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得到-學習-相信天賦的人能力不高

文章出處:相信天賦的人能力不高
參考文章:得到-教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成長性思維


上學的時候,每個班裡都有英語小王子、物理小王子,
他們成績特別好,學習時間似乎還比別人少。
這會讓我們認為有天賦的學生,成績好;沒天賦的學生,成績差。
可我們步入社會後會發現,
很多學生時代考高分的學生,工作能力很一般,看不出有什麼天賦。

這讓人很困惑,究竟有沒有所謂的天賦?如果有天賦,為什麼天賦沒在能力上體現出優勢?
最近,90後創業者劉傳提了一個觀點。
他說,我們該放棄對天賦的看法,這樣才能獲得成長。具體來說有以下三點。


第一,人對能力的認識,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能力是固定不變的,
而且人們需要不斷去證明自己的能力,
心理學上把這種觀點叫僵固型心智,就是能力是僵化、固定的意思;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不斷發展和提升的,
這種觀點叫成長型心智,它相信能力是可以成長。

對能力的這兩種不同看法,會造成不同的做事態度。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們讓一群4歲的孩子,在兩種不同難度的遊戲中間做選擇。
結果發現,即使在年紀這麼小的兒童裡面,有的孩子已經有了智力是固定不變的想法。
這些孩子大多選擇了簡單的遊戲,因為簡單的不容易犯錯,可以證明自己確實聰明。
而具有成長型心智的孩子認為,自己可以變得更聰明,就選了較難的遊戲。

所以,從這個實驗你也看出來了,
僵固型心智的人,為什麼小時候成績挺好,長大了卻能力不高?
因為他一直在做簡單的、沒挑戰的事情,
難的事兒需要付出太多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不夠聰明。
所以他們會拼命避免和隱藏自己的不足,只做簡單的事。
但一直做簡單的事,會讓他的能力原地踏步。
成長型心智的人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不斷發展和提升的,
通過不斷挑戰更難的東西,鍛煉出了更強的能力。


第二,相信天賦的人,容易成為僵固型心智。
科學家發現,在人的一生中,無論什麼年齡,我們的腦神經都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
也就是說,大腦並不會限制一個人的成長,而是有無限的成長空間,
並且人的長期記憶容量是無限大的。
比如,很多老人在很大年紀時還能學習新技能並且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呢,雖然受遺傳因素的影響,
每個人生來就具有不同的大腦構造,先天條件上會有一點不同。
但由於大腦可塑性很高,實際上天賦本身的價值只在短期內有效。
打個比方,天賦就像起跑線,天賦高的人,起跑線靠前一點;
天賦普通的人,起跑線靠後一點。但是大腦的可塑性很高呀,
這就意味著這個跑道並沒有終點。
所以,在短期內,天賦會讓人有一點差距,
但是時間一長,天賦所帶來的差距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但是呢,仍然很多人相信天賦,相信天賦的人很容易形成僵固型心智。為什麼呢?
你看啊,如果你認為有的人存在天賦,也就會認為有的人在某些領域並不存在天賦。
通常來說,有這樣觀念的人不僅會這樣看待別人,也會這樣看待自己。
這樣想的後果就是,那些自認為沒天賦的事情,
他一生也不會再去嘗試,因為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比不過在這個領域有天賦的人。
而且如果去努力,反而凸顯自己的笨拙和平庸。
而一旦有了這種觀念,他實際上就是僵固型心智的人了


第三,想提升能力,應該轉變心智模式,建立成長型心智。
那該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用過程導向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
經常用一些問題來提醒自己,就可以避免在僵固型心智裡越陷越深了。

比如:今天會有哪些可以獲得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呢?
我要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怎樣來開展我的計劃呢?
遇到困難時,我要怎樣來開展我的新方案呢?
我應該做些什麼來維持成果並且獲得進一步的成長呢?
經常問自己這些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的問題,有利於我們轉變自己的心智模式。


總結一下,劉傳這篇文章說,相信存在天賦的人,很容易產生僵固型心智,
而這會讓人放棄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掩蓋自己的不足。
只有成長型心智的人,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主動提升自己的能力。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千古劉傳”(捨棄天賦這個概念,它讓你錯失成長的機會)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人對能力的認識,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
 (1)僵固型心智,就是能力是僵化、固定的意思
 (2)成長型心智,相信能力是可以成長
 僵固型的人一直在做簡單的、沒挑戰的事情,
 難的事兒需要付出太多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不夠聰明。
 所以他們會拼命避免和隱藏自己的不足,只做簡單的事。
 但一直做簡單的事,會讓他的能力原地踏步。
 成長型的人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不斷發展和提升的,
 通過不斷挑戰更難的東西,鍛煉出了更強的能力。
 
2. 相信天賦的人,容易成為僵固型心智
 人的天賦確實有別,但只是短期內,天賦會讓人有一點差距,
 時間一長,可以隨著學習,天賦的差距就能忽略不計。
 人一旦自認為沒天賦的事情,他一生也不會再去嘗試,
 因為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比不過在這個領域有天賦的人。
 而且如果去努力,反而凸顯自己的笨拙和平庸。
 而一旦有了這種觀念,他實際上就是僵固型心智的人了。

3. 想提升能力,應該轉變心智模式,建立成長型心智
 經常問自己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的問題,
 有利於我們轉變自己的心智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