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得到-科技-一切正在加速,如何成為贏家?

文章出處:一切正在加速,如何成為贏家?


這條音頻的內容是,在加速時代我們該如何生存。

前不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出了本新書,名叫《感謝你遲到》,
副標題是“一位樂觀主義者指導你如何在加速時代生存”。
弗里德曼在書裡介紹了三種加速前進的力量,以及面對這樣的加速,我們應該怎麼辦。

首先,弗里德曼認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力量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加速過程
一是市場尤其是數字全球化,臉書、阿里巴巴、推特、亞馬遜、雲計劃等等,
是今天市場的主導力量
其次是自然生態,尤其是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加
第三個大力量是摩爾定律,具體來說,就是科技產品每24個月就會迎來更新換代
而且這三者之間是互相影響,共同作用的。


舉個例子,奶牛的發情期很短,每21天只有12到18個小時,
而且發情的時候基本都是晚上,所以特別不好確定給奶牛人工授精的時間。
日本富士通公司找到了一個科技上的解決辦法。
他們給奶牛裝了一個計步器,計步器的數據會傳到一個軟件上。
富士通研究發現,根據奶牛每小時的步數增加,可以預測奶牛的發情期,
而且準確率達到了95%。當軟件監測到奶牛發情的時候,就會往奶農的手機上發一條短信。
有了這個軟件之後,奶農找到發情的奶牛就更容易了。
此外,裝在奶牛身上的傳感器還發現,在奶牛16個小時的發情期內,
如果在前4個小時給它們人工授精,它們生出母牛的概率是70%,
如果在第二個4小時內執行,很有可能會生出一頭公牛。
所以奶農還能根據需要,來決定母牛和公牛的比例。
還有,通過研究奶牛腳步的模式,
甚至還可以提前發現奶牛8種不同的疾病,從而及時予以治療。

所以書裡說,通過技術發展,幾乎所有的系統都可以得到優化,達到極致的表現。

其次,技術進步讓很多人擔心就業問題,弗里德曼卻很樂觀。
他在書中說,自動取款機普及之後,全職的銀行出納職位不僅沒減少,反而還增加了。
這是因為自動取款機降低了銀行開分行的成本,推動銀行開設了更多支行,
從而抵消了因為使用自動取款機而減少的職位。
歷史上也有這樣的情況,在19世紀,織布工作98%的部分自動化了,
從100%手工變成了2%的手工勞動。
但紡織工人的崗位卻增加了,
因為自動化之後,效率大幅提高,產品價格下降,導致了需求的增加。
在19世紀初,許多人只有一套衣服,到19世紀末,大部分人都有好幾套衣服,
窗戶上也有了窗簾,地板上也鋪上了地毯。
織布自動化之後,人們找到了布匹更多的用途,需求爆發了,從而抵消了機器的影響。


那在如此劇烈的技術進步面前,怎麼才能成為贏家呢?弗里德曼給了兩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你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件“未完成”的產品
比如說在工作中,永遠把你自己看成只完成了85%,
也就是你要告訴自己永遠有進步的空間
另外,過去人們都是去“找”工作,而現在你得“發明”工作,
也就是說你要根據不斷發生的變化,重新改變你的工作方式,這樣你才不會落伍。

弗里德曼給的另一個建議是,你要學會暫停。
因為人和機器不一樣,機器暫停了之後會停下來,人暫停的時候會引發思考。
你會開始反思你的假設,重新想像什麼是可能的,把你的一些觀念重新聯繫起來。
雖然說我們有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識,但只有你對知識加以反思,它才會有用。
暫停不只是能提升知識,還能提高我們建立信任的能力,
我們要和其他人形成更深、更好的聯繫,而不只是快速的聯繫。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感謝你遲到:一位樂觀主義者指導你如何在加速時代生存》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力量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加速過程:
1. 市場:尤其是數字全球化,臉書、阿里巴巴等等,是今天市場的主導力量;
2. 自然生態:尤其是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加;
3. 大力量是摩爾定律:是科技產品每24個月就會迎來更新換代。

舉個例子,奶牛的發情期很短,每21天只有12到18個小時,
而且發情的時候基本都是晚上,所以特別不好確定給奶牛人工授精的時間。
日本富士通公司找到了一個科技上的解決辦法。
他們給奶牛裝了一個計步器,計步器的數據會傳到一個軟件上。
富士通研究發現,根據奶牛每小時的步數增加,可以預測奶牛的發情期,
而且準確率達到了95%。當軟件監測到奶牛發情的時候,就會往奶農的手機上發一條短信。
有了這個軟件之後,奶農找到發情的奶牛就更容易了。
此外,裝在奶牛身上的傳感器還發現,在奶牛16個小時的發情期內,
如果在前4個小時給它們人工授精,它們生出母牛的概率是70%,
如果在第二個4小時內執行,很有可能會生出一頭公牛。
所以奶農還能根據需要,來決定母牛和公牛的比例。
還有,通過研究奶牛腳步的模式,
甚至還可以提前發現奶牛8種不同的疾病,從而及時予以治療。

其次,技術進步讓很多人擔心就業問題。
歷史上也有這樣的情況,在19世紀,織布工作98%的部分自動化了,
從100%手工變成了2%的手工勞動。
但紡織工人的崗位卻增加了,
因為自動化之後,效率大幅提高,產品價格下降,導致了需求的增加。
在19世紀初,許多人只有一套衣服,到19世紀末,大部分人都有好幾套衣服,
窗戶上也有了窗簾,地板上也鋪上了地毯。
織布自動化之後,人們找到了布匹更多的用途,需求爆發了,從而抵消了機器的影響。

如此劇烈的技術進步面前,怎麼才能成為贏家呢?
1. 把自己看成是一件“未完成”的產品
 比如說在工作中,永遠把你自己看成只完成了85%,
 也就是你要告訴自己永遠有進步的空間。
 過去人們都是去“找”工作,而現在你得“發明”工作。
2. 學會暫停
 因為人和機器不一樣,機器暫停了之後會停下來,人暫停的時候會引發思考。
 有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識,但只有對知識加以反思,它才會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