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內參-社會-整理術-讓生活更簡單的收納方法

出處:讓生活更簡單的收納方法


小島弘章是日本著名的收納師,
他也是日本收納檢定協會理事長,他出版的收納書籍在日本銷量超過30萬冊。
界面新聞的一篇文章介紹了小島弘章的收納方法和理念。

小島弘章已經為2000多戶人家提供過收納服務。
他發現不擅長收納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東西很多,喜歡囤積物品。
小島弘章曾經到一位60歲的女性家裡做收納,
結果他發現這位女性家裡有非常多的番茄罐頭,
這些罐頭分散在各個房間,而且一半以上都過期了。

小島弘章認為,想讓生活更簡單,可以改變一下收納的思路。
傳統的收納方法是喜歡把不使用的東西收起來,
而把使用的東西攤出來,時間一長就產生了大量囤積,房間也會顯得亂。
其實應該倒過來,把要用的東西收起來,把不用的東西攤出來,
不用的東西放在眼前就會讓人覺得很礙事,
於是就會想辦法處理掉它們,家裡就只剩下需要用的物品了。

他說, 在收納方案設計上,應該做好規劃,考慮到“生活動線”。
動線是建築和零售業的一個專業術語,說的是人在空間裡行動的點,
連接起來就是一條“動線”。
小島弘章建議,
收納規劃要盡可能縮短動線,並留足收納的空間,
根據擁有的物品數量來選擇尺寸合適的家具。
他舉了一個例子,他發現很多人並沒有將囤積的衛生紙收納在衛生間裡,
如果在衛生間裡衛生紙用完了就會很麻煩。這個問題就是沒有考慮到使用人的生活動線。

小島弘章的收納理念還會特別考慮家中的兒童。
他提出收納和兒童的教育、培育相結合,成為一種“收育”理念。
他希望家中有兒童的家庭在收納方案裡能體現出對孩子的關照。
比如在衣櫃中開闢一塊孩子觸手可及的區域,加一根低一點的橫桿,
這樣就方便孩子自己收取衣物。
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可以通過家務勞動來能提升自己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以及責任感,也能培養獨立性。
而收納帶來的整潔有序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比如,夫妻間的爭執變少,與孩子的交流增多,家庭成員的相處模式更和睦、愉快。
小島弘章表示,這就是收納的意義,它是一種對人的關懷,
裡面蘊含了人們真實的需求,讓人們能夠體貼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
摘要:
不擅長收納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東西很多,喜歡囤積物品。
想讓生活更簡單,可以改變一下收納的思路。
傳統的收納方法是喜歡把不使用的東西收起來,
而把使用的東西攤出來,時間一長就產生了大量囤積,房間也會顯得亂。
其實應該倒過來,把要用的東西收起來,把不用的東西攤出來,
不用的東西放在眼前就會讓人覺得很礙事,
於是就會想辦法處理掉它們,家裡就只剩下需要用的物品了。

在收納方案設計上,應該做好規劃,考慮到“生活動線”。
收納規劃要盡可能縮短動線,並留足收納的空間,
根據擁有的物品數量來選擇尺寸合適的家具。
他舉了一個例子,他發現很多人並沒有將囤積的衛生紙收納在衛生間裡,
如果在衛生間裡衛生紙用完了就會很麻煩。這個問題就是沒有考慮到使用人的生活動線。
這就是收納的意義,它是一種對人的關懷,
裡面蘊含了人們真實的需求,讓人們能夠體貼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