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

❤得到-音樂-嚴伯鈞:先聊古典音樂為何難懂

文章出處:嚴伯鈞:先聊古典音樂為何難懂


這條音頻說的是嚴伯鈞2016年對古典音樂的新思考。

嚴伯鈞是國內第一家音樂教育網絡平台“為藝”的創始人,古典音樂骨灰級愛好者。
 90後,在美國布朗大學讀物理學博士的時候,中途輟學,回國做藝術創業。
前不久,在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做了一期代班主持,叫《打開古典音樂的正確姿勢》,
很多人聽了他對古典音樂空間、時間分佈的解讀之後,
都驚呼完全顛覆了他們對古典音樂的認知。
過年了,古典音樂這個話題又會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嚴伯鈞為我們獨家撰寫了《為什麼古典音樂這麼難懂? 》這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為什麼古典音樂那麼難懂?

我認為有三個重要的原因導致古典音樂難懂。
第一個是“音樂胃口”。記住是“胃”口,不是“口味”,更加不是“品味”。
 “音樂胃口”跟吃東西是一樣的,我們的耳朵真正習慣於聽的音樂,
跟我們從小的文化熏陶非常有關係。具體到古典音樂甚至廣泛來講的西方音樂上,
就是:我們沒有在聽覺“胃口”的形成期適應這些音樂元素,
導致我們的聽覺從直覺上就不習慣這樣的聲音組合。
這也就是為什麼都說學習音樂要趁早,
除了身體機能上的原因以外,就是要去培養這種音樂的“胃口”。

聽覺“胃口”理論說明了為什麼古典音樂對中國人來說難懂。
其實不只中國人,甚至對西方人自己來說,古典音樂門檻也比較高,也是比較難聽進去的。


第二個原因就不是就能一眼看出來的了
為了更好理解,我們先講講繪畫。
大家對於西方繪畫一定不像對西方音樂那樣感覺陌生難懂,
因為繪畫的發展過程其實才是真正符合我們現代人邏輯的。
你會發現,繪畫的整個過程,是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
先是寫實,跟實物越像越好,有了照相機之後,才有了印象派、野獸派、抽象派等等。
這對繪畫的欣賞者來說其實是個好事兒,
因為具體的東西總是好理解的,從易懂到難懂,慢慢來嘛。

但從大的邏輯上來說,音樂的發展跟繪畫是截然相反的,
走的是一條從“抽象”到“具象”的路線。
跟繪畫一樣,音樂最早是為宗教服務起家的,
所以一開始音樂是侍奉宗教的,主題還是宗教,音樂很大程度上就是個背景。
既然是個背景音樂,就不一定要有太多內容。這樣的音樂是一種“純音樂”。
那麼這些古典音樂在我們聽起來就一點“場景感”都沒有,
不知道他們具體想表達什麼。

在浩如煙海的古典音樂作品當中,
我們能知道的作品,比如貝多芬的《命運》、《田園》、《英雄》,
柴可夫斯基的《悲愴》,這些名字能給我們場景感,不至於讓我們覺得這些音樂抽象難懂。
而其他絕大部分的作品卻都是這樣的名字:
XX調第幾交響曲,XX調第幾協奏曲,這就讓人望而生畏了。
到了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就越發是一種嚴肅的藝術,逐漸開始往具象發展,
因為開始要表達內心,表達情感,表達故事了。
一個標誌性的事情是李斯特發明了一種新的體裁叫“交響詩”,就是帶標題的交響樂。

你看,由於歐洲的歷史、社會條件造成的對音樂的特殊供需關係,
導致音樂是這麼一個反常的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
我們沒有辦法被“溫水煮青蛙”,而是一開始就跳到了燙水裡了,那當然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第二個古典音樂難懂的原因,就是特殊的社會環境和歷史導致它們大都很“抽象”。


第三個原因就很簡單了,古典音樂都太長了,而我們集中精神的時間卻很短。
那為什麼古典音樂時間要那麼長呢?
從需求方來說,古人們生活很不方便,所以他們的時間都是整體化的,去聽音樂會,
穿衣化妝一個小時,路上馬車顛一個小時,回來卸妝一個小時。
這樣的時間成本擺在那裡,音樂會必然是幾個小時的大事件。
也就是說需求方需要這種長的音樂來填補整塊時間空白。
再從供給方說,偉大的藝術家,都是內心世界超乎常人的豐富,
他們自然會有無數的思想,無數的感情想要表達,作品的演奏時間也就長了起來。
不論從需求方還是供給方看,這個時間長度剛好是使雙方對等。
到了現在,大部分聽眾都是普通人,
能集中精神的時間變短了,原本供需關係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總結一下,古典音樂有三點原因導致它的難懂。
第一是,
成長環境的不同導致我們熟悉的音樂元素跟西方音樂有比較大的差異,“音樂胃口”不和。
第二是,特殊的歷史背景導致古典音樂是個抽象的藝術形式,
對習慣於具象事物的我們來說不夠友好。
第三就是古典音樂實在太長,而我們集中精神的時間卻很短,
在音樂欣賞上並不能與古典音樂時長達到供需關係的平衡。

以上就是嚴伯鈞對古典音樂難懂的原因的分析,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嚴伯鈞
稿:馬騰
轉載:得到

------------
主旨:
1. “音樂胃口”。記住是“胃”口,不是“口味”,更加不是“品味”。
 “音樂胃口”跟吃東西是一樣的,我們的耳朵真正習慣於聽的音樂,
 跟我們從小的文化熏陶非常有關係。

 具體到古典音樂甚至廣泛來講的西方音樂上,
 就是:我們沒有在聽覺“胃口”的形成期適應這些音樂元素,
 導致我們的聽覺從直覺上就不習慣這樣的聲音組合。

 這也就是為什麼都說學習音樂要趁早,
 除了身體機能上的原因以外,就是要去培養這種音樂的“胃口”。
 聽覺“胃口”理論說明了為什麼古典音樂對中國人來說難懂。
 其實不只中國人,甚至對西方人自己來說,

 古典音樂門檻也比較高,也是比較難聽進去的。
2. 不是就能一眼看出來的
 為了更好理解,我們先講講繪畫。
 大家對於西方繪畫一定不像對西方音樂那樣感覺陌生難懂,
 因為繪畫的發展過程其實才是真正符合我們現代人邏輯的。
 你會發現,繪畫的整個過程,是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
 先是寫實,跟實物越像越好,有了照相機之後,才有了印象派、野獸派、抽象派等等。
 這對繪畫的欣賞者來說其實是個好事兒,
 因為具體的東西總是好理解的,從易懂到難懂,慢慢來嘛。

 但從大的邏輯上來說,音樂的發展跟繪畫是截然相反的,
 走的是一條從“抽象”到“具象”的路線。
 跟繪畫一樣,音樂最早是為宗教服務起家的,
 所以一開始音樂是侍奉宗教的,主題還是宗教,音樂很大程度上就是個背景。
 既然是個背景音樂,就不一定要有太多內容。這樣的音樂是一種“純音樂”。
 那麼這些古典音樂在我們聽起來就一點“場景感”都沒有,
 不知道他們具體想表達什麼。
 由於歐洲的歷史、社會條件造成的對音樂的特殊供需關係,
 導致音樂是這麼一個反常的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

 我們沒有辦法被“溫水煮青蛙”,而是一開始就跳到了燙水裡了,那當然是難以接受的。
3. 古典音樂都太長了,而我們集中精神的時間卻很短
 那為什麼古典音樂時間要那麼長呢?
 從需求方來說,古人們生活很不方便,所以他們的時間都是整體化的,去聽音樂會,
 穿衣化妝一個小時,路上馬車顛一個小時,回來卸妝一個小時。
 這樣的時間成本擺在那裡,音樂會必然是幾個小時的大事件。
 也就是說需求方需要這種長的音樂來填補整塊時間空白
 再從供給方說,偉大的藝術家,都是內心世界超乎常人的豐富
 他們自然會有無數的思想,無數的感情想要表達,作品的演奏時間也就長了起來。
 不論從需求方還是供給方看,這個時間長度剛好是使雙方對等。
 到了現在,大部分聽眾都是普通人,
 能集中精神的時間變短了,原本供需關係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