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得到-心理-憤怒有什麼正面作用?

文章出處:憤怒有什麼正面作用?


這條音頻的內容和情感有關,說的是憤怒給人帶來的好處。

平時我們在生活中,盡量都避免像憤怒、恐懼這樣的負面情感。
那既然這些情感對我們不利,為什麼進化還把它們留下了呢?
最近有本新書,名叫《狡猾的情感》,作者是經濟學教授埃亞爾-溫特,
他所在的希伯來大學理性研究中心,是決策研究領域最頂尖的機構之一。

這本書的一個主要觀點,
就是說人的這些非理性的情感,其實和理性一樣,也是一種決策機制。
不僅如此,從某些方面來說,情感比理性更有優點,因為情感更直接、更快速。


舉個例子,你到了海邊的一個懸崖上,靠著欄杆看風景。
這時候欄杆晃了一下,你馬上就害怕了,立刻往後退了幾步。
如果說這時候你動用自己的理性,算一下這個懸崖多高,
如果你摔下去了,速度是多少,生存的機率是多少,等你算完了,估計早就摔下去了。
但害怕這種情感直接就告訴你,趕快躲。
所以說,情感和理性一樣能幫我們做決策,而且更直接。


還有一個很負面的情感就是憤怒,憤怒真的什麼價值都沒有嗎?書裡說不是。
比如,你在機場等飛機,結果航班延誤了,如果航空公司告訴你等著,
也不說幾點能飛,也不給安排住的地方,
絕大多數人肯定很憤怒,要找這個航空公司的人吵架。
你和航空公司這麼一吵,他們馬上就給你安排住宿,給你吃的,然後給你提供很多幫助。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你憤怒了,你發火了。

為什麼憤怒能有這個效果呢?關鍵在於你是真的發火了。
當你很憤怒的時候,別人就會覺得你是​​真的在抗議,而不是裝的。
尤其是發生衝突的時候,如果你能讓對方相信,你是真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
你就佔優勢,情感就會變成你的談判籌碼。這
裡的關鍵,就是你不能光嘴上說,而是真的願意承受必要的犧牲。
一個大發雷霆,甚至都動起手的人,是冒著讓自己受傷的風險的,
這時候,別人就會覺得他是動真格的。
如果我們用理性的方式來處理事情,就不容易震住對方。


作者發現,當人們覺得憤怒對自己有利的時候,更容易去憤怒。
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見了慫人壓不住火。
如果對方很壯實,這時候一般人的脾氣都挺好,一旦對方看起來很弱,大家的脾氣都很大。
原因就是,憤怒有利於在博弈中取得更好的地位,所以我們才會憤怒,才會發火。
不僅大人這麼做,其實小孩兒也會。
一個小孩兒如果摔倒了,家長在旁邊,他就哇哇地哭。
如果周圍沒大人,他多半會自己站起來繼續玩,等看到大人了他再哭。

而且只有通過憤怒,才能夠讓對方按某種規範去生存,
不然的話都沒有規則,這個社會就亂了。
比如,有一條路大家都去走,沒人去維護,時間長這條路的路況就會越來越差。
這中間如果你也發火,我也發火,
可能很多人就會想著去好好維護這條路,走的時候能注意一點兒。
大家都不去搭便車,這個事就好了,所以憤怒可以說是一種強化對方承諾的方式。
我們人類組成了社會之後,出現了大量的搭便車行為,
所以我們就進化出憤怒的能力,以此來維護這個社會的基本規則。


所以,這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
想要表達一個可信的承諾,至少在某個很細微的層面上,你的情感必須是可信的。
雖然有人也能把虛情假意裝的很像真的,但這種能力其實並不常見。
因為如果人人都能駕輕就熟、逢場作戲,
我們就不用認真對待別人的情感反應了,這樣真實的情感就沒有進化的優勢了。
演員演感情戲的時候,也是一個調動真實情感的過程,
他們會想一下,自己過去的經歷中,有沒有和戲裡吻合的情感經歷。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回憶。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一些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狡猾的情感》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平時我們在生活中,盡量都避免像憤怒、恐懼這樣的負面情感。
那既然這些情感對我們不利,為什麼進化還把它們留下了呢?
這些非理性的情感,其實和理性一樣,也是一種決策機制。
從某些方面來說,情感比理性更有優點,因為情感更直接、更快速。
例如:
你到了海邊的一個懸崖上,靠著欄杆看風景。
這時候你動用自己的理性,算一下這個懸崖多高,等你算完了,估計早就摔下去了。
但害怕這種情感直接就告訴你,趕快躲。

還有一個很負面的情感就是憤怒,憤怒真的什麼價值都沒有嗎?不是。
比如,你在機場等飛機,結果航班延誤了,如果航空公司告訴你等著,
也不說幾點能飛,也不給安排住的地方,

絕大多數人肯定很憤怒,要找這個航空公司的人吵架。
你和航空公司這麼一吵,他們馬上就給你安排住宿,給你吃的,然後給你提供很多幫助。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你憤怒了,你發火了。
為什麼憤怒能有這個效果呢?關鍵在於你是真的發火了。
當你很憤怒的時候,別人就會覺得你是​​真的在抗議,而不是裝的。
而且當人們覺得憤怒對自己有利的時候,更容易去憤怒。
再者,想要表達一個可信的承諾,至少在某個很細微的層面上,你的情感必須是可信的。
雖然有人也能把虛情假意裝的很像真的,但這種能力其實並不常見。
演員演感情戲的時候,也是一個調動真實情感的過程,
他們會想一下,自己過去的經歷中,有沒有和戲裡吻合的情感經歷。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