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得到-人際-俞敏洪:如何“混”進大佬圈子

文章出處:俞敏洪:如何“混”進大佬圈子


這篇音頻咱們來說說年輕人怎麼才能“混”入大佬們的圈子。

這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的一個觀點,
在俞敏洪看來,很多年輕人熱衷於通過混圈子來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網,
其實都是在浪費時間追逐無效關係。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人際關係的拓展能給自己的事業帶來幫助,
甚至有些人成了“場合控”,只要有活動就參加。
俞敏洪就曾經在不同場合看到過同一個人出現五次以上,
而且每次都去和俞敏洪合影,俞敏洪問他原因,
那個人的回答是想獲得更加有用的社會關係。

但是,通過趕場獲得的社會關係真的是有效的嗎?
在文章中,俞敏洪就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無效關係。 


在俞敏洪看來,只有對等的人際關係才是有效關係。
大部分人交往的前提,是對方通常必須在同一個等級水平上,
至少互相能夠有用,能夠互相幫助。
們也只會把內心尊敬的人,或者至少有使用價值的人記錄在聯繫名單上。
這就像是水的流動,高段位的人如果想和低段位的人交往容易,
低段位的人要結識高段位的人就比較難。

那麼,如果年輕人想進入更高層面的社交圈,
通過獲得有效關係來促進自己的事業,該怎麼辦呢?

對於這個問題,俞敏洪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到處亂撞,像花蝴蝶一樣去認識人。
在名利場合,是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的。
如果想讓“大佬”對你有好印象,自己必須擁有讓人欣賞的東西,
比如在某個領域鑽研得很深,或者是你的創業項目很有創意,
又或者你在某種比賽中獲得過令人矚目的獎項,再或者你發表的觀點獨到而深刻等等。


第二,要先和同齡人混圈子,
這樣的圈子交到好朋友的機會多,優秀的人也不少。
這些人的現狀雖然不那麼令人矚目,但中間可能就會有未來的馬雲、郭廣昌等。
而且,同齡人的進步會帶動你的進步,你就會逐漸成為未來中國頂級圈層的人。
當然,前提條件是,你個人和事業也在不斷進步,否則,沒有人會願意和落後的人打交道。


第三,有人問過俞敏洪怎樣才能和他變成朋友?
俞敏洪就問那人:你用什麼來和我變成朋友?
那人回答說可以幫俞敏洪掃地拎包,俞敏洪的答案是什麼呢?他說他不缺掃地拎包的人。
年輕人想要和所謂已經成功的企業家打交道,光靠謙虛是不行的。
最好的途徑是和企業家變成非功利的關係。
比如,如果有機會一起去參加徒步活動幾天,一起變成某個商學院的同學,
也就是說你們曾經一起忘掉身份戰鬥過或者同學過,就比較容易成為朋友了。


第四,讓人欣賞的年輕人,都有某種讓人喜歡的特質
做事專注、心態平和、謙虛好學、喜歡挑戰、勇於創新、善於合作等等。
所以,如果想交往更多有用的朋友
實際上追來追去是沒有用的,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學識才行。
有一句話說的好:與其滿世界追馬,不如把自己變成一片豐美草原。

在俞敏洪看來,任何不對等的關係都是無效關係,
與其把時間放到到處追逐名人去建立無效的社會關係,
還不如把更多的時間放到自身修煉上,比如打磨自己的創業項目,提升個人能力,
這樣才會把自己變成一塊有吸引力的磁鐵,資源和人脈也自然會集中到你的身邊。

以上就是俞敏洪關於社交關係的看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老俞閒話”(不要浪費時間追逐無效關係)
稿:李佳蓉
轉載:得到

-------------
主旨:
只有對等的人際關係才是有效關係
大部分人交往的前提,是對方通常必須在同一個等級水平上,
至少互相能夠有用,能夠互相幫助。
人們也只會把內心尊敬的人,或者至少有使用價值的人記錄在聯繫名單上。
這就像是水的流動,高段位的人如果想和低段位的人交往容易,
低段位的人要結識高段位的人就比較難。

如果年輕人想進入更高層面的社交圈,
通過獲得有效關係來促進自己的事業,該怎麼辦呢?
1. 不要到處亂撞,像花蝴蝶一樣去認識人
 如果想讓“大佬”對你有好印象,自己必須擁有讓人欣賞的東西,
 比如在某個領域鑽研得很深,或者是你的創業項目很有創意,
 又或者你在某種比賽中獲得過令人矚目的獎項,再或者你發表的觀點獨到而深刻等等。
2. 先和同齡人混圈子
 這些人的現狀雖然不那麼令人矚目,但中間可能就會有未來的馬雲、郭廣昌等。
 當然,前提條件是,你個人和事業也在不斷進步,
 否則,沒有人會願意和落後的人打交道。
3. 最好的途徑是和企業家變成非功利的關係
 比如,如果有機會一起去參加徒步活動幾天,一起變成某個商學院的同學,
 也就是說你們曾經一起忘掉身份戰鬥過或者同學過,就比較容易成為朋友了。
 光靠謙虛是不行的。
4. 有某種讓人喜歡的特質
 做事專注、心態平和、謙虛好學、喜歡挑戰、勇於創新、善於合作等等。
 如果想交往更多有用的朋友,
 實際上追來追去是沒有用的,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學識才行。
 有一句話說的好:與其滿世界追馬,不如把自己變成一片豐美草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