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得到-醫健-有了幽門螺桿菌就滅掉?

文章出處:有了幽門螺桿菌就滅掉?


這條音頻說的是,發現胃裡有幽門螺旋桿菌,要不要馬上消滅它?

如果您最近做過體檢,您一定會發現,
體檢項目中有一項,叫幽門螺旋桿菌檢查,
並且,您還可能聽到過這麼一種說法,說幽門螺旋桿菌,
是導致胃炎、胃潰瘍、胃癌的元兇。那麼這個幽門螺旋桿菌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厲害?
是不是一旦發現,就得趕緊把它消滅呢?
在訂閱專欄“卓老闆聊科技”裡,科普達人卓克就談到了這個問題,
卓克說,咱們過去的說法有點兒“妖魔化”這個幽門螺旋桿菌了,
它雖然能引發胃炎和胃潰瘍,但如果您發現了,也別忙著就動手,
因為它對人體免疫系統的調節,還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先來看一下,幽門螺旋桿菌是什麼。
其實,它就是一種寄生在胃黏膜上的細菌,
在人體裡已經存在了十幾萬年,只不過最近幾十年才被發現。
 1979年,兩位澳大利亞醫生在胃炎、胃潰瘍患者的胃裡,發現了一種 S 型的細菌。
從前主流觀點都認為,胃酸環境裡,是不會有細菌的,兩位醫生緊接著就做了一系列實驗,
結果發現,這種新發現的細菌,確實和胃炎、胃潰瘍有關,它就是幽門螺旋桿菌。


當然,這還不是最致命的。一部分幽門螺旋桿菌裡帶著一種叫CagA的特殊基因,
這段基因能產生有毒蛋白質,毒性比普通幽門螺旋桿菌更強。
另外還有一種變了異的幽門螺旋桿菌,它能分泌比普通幽門螺旋桿菌更多的穿孔蛋白,
這種蛋白,會在胃上鑽出一個個的小孔,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嚴重的胃潰瘍。
這些研究,就坐實了,幽門螺旋桿菌確實和胃炎、胃潰瘍,有很大關係。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科學家們就開始琢磨,幽門螺旋桿菌會不會和胃癌有什麼關係呢?
 1994年,實驗發現,攜帶了幽門螺旋桿菌的人,
患胃癌的概率是沒帶這種病菌的人的6倍,
尤其在家族有胃癌遺傳的人群中,
感染了CagA型幽門螺旋桿菌的人,患胃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的90倍。
有了這些數據後,世界衛生組織就把幽門螺旋桿菌列為了一級致癌物。
上個世紀90年代,世界上的主流醫學界都認為,
幽門螺旋桿菌不是什麼好東西,主張用抗生素全部消滅。

事情到這兒可還沒結束。
近些年,不斷有研究證實,這種看起來“十惡不赦”的病菌,
其實在咱們身體裡,還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是減少免疫疾病的發作。

比如說,在哮喘人群中,
完全沒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第一次哮喘發作的年齡大概是在11歲左右,
但攜帶了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第一次哮喘的年齡是21歲左右,
而且帶了這種細菌的人,患哮喘的概率比沒有這種細菌的人低了30%。
於是,科學家們猜測,幽門螺旋桿菌其實為人體建立了一套免疫標準。
後來的實驗也發現,攜帶幽門螺桿菌越多的小老鼠,越不容易過敏,
這就證實了,幽門螺桿菌確實有調節免疫的作用,
要不然也不會在人體裡寄生十幾萬年,還沒有被免疫系統幹掉。

除此之外,幽門螺桿菌雖然和胃癌有一定的關聯,
但是它卻可以降低老年人患食道癌和肺腺癌的概率。
這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可以調節胃酸分泌,
幽門螺旋桿菌越多的人,胃酸反流的情況就越少。
沒有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人老了以後,還是會分泌很多胃酸,
這就容易造成胃酸反流,引起食道癌和肺腺癌。

總的來說,幽門螺旋桿菌在胃裡,壞處就是,增加了得胃炎、胃潰瘍還有胃癌的風險,
但好處是降低了免疫疾病的發病率,還減少了老年人得食道癌和胰腺癌的概率。
並且啊,2000年後,人類對幽門螺旋桿菌的認知,更加深入了,
認為這種細菌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裡,一直就和脊椎動物一起生存,
但是動物並沒有進化出清除它們的機制,
原因就是,幽門螺旋桿菌在胃裡,對咱們的免疫調控,起著作用,
就像一把尺子,衡量什麼時候免疫應該啟動,什麼時候休眠。
所以,如果您的體檢報告裡寫著,幽門螺旋桿菌這一項是“陽性”,
也先別著急吃抗生素把它全滅掉,不妨結合自己的家族病史和醫生的建議,慎重考慮。

本文源自:卓老闆聊科技(好好認識你的胃)
稿:August25
來源:得到


--------------------
主旨:
幽門螺旋桿菌在胃裡,壞處就是,增加了得胃炎、胃潰瘍還有胃癌的風險,
但好處是降低了免疫疾病的發病率,還減少了老年人得食道癌和胰腺癌的概率。
並且,2000年後,人類對幽門螺旋桿菌的認知,更加深入了,
認為這種細菌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裡,一直就和脊椎動物一起生存,
但是動物並沒有進化出清除它們的機制,
原因就是,幽門螺旋桿菌在胃裡,對咱們的免疫調控,起著作用,
就像一把尺子,衡量什麼時候免疫應該啟動,什麼時候休眠。
所以,如果您的體檢報告裡寫著,幽門螺旋桿菌這一項是“陽性”,
也先別著急吃抗生素把它全滅掉,不妨結合自己的家族病史和醫生的建議,慎重考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