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得到-心理-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功?

文章出處: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功?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功?大多數人肯定回答:奮進的,有野心的,甚至是霸道不計後果的。
但是沃頓商學院有一位教授寫了一本書,叫《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
他花了10年的時間研究發現,其實默默付出、不計回報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作者說,根據性格可以把人分為三類:獲取者、互利者和付出者
獲取者眼裡,世界就是個競技場,弱肉強食,獲取自己的利益才最重要。
這種人是我們通常認為的更容易成功的人,
因為他們更早地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也知道用什麼手段能達到目標。

互利者就是那種別人給他發了紅包,他才會回別人一個紅包的人。
他們相信的是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

還有一種人就是付出型的人,這種人跟獲取者則剛好相反,
他們非常關注自己能給別人甚麼,幫助別人不計成本,不求回報。
父母為了孩子可以犧牲一切,這就是典型的付出者的表現。
付出都不計回報,怎麼還能達成目標取得成功呢?
作者給出了付出者更容易成功的三點原因。


第一,付出者更容易構建無利益的關係網絡。
“得到”在之前的音頻中講過,能幫你成功的往往不是最親密的人,而是那些不常聯繫的人。
付出者身邊這樣的人就特別多。
由於不計較利益的個性,他們會不由自主的和很多人建立“休眠關係”,
就是即使很長時間不聯繫,突然聯繫上之後,也能像休眠的火山一樣,再次爆發活躍起來,
因為所有人都更願意相信不計較利益得失的人
所以,對付出者來說,親密朋友這樣的強關係會給他們帶來信任,
而像點頭之交這種弱關係會為他們提供新信息,自然就更容易成功。


第二,付出者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合作
我們知道,真正的成功來自於合作而不是個人。
對付出者來說,世界不是一塊有限的大蛋糕,你拿一塊我就少一塊,
在他們眼裡,這塊蛋糕是可以通過大家的努力越做越大的。
所以,他們願意幫助別人達成目標,會接別人避而遠之的燙手的山芋,
永遠不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能得到幫助最多的人一定是這種人,
所以付出者會更容易成功。


第三,付出者更擅長做“無力的溝通”
什麼意思呢?在生活中,很多人跟別人交流的時候,都是在推銷自己的觀點,
希望對方接受,但往往希望越強烈,效果越差。
那我們看看付出者是怎麼做的,他們只提出問題,不灌輸觀點。
如果對方跟你說,“這是一個好主意對不對?”,“我說清楚了嗎?”,
你肯定更願意接受他的意見。

舉個例子,大眾汽車有過一條很有名的廣告語叫“駕駛它,你將會得到它”,
一聽就有一種霸氣飛揚的感覺,但是這句話並不是做廣告的人想出來的,
而是一個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的會計想出來的。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會計直接跑到廣告總監面前得意地說
“我想出了你們都沒想出來的廣告語”,會是什麼結果?
肯定沒人理他。他的做法是,默默地把廣告語做成了錄音,然後對廣告總監說:
“我知道這樣違反了規定,但是你可以體驗一下,你看可以嗎?”
這種溫和的方式讓別人感受到的是你真心的付出,所以對方才會更願意接受你的意見
有能力影響別人的人,才會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所以說,影響一個人成功的因素裡,除了野心、能力之外,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待人處事的態度。
願意付出,但不是盲目的付出,就會在無形中幫你聚集能量,助你成功。


本文源自:解讀版電子書《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成功課》
稿:羅雪
轉載:得到

--------
主旨:
作者根據性格,人可分為三類:獲取者、互利者和付出者
作者認為付出者更容易成功,原因有三
1. 構建無利益的關係網絡
2. 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合作
3. 更擅長做“無力的溝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