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得到-人物-左宗棠官運為何不佳

文章出處:左宗棠官運為何不佳


咱們都知道,在晚清歷史上,有三個特別有名的重臣: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
論名氣和能力,三個人不相上下,
論關係,曾國藩是李鴻章的老師兼領導,對小他一歲的同鄉左宗棠也有提攜之恩。
李鴻章沒有曾國藩官大很好理解,年紀在那裡擺著呢,
可能力不比曾國藩差的左宗棠,做官不僅做不過曾國藩,
後來竟然還不如比他小11歲的曾國藩的學生李鴻章,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呢?

學者張鳴在他的一篇文章中,為我們解開了問題的答案。


左宗棠從鎮壓太平天國名聲大震之後,一路征戰,所向披靡。
當時在大清朝朝野上下,流傳了一個說法,
叫“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聽了這句話,咱們就能明白,左宗棠這個人,確實是牛。

要說功勞,鎮壓太平天國,李鴻章有份,左宗棠也有份;
鎮壓捻軍,李鴻章有份,左宗棠也有份。
可另外一件更厲害的大事,就沒有李鴻章什麼事了,那就平定新疆。
也就是說,從功勞來看,左宗棠不僅不比李鴻章差,要真說起來,那還比李鴻章功勞大呢。可看官銜呢,左宗棠是二等侯,李鴻章卻是一等侯。

在左宗棠70歲的時候,倒是被慈禧老太太任命為軍機大臣,
可咱們都明白,這不過是善於搞政治平衡的老佛爺為了節制李鴻章的一種手段,
目的不是為了發揮左宗棠的才能,而是為了防止李鴻章一家獨大。
有能力又有功勞的左宗棠,做官怎麼就不行呢?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呢?


還別說,這原因找起來,還真就出在左宗棠能力太強這一點上
咱們都知道,早年的左宗棠科舉不順,沒能按部就班進入官場,
只好給湖南巡撫當了幕僚,也就是說負責給湖南的一把手出謀劃策。
別的幕僚,主意出完就完了,拍板那是人家一把手的事,
可是左宗棠這個幕僚,特別硬氣,
在大帥府裡,說一不二,要是他跟大帥說這件事今天就得做,
如果大帥拖到了明天,左宗棠甩手就走,對不起,爺不伺候了!
可大帥那時候還偏偏離不了左宗棠。只好他說什麼就答應什麼。

也就是說,人家左宗棠當官,不是像別人那樣,一步步爬上來的,
每一步都要看上司的臉色,還得時時小心身邊同級的人給上眼藥使絆子。
官場上流行的講究禮儀照顧面子那些套路,在左宗棠這裡統統不是個事。
這樣的人,說白了,雖然當了官,可實際上就等於沒在官場上混過。


官場上的人都知道左宗棠這脾氣,惹不起總能躲得起,大不了盡量少打交道就完了。
可左宗棠後來進了軍機處就不一樣了
軍機處是什麼地方啊,那是伺候皇帝和皇太后的地方。
雖然說太后老佛爺看在他過去功勞的面子上,失了禮也不跟他計較,
可左宗棠自己不自在啊,並且咱想想,
這皇太后和皇上,可不是他左宗棠說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人。


左宗棠這一不自在,他身邊的人就更難受了。為啥呢?
因為左宗棠戰功赫赫,做官老是做不過李鴻章,他心裡也不舒服,不舒服怎麼發洩呢,
左宗棠的方式有兩個,
一是跟手下吹牛,大講自己在平定新疆的英勇事業,
第二呢,就是閒著沒事罵罵李鴻章,說李鴻章如何如何不行。
比方說,一個重要的奏摺過來了,按照程序,要左宗棠這個軍機大臣先過目啊。
咱們這位左宗棠,看著看著,就放下折子,跟身邊的人吹起牛來,
而且,這一說,就沒完沒了。
咱們都知道,這軍機處的職責,不是看看奏摺就了事了,
看完之後,要給出處理意見供皇帝或者老佛爺參考的。
老佛爺不和左宗棠計較,可不代表不和別的軍機大臣計較啊。
人家一邊聽著左宗棠吹牛,一邊心裡著急。
著急也是乾著急,只能等著左宗棠吹牛吹累了,趁他休息的時候,大家把奏摺處理掉。
可偏偏咱們這位左大爺,記性非常好,歇夠了發現奏摺不見了,還不依不饒。

就這麼著,左宗棠這軍機大臣沒做幾個月,
就被外放去做兩江總督了,雖說也是一品大員,可畢竟不在中央的要害位置。


通過左宗棠這個例子,我們就會發現這麼一個道理,
那就是過去咱們覺得,做事的能力非常重要,
而處理人際關係和協調的能力卻常常被忽略,或者只是被看成是會來事。
可是實際上,在一個系統裡,一個人所處的層級越高,
就越需要這種處理人際關係和協調他人的能力
左宗棠這麼牛的一個人,
之所以做官做不過曾國藩和李鴻章,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缺少這種能力。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今日值得花時間”(左宗棠的自戀事業)
稿:陳遠
轉載:得到

------------
主旨:
有能力又有功勞的左宗棠,做官怎麼就不行呢?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呢?
這原因找起來,出在左宗棠能力太強這一點上。
早年的左宗棠科舉不順,沒能按部就班進入官場,
只好給湖南巡撫當了幕僚,可是左宗棠這個幕僚,特別硬氣,
在大帥府裡,說一不二,要是他跟大帥說這件事今天就得做,
如果大帥拖到了明天,左宗棠甩手就走,對不起,爺不伺候了!
可大帥那時候還偏偏離不了左宗棠。只好他說什麼就答應什麼。
也就是說,人家左宗棠當官,不是像別人那樣,一步步爬上來的,
每一步都要看上司的臉色,還得時時小心身邊同級的人給上眼藥使絆子。
說白了,雖然左宗棠當了官,可實際上就等於沒在官場上混過。

官場上的人都知道左宗棠這脾氣,惹不起總能躲得起,大不了盡量少打交道就完了。
可左宗棠後來進了軍機處就不一樣了,可不是他左宗棠說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人。
因為左宗棠戰功赫赫,做官老是做不過李鴻章,

他心裡也不舒服,不舒服怎麼發洩呢,
左宗棠的方式有兩個,
一是跟手下吹牛,大講自己在平定新疆的英勇事業,
第二,就是閒著沒事罵罵李鴻章,說李鴻章如何如何不行。
就這麼著,左宗棠這軍機大臣沒做幾個月,
就被外放去做兩江總督了,雖說也是一品大員,可畢竟不在中央的要害位置。

通過左宗棠這個例子,我們就會發現這麼一個道理,
那就是過去咱們覺得,做事的能力非常重要,
而處理人際關係和協調的能力卻常常被忽略。
可是實際上,在一個系統裡,一個人所處的層級越高,
就越需要這種處理人際關係和協調他人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