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得到-醫健-做夢能讓你變聰明?

文章出處:做夢能讓你變聰明?


咱們身邊有不少東西,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奧秘無窮。
做夢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世界上很多動物都會做夢,但絕大多數動物的做夢時間都很短。
而咱們人類平均每晚要花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來做夢。
這麼長的做夢時間,在所有生物中絕對是鶴立雞群。
那人類為什麼要花這麼長時間來做夢呢?
公眾號“賽先生”有篇文章,就專門聊了聊做夢這個話題。


咱們先來看看做夢時究竟發生了什麼。最早揭開這個秘密的,是一個叫尤金的美國科學家。
上世紀50年代,他對8歲的兒子做了個實驗:
在兒子睡覺的時候,尤金用儀器記錄下他腦電波的變化情況。
結果啊,尤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在睡眠過程中有段時間,腦電波活動變得非常特殊,
看起來完全不像是睡著時的, 反倒像是清醒狀態下的腦電波。
在這段時間裡,孩子還會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和肌肉鬆弛的現象。
最最奇怪的是,他的兩個眼球會不停地左右擺動。
要是在這時候把孩子叫醒,他還能非常清晰地說出他在做什麼夢。
這段特殊的、能用來做夢的睡眠階段,就被稱做是快速眼動睡眠
這項研究後來發表在了著名的《科學》雜誌上,開啟了人類夢境研究的大門。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人的睡眠可以分為正常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階段。
人的睡眠一般先從正常睡眠開始,在入睡90分鐘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
快速眼動睡眠持續一段時間後,又會再次回到正常睡眠階段。
然後這兩個睡眠階段就來回交替出現。
正常情況下,快速眼動睡眠在整個睡眠過程中會出現4到5次。
也就是說啊,正常人每天晚上會做4到5個夢。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一夜睡8小時,那平均而言他就會花一個半小時​​來做夢。

當然,做夢可不是人類的專利。但科學研究表明,越是高等的動物,做夢時間就會越長。
舉例來說,
比較低等的魚類、兩棲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都不會做夢,大部分爬行動物也不會做夢。
鳥類是會做夢,不過絕大多數只能做很短暫的夢。
各種哺乳動物,像牛、馬、大象、老鼠、松鼠、刺猬、蝙蝠這些,也會做夢。
一些比較高等的哺乳動物,比如貓啊、狗啊、猴子啊,都會做夢,而且做夢時間還比較長;
其​​中貓做夢的時間相對而言是最短的,狗次之,猴子相對而言最長。
當然,在所有生物中,做夢時間最長的還是最聰明的人類。這說明了什麼呢?
說明做夢其實是生物進化的產物:越是能做夢的動物,就越是聰明


做夢居然能讓人變聰明,聽起來是不是挺玄乎的?不過這已經得到了科學研究的證實。
舉個例子,有研究發現,動物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大腦裡一個特殊的區域會被激活。
而有趣的是,這個區域平時只在快速眼動睡眠期,也就是做夢的時候才會被激活。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做夢的時候,大腦會對白天遇到危險時的記憶進行處理。

再舉個例子。有一個用老鼠做的實驗:
白天的時候,訓練老鼠在迷宮中尋找它們喜歡的食物,
而到了晚上,記錄這些老鼠睡著時大腦的活動情況。
結果發現,老鼠會在夢中重遊迷宮,而且它在夢中探索迷宮的時間,
與它在真實世界中探索迷宮的時間竟然大致相同。
這就說明,大腦在快速眼動睡眠期,會對平時的記憶進行強化。


除了影響智力,做夢還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很大影響。
舉個例子,有研究表明,
夢實際上是一種情緒調節器,能夠幫助我們抵制消極情緒,讓我們醒來時情緒變得更積極。
而當我們感到有壓力或者失去自尊時,也可以通過夢境來調節。

正如我們一開始所說的,很多時候,越是看起來簡單的事物,實際上就越是複雜。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做夢是生物進化的產物。
直到今天,做夢的本質,
尤其是做夢與人類大腦之間的聯繫,依然是學術界最前沿的課題之一。
我們期待將來關於腦科學的研究,能為我們真正揭開夢的奧秘。


本文源自:公眾號“賽先生”(夢與認知的秘密)
稿:王爽博士 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特聘研究員
來源:得到

--------
主旨:
做夢是生物進化的產物:越是能做夢的動物,就越是聰明。
做夢的時候,大腦會對白天遇到危險時的記憶進行處理。
除了影響(記憶)智力,做夢還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很大影響。
舉個例子,
有研究表明,夢實際上是一種情緒調節器,
能夠幫助我們抵制消極情緒,讓我們醒來時情緒變得更積極。
而當我們感到有壓力或者失去自尊時,也可以通過夢境來調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