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得到-經濟-野蠻是核心發展力

文章出處:解讀版圖書《忽必烈的挑戰》


提到元朝,一般人都會想到當時蒙古人的霸道好戰,
甚至對漢民族的壓迫,對文化的破壞等等,但是事物有壞的一面,就有它好的一面。
日本有一位專門研究歐亞歷史的學者叫杉山正明,
他在自己的專著《忽必烈的挑戰》裡面,
就講到了幾個蒙古人的粗獷個性給元朝甚至世界帶來的好處,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點,他說正由於蒙古人的粗獷,才把元朝打造成了除唐朝之外,最開明最繁榮的時期。
你可能會問了,史學著作上都寫了,
蒙古人對中國民族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元朝哪裡開明了?
杉山正明說,得出這個推論的資料來源其實是有問題的。
比方說法國的一個漢學家叫謝和耐,他曾經寫過,
杭州在南宋的時候是非常繁榮的,人民安居樂業,但是蒙古人一來,杭州就民不聊生了。
這個結論是從馬可波羅等旅行家的遊記裡面得出來的。
但是我們都知道,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的時候,已經是元朝了,
他筆下記載的杭州,根本不是宋朝的杭州,而是元朝的杭州。
這恰恰說明了,杭州在元朝就是繁榮的,
民不聊生是在元朝之後發生的,跟蒙古人沒有直接關係。

那蒙古人到底有沒有壓迫漢族人、摧殘中華文化呢?
杉山正明說,蒙古人從來沒有過因為人種、語言、宗教和文化上的差異,
故意抬高本民族地位,迫害漢族人接受他們的文化習俗
反而從某種程度上講,元朝達到了道家倡導的“無為而治”的高度。
因為蒙古人實在是太粗獷,心太大了,
他們根本無視這些語言、宗教上的差異,或者說是懶得管。
舉個例子,忽必烈在位的時候,連農業稅都不收,蒙古人當兵,漢人種地,
國家的收入靠鹽鐵專賣和貿易,各司其職,非常和諧,元朝一派欣欣向榮。


第二點,杉山正明說,現代世界的經濟貿易體係是元朝開創的
後來歐洲迅速的崛起擴張也是學習了這種貿易體系。
這件事的過程是這樣的:
我們都知道,元朝疆域大,又是個多民族、內部分裂的國家,想治理很困難。
一般人可能會說,武力統治唄,蒙古人那麼驍勇善戰,
而且歷史上大多數的統一靠的都是武力。但這有個前提,就是你的軍隊必須要足夠強大。
可忽必烈當時面臨的情況是,蒙古帝國,從內部被成吉思汗的子孫分成5大塊掌握著,
他們各自有各自的謀士和軍隊,忽必烈自己的軍隊,並沒有比其他人的厲害太多。
所以靠武力統一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一個不小心,好不容易搶到的帝王寶座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那怎麼辦呢?
忽必烈想了個辦法:像唐朝一樣,用發達的經濟來鞏固地位,不費一兵一卒統一蒙古帝國。於是,忽必烈就打造出了一個世界級的貿易體系,
它以中華的經濟力為財富的核心,搭配穆斯林的商業網,集通商、物流網絡於一體,
幾乎打通了東半球和西半球之間的所有的通商之路。
從歐洲的波羅的海到亞洲的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商業往來無所不及。
不僅實現了和平統一蒙古帝國的夢想,還為世人留下了一條打通貿易的便捷之路。

所以你看,野蠻的另一面往往就是開創,元朝的繁榮和發展都離不開蒙古人開創的魄力。

----------
主旨:
《忽必烈的挑戰》這本書裡,
講到了幾個蒙古人的粗獷個性,給元朝甚至世界帶來的好處。
1. 正因蒙古人的粗獷,除唐朝之外,元朝是最開明繁榮的時期
 蒙古人從來沒有過因為人種、語言、宗教和文化上的差異,
 故意抬高本民族地位,迫害漢族人接受他們的文化習俗。
2. 現代世界的經濟貿易體係是元朝開創的
 蒙古帝國,從內部被成吉思汗的子孫分成5大塊掌握著,
 各自有各自的謀士和軍隊,
 忽必烈的軍隊並沒有比其他人的厲害太多。
 所以靠武力統一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忽必烈想了個辦法:像唐朝一樣,
 用發達的經濟來鞏固地位,不費一兵一卒統一蒙古帝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