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得到-創新-方法論:五步實現創新想法

文章出處:方法論:五步實現創新想法


這條音頻跟你說說,有了創新的想法,如何實現它。

我們都知道,創新是驅動企業發展的不二法門,
然而,大多數新的商業想法都面臨著兩種不確定性:需求不確定性
也就是不知道客戶是否會購買,還有技術不確定性
也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實現方案
於是,由於人類規避風險的本性還有商業慣性,
就使得大部分想法最終僅限於想法,不能付諸實踐。

那如何解決創新中的不確定性?
斯坦福大學的內森·弗爾教授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傑夫·戴爾教授就在新書
《創新者的方法》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論,
幫助創新者,系統地將創新的想法實現、落地。

傑夫·戴爾認為,下面這五步,也就是:
產生洞見、查明問題、提出方案、鼓勵新的領導方式、推出商業模式,
可以幫助人們最大限度地降低創新的不確定性,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

先來看第一步:產生洞見
書的一開始就提出,想要減少不確定性,
首先就要對用戶的偏好和行為有所了解,要能從變化中,把握核心,
而這需要你形成自己的洞見,這個洞見,可以簡單理解成:一個值得去解決的問題。

那麼要如何產生洞見呢?其實觀察、同人交談都是好辦法。
比如聯合利華的經理就是在某次活動上,
聽到顧客在討論新款豆奶飲料時問現場的銷售人員:“為什麼一款'保健'飲品會含糖?”
這才意識到,研發團隊忽視了大眾在判定“保健品”時,特別看重的一個因素:無糖。
這個洞見的產生,就是觀察中無意得來的。
當然,你還可以給自己安排一些固定的任務,
比如每週花時間跟客戶交談,或者是在一個月內知道5位顧客對產品的想法,
以此來形成洞見。


創新方法的第二步是查明痛點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一種名叫“痛苦風暴”的方法,意思是模擬客戶的“行程路線”,
以便知道客戶們的痛點。只有走一番,你才能說自己已經站在了客戶的角度上。

第三步是提出解決方案。在這個階段,作者提議用“最小化可行原型”來幫助解決問題。
最小化可行原型是指創建產品最小化的精簡版。
通過用戶測試,最小化的可行原型能幫你了解哪些功能才是用戶真正想要的。

最小化可行原型一旦經過驗證,就可以進行最小化卓越產品的開發。
最小化卓越產品可以說是“最小化可行原型”的2.0版本。
最小化卓越產品的目標,是提供一種解決方案,
驗證這個產品是不是真的提供了好的解決方案,就可以參考下面三點:
用戶用了是不是驚喜?願不願意推薦給別人?以及,是不是肯掏錢。


第四步是鼓勵新的領導方式
作者認為,在創新環境裡,領導不是首席決策者,而是首席試驗師,
要和團隊一起提出奇思妙想,並試錯。
具體來說,他需要去給團隊設置重大挑戰,並為清除障礙提供工具。
喬布斯當年推出iPod的時候,他給團隊提出的挑戰是“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
這個當時聽起來有些不可能的想法,最後卻催化了一個絕佳產品。


第五步,是考察商業模式。作者認為,
衡量商業模式成不成功,最重要的維度就是公司為目標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可行不可行。
一旦你提出了優秀的解決方案,那麼接下來你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它推廣出去。
作者以印度公司戈德瑞製造為例。
戈德瑞發現,印度欠發達地區的人們需要一款體積更小,價格更低的冰箱,
然後順勢研發出一款小型冰箱。
團隊在與客戶交談時,發現女性客戶以及農村集市人群,在購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作用,
於是確定要重點抓住這兩部分群體進行推廣。
隨後他們發現,郵局在農村地區隨處可見,並且郵遞員和村民關係很不錯,
於是決定把銷售渠道放在郵局。最終,這款產品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產生洞見、查明問題、提出方案、鼓勵新的領導方式、推出商業模式,
這就是作者提出的,創新的五個步驟。
可以說,《創新者的方法》是一本讓人拾起創新本能的書。
如果你對創新有興趣,並且正面臨著創新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挑戰,
那不妨找來這本書,細細研讀。


本文源自:《創新者的方法》



-------------
主旨:
大多數新的商業想法都面臨著兩種不確定性:
1. 需求不確定性:不知道客戶是否會購買
2. 技術不確定性: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實現方案
斯坦福大學的內森·弗爾教授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傑夫·戴爾教授
就在新書《創新者的方法》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論,
幫助創新者,系統地將創新的想法實現、落地。
下面這五步,也就是:
產生洞見、查明問題、提出方案、鼓勵新的領導方式、推出商業模式,
可以幫助人們最大限度地降低創新的不確定性,下面來具體說說。
1. 產生洞見
 首先就要對用戶的偏好和行為有所了解,要能從變化中,把握核心,
 而這需要你形成自己的洞見,這個洞見,可以簡單理解成:一個值得去解決的問題。
 那麼要如何產生洞見呢?其實觀察、同人交談都是好辦法
 比如聯合利華的經理就是在某次活動上,
 聽到顧客在討論新款豆奶飲料時問現場的銷售人員:“為什麼一款'保健'飲品會含糖?”
 這才意識到,研發團隊忽視了大眾在判定“保健品”時,特別看重的一個因素:無糖。
 這個洞見的產生,就是觀察中無意得來的。
2. 查明痛點
 模擬客戶的“行程路線”,以便知道客戶們的痛點。
 只有走一番,你才能說自己已經站在了客戶的角度上。
3. 提出解決方案
 用“最小化可行原型”來幫助解決問題。
 最小化可行原型是指創建產品最小化的精簡版。
 通過用戶測試,最小化的可行原型能幫你了解哪些功能才是用戶真正想要的。

 驗證這個產品是不是真的提供了好的解決方案,就可以參考下面三點:
 用戶用了是不是驚喜?願不願意推薦給別人?以及,是不是肯掏錢。
4. 鼓勵新的領導方式
 在創新環境裡,領導不是首席決策者,而是首席試驗師,
 要和團隊一起提出奇思妙想,並試錯。
5. 考察商業模式
 衡量商業模式成不成功,
 最重要的維度就是公司為目標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可行不可行。
 一旦你提出了優秀的解決方案,那麼接下來你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它推廣出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