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得到-中史-三個錯誤,斷送了大唐

文章出處:三個錯誤,斷送了大唐


大家知道,安史之亂,是大唐帝國由興盛到衰敗的轉折點,
戰爭持續了8年之久,富裕輝煌的開元盛世,由此宣告終結,
李唐王朝的權威,也遭受了嚴重打擊,最後被地方勢力終結。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
唐玄宗曾經有非常好的機會,把這個叛亂,扼殺在搖籃之中,
但是他接連做出了三個錯誤決定,讓安史之亂成了一場巨大的災禍,
近日,微信公號“今日值得花時間”就刊登了一篇文章,詳細敘述了這段歷史迷案。


安史之亂的安史,指的是發動叛亂的兩個節度使,就是地方軍區司令,安祿山,和史思明。
唐朝到了中期,唐玄宗的時候,北部東部邊境上,出了一個強悍的游牧民族,突厥,
弄得唐朝不得不在北方邊境上,設置了那麼十個邊防戰區,
戰區司令就是節度使,權力很大。
軍事財政行政權力一把抓,手下的軍隊呢,也以少數民族為主。
這些部隊長期由這些節度使指揮,不大忠於朝廷了。安祿山,本身就是個少數民族。
為人十分狡詐,卻在唐玄宗面前表現得非常憨厚老實,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這種兩面派作風,就迷惑住了年老昏聵的皇帝。那麼安祿山為什麼要造反呢?
大家知道,唐玄宗寵愛楊貴妃,貴妃的哥哥,楊國忠,也當上了丞相。
楊國忠自己是一個水平不高的無賴,看不得皇帝更器重安祿山,
他唯一的辦法就是給安祿山穿小鞋,整天打小報告說,安祿山要造反,
結果在公元755年的12月,終於把安祿山給撩撥的真造反了。
所以說,寵信楊國忠這個無賴,算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導火線,是唐玄宗犯的第一個大錯誤


整個唐朝一共設立了10個節度使,
安祿山一下就兼職當了三個,統帥的兵力超過邊防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安祿山起兵造反後,手下的少數民族部隊又凶狠善戰,
所以一路所向披靡,一個月多一點,就從河北衝到了河南邊上,攻占了洛陽。
唐玄宗倒也沒閒著,趕緊派了兩員得力大將,封常清,高仙芝帶兵去抵擋。
不過這時候倉促拼湊起來的唐朝政府軍,根本不是彪悍的安祿山軍隊的對手,
在洛陽附近大敗。這時候封常清,高仙芝一合計,在野外作戰,肯定打不過,
唯一的辦法是,退回首都長安的門戶——潼關,堅守不出,用時間換取空間。
這個安祿山的叛軍距離他們的根據地河北已經很遠了,
長途跋涉很疲勞,給養也是問題,拖一拖,說不定局面有轉機。

潼關,是當時進入陝西的咽喉要道,南邊是秦嶺的高山,北邊是洶湧的黃河,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安祿山的騎兵在這兒沒辦法起作用,被擋住了。
這時候,另外一支來自西北朔方戰區的唐朝政府軍,也來參戰了。
這個總司令呢,是大家熟悉的唐朝名將郭子儀,朔方軍。
一路向東,準備迂迴包抄安祿山的後路,到了山西,就開始南下,已經打了幾個大勝仗。
實際上,安祿山鬧騰了兩個月,控制的,也就是從陝西東部到山西這一條線。
唐玄宗的任務其實不難,只要坐等郭子儀從背後徹底切斷安祿山的補給供應,
再等其他地方趕來救援的生力軍趕到潼關,那麼兩面一夾擊,
安祿山的叛亂,可能等不到週年慶,就完蛋了。

可是唐玄宗並沒有那麼幹,
他已經要七十歲了,判斷力水平已經大不如前,再加上很久沒有經過大風波,大動蕩了。
老頭兒一下就慌了,感覺這個高仙芝,封常清兩個人,就是膽怯,不盡力,想活命。
把洛陽那麼一個重要城市丟了,於是氣沖衝就下了一道聖旨,把這兩員大將都給處死了。
大敵當前,自毀長城,這就是唐玄宗犯的第二個大錯誤。

接替高仙芝,封常清出任潼關前線總指揮的,是名氣更大的常勝將軍,叫哥舒翰。
但是哥舒翰這個時候也老了,還因為中風,腿腳不靈便,
不過他腦子的判斷力還在,認為自己的前任雖然被砍了頭,戰略還是正確的。
只要打堅決的防守反擊,邊觀望,邊訓練,等郭子儀的好消息。
可是唐玄宗對哥舒翰的耐心也沒多少,等了五個月,他就急不可耐了。
因為從情報數字上看,陝西境內的叛軍,只有幾萬人,
哥舒翰手底下現在有了二十萬人,為什麼不趕緊出擊,光復洛陽呢?
可唐玄宗壓根不知道,哥舒翰手下的雜牌部隊,
老的老,少的少,弱的弱,還有好多剛入伍的新兵,就是紙面上顯得很漂亮。
 756年6月,迫於唐玄宗的嚴令,
這個哥舒翰只好帶兵出潼關,4天之後,在靈寶遭遇敵人,大敗。
自己也當了俘虜,這就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犯下的第三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失誤。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因為潼關已經沒兵把守,
所以首都長安也迅速淪陷,唐玄宗狼狽逃到了四川,又被迫退位,把寶座讓給了太子李亨。
本來可以迅速平定的安史之亂,又延續了7年,破
壞範圍擴展到了整個黃河中下游,唐朝從此一蹶不振。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總結出那麼幾個經驗教訓。
第一,組織機構的領導人,必須時刻掌握第一線,最基層的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很有雄才大略,可晚年窩在宮廷裡不出現,舒服慣了。
跟現在很多大型企業CEO一樣,已經脫離現實,所以做不出正確的決斷。

第二個,如果你不在第一線,那就必須給一線的這個部門負責人放權,
這樣業務,工作才能順利展開。可唐玄宗偏不,隔空指揮,最後把一個有利的形式搞砸了。
所以說,當好一把手,得同時做到兼聽,適度放權,
用人不疑,才能把這個企業,機構帶好。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今日值得花時間“(安史之亂,唐玄宗犯下的三個錯誤)
稿:盧克
轉載:得到

--------
主旨:
唐玄宗曾經有非常好的機會,把安史之亂扼殺在搖籃之中,
但是他接連做出了三個錯誤決定,釀成這場巨大的災禍,
1. 寵信楊國忠:
 楊國忠看不慣皇帝器重安祿山,
 一直對皇帝說安祿山要造反,結果真的反了。
2. 陣前處死高仙芝,封常清
 洛陽被攻克,唐玄宗立即處斬二人
3. 迫使哥舒翰老弱少幼之軍出擊
 陝西境內的叛軍,只有幾萬人,哥舒翰有了二十萬人,
 但老的老,少的少,弱的弱,唐玄宗不知,竟下嚴令反守為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