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得到-社會-人類新成就越來越少嗎

文章出處:人類新成就越來越少嗎


這條音頻講的內容是:人類文明取得新成就的數量,是不是越來越少。

大家都有種感覺,那就是人類的發展越來越快,
文化、藝術,尤其是科技領域,那可真是日新月異。
可是,最近中信出版社再版了一本書叫《文明的解析》,
這本書的作者查爾斯-默里統計了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成就之後發現,
從19世紀中葉開始,人類的成就率曲線就在不斷下降。
他認為,人類在科技和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在不斷變緩。為什麼這麼說?
下面就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作者說我們以為現在取得的成就更多,是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厚近薄遠”的思維
重視離自己近的,忽視比較久遠的。但這是個錯覺。
很多我們現在認為特別重要的人和事,長遠來看並沒有那麼重要,相反甚至根本不重要。

作者舉了文化領域的一個例子。
1899年,《每日電訊報》發起了一項評選,評委都是學識淵博的顧問,
請他們選出“世界100部最佳小說”。結果,他們評選出的61位上榜作家裡,
只有27位被作者收錄在了《文明的解析》這本書中。
作者收錄重要人物的標準是什麼呢?
就是在能找到的參考書中,有一半的書都講到了這個人。
也就是說,作者收錄的人是經過世人的驗證,對歷史做出過貢獻的。
可是《每日電訊報》評選出來的作家裡一大半都不是歷史上重要的人,而是當代的人。
而歷史上重要的都被大家遺忘了。

這樣的錯誤一直被重複著。
 2002年,挪威讀書俱樂部的編輯也推出了一個古今100部最佳作品。
這個推選基於世界上54個國家的100位作家做了調查。
結果顯示,最後五十年的作品幾乎佔了一半,卡夫卡有3部作品入選,
數量竟然和莎士比亞的一樣多。這些事都說明:
我們總是高估近期的事件,低估長遠事件的影響。

當然,說到這,
只是證明了我們以為成就越來越多可能是錯的,但是並不能說明成就越來越少了
接下來就說說作者給出的,他認為人類文明的成就在沒落的幾點原因。

第一,作者說科學成就在下降的原因是人類科學史的發展特點
從科學史來看,一旦人類洞悉了某一學科,
那麼在這個學科發現新的巨大成就的機會就不多了。
比如說化學。化學的目的是讓人類了解化學反應的原理,決定分子習性的原理等等。
但是1931年的《化學鍵的本質》就已經讓我們完成了這個目標。
和化學類似,植物學也是這樣,很少有巨大價值的物種還沒被我們發現。
類似這樣的學科,有點像是人類使用的七巧板。
最大最好的插片位置早已確定了,即便後來研究七巧板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所做的不過是拼上細小的部分,整體的輪廓早已明確。


第二,作者說藝術成就也在不斷衰落,原因是社會環境的變化
在作者看來,18世紀時,啟蒙運動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
西歐文化中的價值觀和體制受到衝擊,開始走向解體。
雖然對政治和經濟層面來說,這樣的解體是好事,推動了偉大的進步。
可是,進步是需要代價的。
自從19世紀以來,日常活動越來越豐富,吸引了優秀人才大量的注意力,
他們在娛樂八卦和娛樂媒體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
這樣豐富多姿的社會,即便是莫扎特穿越過來,沒準也會迷上搖滾樂,沉迷於吸毒,
也許他還可以創作搖滾樂,但是就不可能寫出偉大的歌劇《唐·喬凡尼》,
也不會創造出其他偉大的曲子了。

以上就是《文明的解析》這本書作者的觀點:
人類文明取得成就的速度在不斷放緩。那我們人類就沒有發展的希望了嗎?
作者說,也不是這樣。
人類並沒有喪失探究事物內在規律的好奇心和衝動,也沒有喪失對真善美的追求。
只要有這兩點,我們的文明就會繼續發展下去。

本文源自:《文明的解析》
稿:馬永濤
來源:得到

-------------
主旨:
從19世紀中葉開始,
人類的成就率曲線就在不斷下降,人類在科技和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在不斷變緩。
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厚近薄遠”的思維,
很多我們現在認為特別重要的人和事,長遠來看並沒有那麼重要,相反甚至根本不重要。
例如,2002年,挪威讀書俱樂部的編輯也推出了一個古今100部最佳作品。
這個推選基於世界上54個國家的100位作家做了調查。
結果顯示,最後五十年的作品幾乎佔了一半,卡夫卡有3部作品入選,
數量竟然和莎士比亞的一樣多。這些事都說明:
我們總是高估近期的事件,低估長遠事件的影響。
但這只是證明了我們以為成就越來越多可能是錯的,並不能說明成就越來越少了。

而人類成就越來越少的原因:
1. 人類科學史的發展特點
 從科學史來看,一旦人類洞悉了某一學科,
 那麼在這個學科發現新的巨大成就的機會就不多了。
 有點像是人類使用的七巧板。
 最大最好的插片位置早已確定了,即便後來研究七巧板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所做的不過是拼上細小的部分,整體的輪廓早已明確。
2. 藝術成就也在不斷衰落,原因是社會環境的變化
 自從19世紀以來,日常活動越來越豐富,吸引了優秀人才大量的注意力,
 他們在娛樂八卦和娛樂媒體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
 這樣豐富多姿的社會,即便是莫扎特穿越過來,沒準也會迷上搖滾樂,沉迷於吸毒,
 也許他還可以創作搖滾樂,但是就不可能寫出偉大的歌劇《唐·喬凡尼》,
 也不會創造出其他偉大的曲子了。
然而,這不代表人類就沒有發展的希望,
只要人類沒有喪失探究事物內在規律的好奇心和衝動,也沒有喪失對真善美的追求。

有這兩點,我們的文明就會繼續發展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