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內參-社會-中國正在經歷道德轉型

出處:中國正在經歷道德轉型


文化人類學家閻雲翔一直想寫一本書,
探討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行為產生的變化。
他說,自己已經喊了十年,但一直沒寫出來。
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閻雲翔說,拖延的好處是,
他可以不斷接觸到新的信息,他自己的想法也在不斷改變,
“按照我十年以前的認識水平,我極有可能和現在的很多人的判斷是一樣的,
認為出現道德滑坡和道德危機,然後重複了很多年柏楊做過的工作,
再寫出一本《醜陋的中國人》那樣的書。”
而現在,他認為,“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非常複雜的道德轉型過程,而不是道德危機。

在這場轉型中,“很多新的、健康的東西冒了出來,並且得到長足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在道德景觀方面發生的最有價值、最有意義、最正面的一點變化是多元化。
我們的社會不再有一個單一的道德權威,
不再是所有的人用單一的道德標準去衡量人們的行為。
開始出現了一種多元的,至少是形成了多元現象的萌芽狀態,
由此導致社會的容忍度相應增加。我覺得這是一種很正面的變化。”

他以曾經轟動一時的小悅悅事件為例,
這是發生在2011年10月13日的一個事件,兩歲的小悅悅在佛山過馬路時,被車撞到,
並被兩輛車碾壓,18名路人都很冷漠地走過去,最後是一名拾荒阿姨上去提供了幫助。
閻雲翔教授說:“18個過路人的漠視和不作為是經驗層面的事實;
但之後人們在網上的討論和譴責也是事實;討論中的層層遞進,
包括人們對自己靈魂的拷問,更是值得注意的事實。
所以這要看你怎麼分析這些觀察到的社會事實。”



-------------------
摘要: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非常複雜的道德轉型過程,而不是道德危機。”

在這場轉型中,“很多新的、健康的東西冒了出來,並且得到長足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在道德景觀方面發生的最有價值、最有意義、最正面的一點變化是多元化
我們的社會不再有一個單一的道德權威,
不再是所有的人用單一的道德標準去衡量人們的行為。
開始出現了一種多元的,至少是形成了多元現象的萌芽狀態,
由此導致社會的容忍度相應增加。這是一種很正面的變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