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得到-科學-天才兒童真的有!

文章出處:天才兒童真的有!

這條音頻來說說,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兒童嗎?

最近,《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說美國學者斯坦利做了一項幾十年的跟踪研究,
發現世界上確實存在天才兒童,而且好好培養的話,天才兒童更容易成才。
這個研究結果很厲害,我來給您詳細說說。

這個研究是怎麼做的呢?斯坦利教授找了一批12到14歲的孩子,
給他們做SAT考試,也就是美國高考的數學卷子,
把那些能考到前1%名次的孩子挑出來,對他們進行追踪研究。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篩選一批孩子,45年裡追踪研究了超過5000名孩子。
這些孩子裡出現了一批名人,像數學家陶哲軒、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
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以及音樂人Lady Gaga。
其他人雖然不像這幾位這麼有名,
但是也成了著名的科學家、學者、億萬富翁,都是我們眼裡的成功人士。


這個研究有這麼幾點特別值得分享:
第一,天才兒童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
一是天賦異禀很重要,尤其是數學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
跟天賦比起來,後期的刻意練習,以及環境因素,重要性就沒那麼強了。
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兒童時期智力排在前1%的孩子,
也就是一百個孩子裡邊有一個,獲得高學位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5倍。
智力排在前0.01%的孩子,也就是一萬個孩子裡邊有一個,
獲得高學位的概率是普通人的50倍。

二是空間能力很重要
比如能記住空間中不同物體的關係,能估算一瓶水倒在不同容器裡的水位。
研究表明,那些數學和語言能力不怎麼突出,
但是空間能力出色的孩子,往往更能成為工程師、建築師和醫生。


第二,找到天才兒童還不夠,還得培養,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跳級,學那些應該給更大孩子看的東西。
在一組對比實驗裡,
跳級的天才兒童獲得博士學位或者取得專利的概率,比沒跳級的孩子高60%。
如果不讓他們跳級,就讓他們去學大學的學習資料,
這樣未來可能發表更多論文,獲得更多專利。
有的家長覺得跳級對孩子的社交能力不好,
但是研究者發現,這種擔心針對的是普通孩子,
對於天才兒童來說,跳級反而有助於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學術能力。


第三,天才兒童還是得需要外界幫助
其中標準化的考試就是一個手段,可以用來激勵不同層次的孩子發揮潛力。
不過,不要讓分數成為唯一的判斷標準,用來限制孩子的選擇。
高分能說明一個孩子能力比較強,學習動機也強;
但是低分就有很多因素,比如文化背景、考試狀態等,不能說明一個孩子能力差。

以上就是最新的關於天才兒童的研究,供您參考。

本文源自:《Nature》2016年7月刊《How to raise a genius: lessons from a 45-year study of super-smart children》
稿:王鵬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天才兒童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
 (1)是天賦異禀很重要
 尤其是數學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
 跟天賦比起來,後期的刻意練習,以及環境因素,重要性就沒那麼強了。
 (2)空間能力很重要
 比如能記住空間中不同物體的關係,能估算一瓶水倒在不同容器裡的水位。
2. 找到天才兒童還不夠,還得培養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跳級,學那些應該給更大孩子看的東西。
 有的家長覺得跳級對孩子的社交能力不好,
 但是研究者發現,這種擔心針對的是普通孩子,
 對於天才兒童來說,跳級反而有助於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學術能力。
3. 天才兒童還是得需要外界幫助
 其中標準化的考試就是一個手段,可以用來激勵不同層次的孩子發揮潛力。
 不過,不要讓分數成為唯一的判斷標準,用來限制孩子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