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得到-社會-高能預警:彈幕語言密碼

文章出處:高能預警:彈幕語言密碼


這條音頻要跟你說的是,二次元世界裡的彈幕文化以及彈幕文化的特徵。

有些話你可能聽過,但是不知道是從哪兒來的,
比如“厲害了,我的哥”、“前方高能預警”,其實,這些話都是原本活躍在視頻的彈幕裡,
最後從“二次元”世界流行到大眾生活裡來的詞。


咱們在這兒先解釋一下彈幕和二次元。
如果你在看視頻時,發現畫面上飄過很多評論,這個就是彈幕;
二次元呢,就可以簡單理解成動漫世界,而且彈幕最早就是出現在動漫視頻裡,
也就是說,彈幕最早是二次元世界的產物。
可以說,過去兩年,二次元和彈幕大放異彩,不僅製造流行語,還製造了很多焦點事件。
那隱藏在彈幕背後的“二次元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到底是哪些人在使用彈幕呢?
近日,人民網輿情室的技術人員先通過抓取十幾萬條彈幕,
然後在請多位語言專家進行分析,出爐了《彈幕與網絡語言》報告,
對什麼人愛用彈幕、彈幕語言有什麼特徵做了分析,下面咱們來詳細說說。

首先來看看使用彈幕的消費者,是男性多還是女性多?
問題的答案恐怕讓你出乎意料,從數據來看,
使用彈幕的男性用戶佔多數,佔了總數的六成。
從人群構成上來看,用戶大多集中在二三線城市,
整體上以高中生和大學生為主,而且24歲以下的年輕人佔了七成。


其次,咱們再來看看,彈幕語言有什麼特徵。
從語義特徵來看,彈幕語言有誇張化、重口味化和極端化的發展趨勢,
比如表達爭吵,彈幕會用“拍磚”,表達有趣,會用“碉堡”,
分析認為,這與受眾的刺激點不斷提升有關,受眾的刺激點不斷提升,
調侃的方式就越來越極端化。


除此之外,彈幕語言還有符號化、場景化的特點以及低俗化的傾向,
像是顏文字,也就是用標點和英文搭建的表情符號,
還有川普和“雷電法王”楊永信等等都是符號化的表現。
其中的“雷電法王” 楊永信,就是十幾年前,號稱要用“電擊”來治愈青少年網癮的那個人。
給這個稱號,其實就是表達對楊永信的諷刺,他也是彈幕文化將人物符號化的經典案例。

另外,彈幕語言的語義“兼容性”強,
這就使它可以從“小圈子”逐層向外擴散開去,與流行文化相互影響。
比如一些原本屬於小眾文化圈的專有名詞,被成功地推廣到大眾領域,
神曲、毀三觀、下限等等都是這方面的例子。

從表意特徵來看,彈幕有時會成為視頻內容的重要補充,
比如有些彈幕會給沒有字幕的視頻配上字幕,有些會對視頻中出現的科學知識進行解釋;
有時彈幕還會成為視頻內容的組成部分,甚至比原作還好看。
並且,彈幕用戶還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彈幕禮儀,
像是當影片即將出現恐怖或出人意料的鏡頭時,
“高能預警””就會集中刷屏,而這大大增強了用戶的儀式感和參與感。

從形式特徵來看,彈幕具有時間、空間和色彩三個維度的屬性。
時間屬性相信你不難理解,彈幕評論本身就是按視頻的時間軸呈線性排列,
當眾多彈幕像流水一樣從眼前滑過時,可以很大程度上消解人們在看視頻時的孤獨感;
空間屬性也不難理解,彈幕可以出現在屏幕上的任何位置,
這就讓觀眾在看視頻的時候,需要捕捉的信息量成倍增加,
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大大提升了“感官調動率”;
色彩屬性說的是用戶可以自己選擇彈幕文字的顏色,
比如粉紅色代表少女心,綠色代表“綠帽子”,紅色代表激動、預警等等。
這種文字色彩在文化意義上的隱喻,極大地豐富了彈幕語言,
會對受眾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也容易激發他們參與互動的熱情。


以上就是語言學界專家們對彈幕語言的分析,
不過報告最後也提出,彈幕語言主力軍還是年輕群體,
它的文化創造力、傳播輻射力和日常消費能力,都極具潛力。
但是由於脫離二次元群體,彈幕還沒能形成獨有的文化景觀,
而眼下呢,線下彈幕也尚未出現影響力較大的應用模式,
所以彈幕文化要真正融入大眾視野仍需時日。看
待彈幕語言,需要直面它自身的特點和屬性,這
樣要求管理者和相關平台,在開放和管理上予以更多的嘗試。

以上內容,供你參考。



來源: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彈幕與網絡語言)
稿:王夢妤
轉載:得到

--------------
主旨:
咱們在這兒先解釋一下彈幕和二次元。
如果你在看視頻時,發現畫面上飄過很多評論,這個就是彈幕;
二次元呢,就可以簡單理解成動漫世界,而且彈幕最早就是出現在動漫視頻裡,
也就是說,彈幕最早是二次元世界的產物。
可以說,過去兩年,二次元和彈幕大放異彩,不僅製造流行語,還製造了很多焦點事件。
那隱藏在彈幕背後的“二次元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到底是哪些人在使用彈幕呢?

首先來看看使用彈幕的消費者,是男性多還是女性多?
問題的答案恐怕讓你出乎意料,從數據來看,
使用彈幕的男性用戶佔多數,佔了總數的六成。
從人群構成上來看,用戶大多集中在二三線城市,
整體上以高中生和大學生為主,而且24歲以下的年輕人佔了七成。

彈幕語言有什麼特徵?
從語義特徵來看,彈幕語言有誇張化、重口味化和極端化的發展趨勢,
比如表達爭吵,彈幕會用“拍磚”,表達有趣,會用“碉堡”,
分析認為,這與受眾的刺激點不斷提升有關,

受眾的刺激點不斷提升,調侃的方式就越來越極端化。
除此之外,彈幕語言還有符號化、場景化的特點以及低俗化的傾向,
像是顏文字,也就是用標點和英文搭建的表情符號,
還有川普和“雷電法王”楊永信等等都是符號化的表現。
其中的“雷電法王” 楊永信,就是十幾年前,號稱要用“電擊”來治愈青少年網癮的那個人。
給這個稱號,其實就是表達對楊永信的諷刺,他也是彈幕文化將人物符號化的經典案例。

另外,彈幕語言的語義“兼容性”強,
這就使它可以從“小圈子”逐層向外擴散開去,與流行文化相互影響。
比如一些原本屬於小眾文化圈的專有名詞,被成功地推廣到大眾領域,
神曲、毀三觀、下限等等都是這方面的例子。

從表意特徵來看,彈幕有時會成為視頻內容的重要補充,
比如有些彈幕會給沒有字幕的視頻配上字幕,有些會對視頻中出現的科學知識進行解釋;
有時彈幕還會成為視頻內容的組成部分,甚至比原作還好看。
並且,彈幕用戶還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彈幕禮儀,
像是當影片即將出現恐怖或出人意料的鏡頭時,
“高能預警””就會集中刷屏,而這大大增強了用戶的儀式感和參與感。

從形式特徵來看,彈幕具有時間、空間和色彩三個維度的屬性。
時間屬性相信你不難理解,彈幕評論本身就是按視頻的時間軸呈線性排列,
當眾多彈幕像流水一樣從眼前滑過時,可以很大程度上消解人們在看視頻時的孤獨感;
空間屬性也不難理解,彈幕可以出現在屏幕上的任何位置,
這就讓觀眾在看視頻的時候,需要捕捉的信息量成倍增加,
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大大提升了“感官調動率”;
色彩屬性說的是用戶可以自己選擇彈幕文字的顏色,
比如粉紅色代表少女心,綠色代表“綠帽子”,紅色代表激動、預警等等。
這種文字色彩在文化意義上的隱喻,極大地豐富了彈幕語言,
會對受眾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也容易激發他們參與互動的熱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