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得到-中史-立顧命大臣?被逼的

文章出處:立顧命大臣?被逼的


我們回顧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史,就會發現小皇帝和顧命大臣之間的博弈,貫徹始終。

老皇帝臨死前總是擔心自己年幼的兒子沒辦法掌控一個大帝國,
分分鐘被人趕下寶座,把祖宗基業給丟了,
所以就找幾個自己信得過的大臣,讓他們協助小皇帝治理朝政什麼的。

但等小皇帝成長起來以後肯定會和顧命大臣互相不對付這事兒,是明擺著的,
老皇帝難道看不出來嗎?早就知道顧命大臣對小皇帝來說,
會成為以後的隱患和威脅,為什麼還要堅持立顧命大臣,早早就給小皇帝埋了顆雷呢?

千萬別以為這是老皇帝想不開了,真正的原因是,這顧命大臣是不得不立的無奈選擇。
為啥這麼說呢?媒體人唐元鵬寫了一篇文章,為我們梳理了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第一個例子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為了給孫子朱允炆鋪平道路,
可以說做了最好的安排,即便放在中國歷史上,也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因為怕朝中重臣以後會奪權,威脅小孫子的寶座,
朱元璋就把本朝的開國元老和文臣武將們全都殺了個精光,
盡一切可能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裡。不單如此,為了不擋孫子的道,
朱元璋對自己的那些兒子們也沒手下留情,分別把他們一個個都趕到外面去領兵打仗了。
即使這麼會算計,又為小孫子做了周全安排的老皇帝,
最後也還是沒能讓朱允炆基業長青
領兵在外的四兒子朱棣手握兵權,而朝廷裡又沒有能牽制住他的重臣,
朱棣就成功地篡了自己侄子的位置。


中國古代不是講究“兄終弟及”嗎?
就是說假如沒兒子或者兒子還沒長大,那就先讓弟弟繼位,
或者直接讓自己的弟弟當顧命大臣,這樣不就萬無一失了嗎?
如果你真這麼想,那隻能說你很傻很天真。

首先,在封建時代,能夠合法繼承皇位的是嫡長子,
所以“兄終弟及”這種方式本質上不符合繼承製的規定,
不僅沒有市場,還容易造成大規模的殺戮,影響國家安定,甚至導致王朝覆滅。
其次,讓皇上的弟弟當顧命大臣也不是啥好主意,
因為弟弟也有野心啊,誰不想當個皇帝爽一把?千萬不能低估了權力的吸引力。

比如北齊的高演就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北齊的開國皇帝叫高洋,他臨死前也無奈託孤
雖然知道自己的弟弟高演是個什麼德性,但高洋也實在沒轍啊,
自己的兒子高殷還很小,如果不找個顧命大臣,
自己死了以後,兒子也就跟著一起玩完了,連長大成人的機會都沒有;
要是找個顧命大臣呢,好賴還有一絲機會,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
等到小皇帝長大了,誰能笑到最後那可就說不好了。
所以,高洋就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自己的弟弟高演,辦這事的時候,
真是低三下四求這個弟弟,對高演的要求也只剩下說“皇位你要奪便奪,
但求給你小侄兒留條活路”,話裡面那種無奈,簡直溢於言表。
那最後小皇帝咋樣了呢?這個高演不僅廢了小皇帝,自己坐上了皇位,
還在廢帝一年以後,把自己的侄子給殺掉了。
所以說啊,在皇位面前,就算是自己的親叔叔,也不值得信任,甚至說是更不值得信任。


既然找自己的弟弟幹這事不行,
那讓小皇帝的母親垂簾聽政咋樣呢,有親媽保駕護航,總該沒問題了吧。
但事情根本沒那麼簡單。封建時代裡,后宮妃嬪的榮辱跟她們的娘家是互相牽連的,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皇太后一旦掌權聽政,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穩定自己的地位,
就勢必要增強自己家族的勢力,因為妃嬪平時不能干政,
所以她們信得過的人就只有自己的娘家親族。
這麼一來,小皇帝就有更大的麻煩,很容易造成外戚干政,
這也恰恰是困擾皇帝們上千年的禍患。
在這方面,西漢的呂雉呂皇后是其中的佼佼者。
當年劉邦定下誓約說“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但呂雉臨朝以後,權力熏天啊,前前後後封了她們呂家好幾個人為王。
最後周勃、陳平兩位名臣平定了呂氏叛亂,漢室王朝才能保全。
所以,太后垂簾聽政,弄不好就成了引狼入室,
老皇帝自然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家江山成了別人的囊中物。


老皇帝找顧命大臣往往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
那就是用忠君思想限制大臣,用道德來箝制他們,免得他們有謀逆的心思。
這招用的最成功的人就是劉備。當年白帝城託孤,他就給了諸葛亮一句話說,
“我這傻兒子要是能扶得起就扶,扶不起你就自己上吧”。
諸葛亮一聽,老皇帝這麼信任自己、看重自己,絕對不能辜負了這份重托。
最終諸葛亮也沒自己當皇帝,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忠臣形象。

多害相權取其輕,就算立顧命大臣這事有再大的風險,
但在比較了以上提到的幾種權力過渡方案、
權衡多重利害關係以後,這仍然是最保險的選擇。
封建帝制的內在缺陷讓皇位繼承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像古希臘、羅馬共和國這樣的,他們的執政官都是公民選出來的,
所以這事在人家那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小孩子根本就沒機會執政。
但封建帝制可不一樣,幾千年時間裡,
肯定會碰上老皇帝駕崩,而新皇帝還沒長大的情況,
這時候勢必就得有人來引導、輔佐小皇帝。
所以,就算明知道立顧命大臣是無奈,但對行將就木的老皇帝來說,也是被逼的啊!

本文源自:公眾號“今日值得花時間”(顧命大臣——帝制時代的死結)
稿:桃子
轉載:得到

-------
主旨:
為何要找顧命大臣?先從如果沒有顧命大臣來看。
例1:朱元璋幾乎殺光所有功臣,但最後也還是沒能讓朱允炆基業長青。
 領兵在外的四兒子朱棣手握兵權,而朝廷裡又沒有能牽制住他的重臣,
 朱棣就成功地篡了自己侄子的位置。
例2:託孤給親弟
 北齊的開國皇帝叫高洋,他臨死前無奈託孤給弟弟高演,
 這個高演不僅廢了小皇帝,自己坐上了皇位,
 還在廢帝一年以後,把自己的侄子給殺掉了。
 所以說,在皇位面前,就算是自己的親叔叔,也不值得信任,甚至說是更不值得信任。
例3:親娘垂簾聽政
 封建時代裡,后宮妃嬪的榮辱跟她們的娘家是互相牽連的,
 西漢的呂雉呂皇后是其中的佼佼者。差點讓漢朝的劉家滅亡。
除了這些風險,老皇帝找顧命大臣往往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

那就是用忠君思想限制大臣,用道德來箝制他們,免得他們有謀逆的心思。
這招用的最成功的人就是劉備。
然而,仍不能說找顧命大臣就零風險,

可這對行將就木的老皇帝來說,也勢不得已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