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

❤內參-文學-文學:虛構與真實

出處:文學:虛構與真實


作家科爾森·懷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的小說《地下鐵道》
同時獲得了2017年的國家圖書獎和普利策獎兩大美國文學重要獎項。
他也因此成為21世紀同時獲得這兩大獎項的第一個作家。
這部小說描述的是南北戰爭之前美國南方的一對黑人男女,
在解放奴隸組織的幫助下,向自由州逃亡的故事。懷特黑德把歷史上對逃亡路線的稱呼
“地下鐵道”真實化,真的在小說裡寫了一條供奴隸逃亡的地下鐵道線路。

7月21日在上海同中國讀者交流時,有人問他,是否擔心讀者會把小說當成現實。
懷特黑德回答說:“我相信我的讀者能分得清虛構與非虛構。
每年確實有很多人死於龍捲風,
因為他們相信進入風暴眼能使他們穿越到《綠野仙踪》中的奧茲國。
我自己也會迷信,比如我不敢去哥斯達黎加,因為那裡是《侏羅紀公園》的拍攝地,
我怕去了會被恐龍吃了。但總的來說,我還是相信讀者有分辨虛構與非虛構的能力。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史實,為什麼不去讀一本歷史書呢?”


還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選擇寫奴隸制,難道寫奴隸制的書還不夠多。
懷特黑德解釋道:“其實每年這一類作品的數量還不到二戰題材作品的十分之一。
但從未有人抱怨關於二戰的書太多。”他還以半開玩笑的口吻說:
“我創作前有時會去讀同題材作品,有時不會。
這次我決定讀幾本試試,選擇了托妮·莫里森的《寵兒》、
愛德華·瓊斯的《已知的世界》和查爾斯·約翰遜的《中途》。
然而我才翻開《寵兒》讀了三十頁心就涼了半截,心想這下完了,
托妮·莫里森簡直是個天才!我怎麼能寫得過她呢?
實際上無論何種創作題材,都有無數比我聰明的人寫過了。
但我相信自己依然擁有值得表達的、獨屬於我自己的思想。
”懷特黑德提到的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所寫的《寵兒》,​​也曾獲得普利策獎。
托尼·莫里森在199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在歌手鮑勃·迪倫2017年獲獎之前,已有24年美國沒有作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
摘要:
有人問懷特黑德,是否擔心讀者會把小說當成現實。
他回答說:“我相信我的讀者能分得清虛構與非虛構。
每年確實有很多人死於龍捲風,
因為他們相信進入風暴眼能使他們穿越到《綠野仙踪》中的奧茲國。
我自己也會迷信,比如我不敢去哥斯達黎加,因為那裡是《侏羅紀公園》的拍攝地,
我怕去了會被恐龍吃了。但總的來說,我還是相信讀者有分辨虛構與非虛構的能力。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史實,為什麼不去讀一本歷史書呢?”

還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選擇寫奴隸制,難道寫奴隸制的書還不夠多。
實際上無論何種創作題材,都有無數比我聰明的人寫過了。
我相信自己依然擁有值得表達的、獨屬於我自己的思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