特別癢的話,你就讓他把兩隻胳膊都放在桌子上,
 然後中間擺一個鏡子,鏡子朝左。
 這時候,你就可以撓他的左胳膊幫他緩解右胳膊的癢了。這是什麼原理呢?
 首先,他的兩條胳膊是對稱放的,
 所以左胳膊在鏡子裡的成像跟右胳膊的位置一樣,
 從鏡子裡看過去,鏡子裡的胳膊就變成了右胳膊。
 然後你撓他的左胳膊的時候,他看到鏡子裡的左胳膊被撓了,
 就會以為是右胳膊被撓了,癢也就得到了緩解。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第三隻手”錯覺,也是這個原理。
3. 物理學獎
 太陽光照射到物體表面發生反射的時候,會產生兩種光,
 一種是散射光,特點就是光波的振動方向雜亂無章;
 另一種是反射光,光的振動方向非常一致,都是左右振動的,所以也叫水平偏振光。
 虻這種生物,由於需要在水邊產卵,經常要找水,就對水的反射光特別敏感,
 所以總是喜歡往水平偏振光多的地方跑。
 而恰好,黑馬和棕馬反射的光就是水平偏振光,白馬反射的偏振光特別少,
 所以,虻就把白馬忽略了。這就是虻不咬白馬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