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得到-中史-隋朝滅亡的真正原因

文章出處:隋朝滅亡的真正原因


這條音頻的內容是,隋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啥?

過去大家都覺得,隋朝滅亡是因為隋煬帝楊廣荒淫無道。
比如說,楊廣非常好色,還搞了許多大工程,
像開鑿大運河、打高麗、下江南啊這些,這裡面哪一項都夠老百姓受的。
老百姓沒法生存了,只好抄起傢伙反抗。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歷史學者卜憲群和雷聞,從一個全然不同的角度解釋了這個問題,那他們是怎麼說的呢?


咱們都知道,楊廣的年號叫“大業”,意思就是做一番大事業。
他還給自己定下了“尚秦漢之規摹”的人生目標,
意思就是他要學習秦始皇和漢武帝,完成王朝的統一。
如果咱們去看歷史材料,就會發現,楊廣不但不荒淫,相反還非常勤奮。

舉個例子,楊廣曾經領著部隊穿越過海拔四千多米的祁連山,
又在燕支山會見來自西域各國的商人和使者,被戰亂破壞了的絲綢之路,
幾百年之後,在楊廣的努力下又繁榮了起來。

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楊廣一刻也沒有閒著。
為了建立一個大帝國,楊廣不停的奔走打仗,他的足跡連起來,不知道要繞地球多少圈。
在當皇帝的十四年裡,楊廣真正住在長安的時間不到兩年,住在洛陽的時間不到四年,
其餘的時間都在各地視察工作。
因為中國太大,人生又太短暫,想要盡快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楊廣不能停下來。

按理說,皇帝這麼勤政,國家應該越來越富強,
可正是因為楊廣的勤奮,才讓隋朝那麼快就滅亡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就不得不提隋煬帝三征高麗了,
咱們知道,從東漢末年到隋朝建立,中國一直處於戰亂,
偏遠的遼東半島一直沒控制在中原王朝的手裡。
要知道,遼東原來是漢朝的四郡地,是中國統一王朝的一部分。
遼東沒有收復,國家的統一就沒有完成。

到了楊廣當皇帝的時候,國家剛剛穩定下來。
立志要做一番大事的楊廣更是下定決心要攻打高麗,徹底解決遼東問題。

第一次攻打高麗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隋朝一定能輕鬆獲勝,
因為當時隋朝的軍隊剛剛打敗了陳國,比起陳國來,高麗簡直就不值一提。
可楊廣忽略了遼東半島、朝鮮半島的地理環境。
隋朝的軍隊出海作戰,基本沒有什麼優勢,三十五萬隋軍將士幾乎全軍覆沒。

可楊廣很快又組織了第二次東征,
就在高麗馬上就要投降的時候,隋朝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叛亂,許多貴族也起來支持叛亂。
隋煬帝只好帶著部隊回來,最後叛亂解決了,收復遼東的機會也錯過了。

咱們都知道,打仗就是在不停地死人和花錢,勞動力戰死了,
自然沒有人從事生產了,而且戰爭的物資要靠人力運輸。
老百姓要么當兵在戰場上戰死,要么當苦力在路上累死,日子過得那可真叫水深火熱。
根據統計,攻打高麗的兵役、徭役量超過了隋代幾項大工程的總和,
也就是說,隋朝的人力物力基本上全用到了高麗戰場上。

這樣大的消耗,別說是高麗了,就是強大的隋朝也受不了,
所以在隋煬帝第三次打高麗的時候,高麗實在撐不住了,只好向隋朝投降。

這樣,隋朝取得了表面上的勝利,可整個國家也被戰爭給搞垮了,
老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了,只好抄起傢伙來反抗隋朝,
統治階級內部本來就不穩定,農民剛起義,各地的世族就紛紛起兵來反對隋朝。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隋煬帝在江都被叛軍殺死,隋朝也就跟著滅亡了。

所以我們看,隋朝滅亡根本不是楊廣多麼的荒淫無道,
而是因為他太心急了,為了實現他的目標,
楊廣沒有給剛剛從戰爭中走出來的老百姓休養的時間,
反而心急的搞起國家建設和統一事業來了,最後整個國家也被楊廣的急政給搞垮了。

本文源自:《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兩宋》
音頻稿:張欣浩
轉載:得到


---------------
主旨:
楊廣的年號叫“大業”,意思就是做一番大事業。
他還給自己定下了“尚秦漢之規摹”的人生目標,
意思就是他要學習秦始皇和漢武帝,完成王朝的統一。
如果咱們去看歷史材料,就會發現,楊廣不但不荒淫,相反還非常勤奮。
按理說,皇帝這麼勤政,國家應該越來越富強,
可正是因為楊廣的勤奮,才讓隋朝那麼快就滅亡了。主因是隋煬帝三征高麗。
第一次攻打高麗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隋朝一定能輕鬆獲勝,
但隋朝的軍隊出海作戰,基本沒有什麼優勢,三十五萬隋軍將士幾乎全軍覆沒。
第二次東征,隋朝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叛亂,許多貴族也起來支持叛亂。
隋煬帝只好帶著部隊回來,最後叛亂解決了,收復遼東的機會也錯過了。
隋煬帝第三次打高麗的時候,高麗實在撐不住了,只好向隋朝投降。
隋朝取得了表面上的勝利,可整個國家也被戰爭給搞垮了,
老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了,只好抄起傢伙來反抗隋朝,
統治階級內部本來就不穩定,農民剛起義,各地的世族就紛紛起兵來反對隋朝。
隋朝滅亡根本不是楊廣多麼的荒淫無道,而是因為他太心急了,為了實現他的目標,
楊廣沒有給剛剛從戰爭中走出來的老百姓休養的時間,
反而心急的搞起國家建設和統一事業來了,最後整個國家也被楊廣的急政給搞垮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