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得到-醫健-王寧:大眾健身的三個誤區

文章出處:王寧:大眾健身的三個誤區

這條音頻來說說,王寧發現的大眾健身的三個誤區。

王寧是Keep創始人。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專門撰寫文章,分析了大眾健身過程裡經常遇到的三個誤區,下面來分享一下。

2016年可以說是大眾健身爆發的一年。
大家剛開始健身時常會走不少彎路,就連我自己創業前摸索著減肥時都沒能倖免。

不過也正是這樣的經歷,啟發了我組織專業的團隊做出Keep來幫大家科學有效地健身,
現在我和我的團隊把發現的三個最普遍存在的誤區分享給大家。


第一個誤區:能做到“A4”腰、“反手摸肚臍”就是好身材。
對好身材的嚮往和焦慮,是2016年健身人群最普遍的心態之一。

這一年出現了很多為好身材貼標籤的網絡熱點。
比如“反手摸肚臍”、“A4腰”、“鎖骨放硬幣”等等,
它們似乎成了好身材的客觀標準,吸引了好多人參與,包括明星。

這些遊戲很好玩兒,但如果你真的把它當作好身材的標準就有點天真了。
就比如“反手摸肚臍”,看起來是在衡量腰夠不夠細,
但其實和手臂長度、肩關節靈​​活性都有很大關係。還有鎖骨能放硬幣的人,
也可能瘦到腿和別人胳膊一般粗。這其實算不上大眾審美中的好身材,甚至可能是個病人。

健身人群經常聽到衡量身材好不好的指標,還有BMI,也就是身體質量指數。
經常會有人問,為啥我算出來是標準體重,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很胖。
因為BMI更多是醫學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指標,
看你是不是胖到了影響健康的程度,跟具體身材怎麼樣關係不大。

其實身材好不好是個比較主觀的事兒,
如果真要指標,一捲皮尺就夠了,就是量三圍:胸圍、腰圍、臀圍。

這三個圍度並沒有特別嚴格的完美數字,更主要是看腰圍和臀圍的比例,也就是腰臀比。
你可以估算下,用自己的腰圍除以臀圍,如果女生腰臀比在0.7左右,男生在0.8左右,
差不多可以認為這個身材是比較和諧、符合大眾審美的。
如果女生超過0.8,男生超過0.9,不僅不好看,
也說明你的脂肪囤積嚴重,有健康風險,去體檢多半有“三高”。

所以,希望大家去關注更有價值的指標,通過它去判斷和記錄你身體的改變。


第二個誤區:練出好身材你就能脫單。
我們在Keep收到過很多用戶的反饋,
發現相當一部分女生減肥是因為失戀,比這些女生更多的男生練肌肉是為了撩妹。
很多人可能有一種錯覺,
覺得異性特別在乎身材,練出好身材就馬上能找到男朋友或女朋友。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在Keep和海邊,
平時讓你可以撩起衣服秀八塊腹肌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當然,有很多人開始健身後,有了新的感情。
但是這些人最讓人心動的並不一定是身材特別好,而是通過健身傳達出來的生活態度:
更加自律、自信、積極、有趣。
比如有個姑娘失戀了,天天自怨自艾,為了走出陰影,
去健身房舉鐵、打拳,漸漸成了習慣,身材和心情都越來越好,
還去國外讀設計,打算做自己的設計品牌,整個人完全不一樣了。
後來,她遇到了更好的人,還寫下了她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這是我們更喜歡看到的事,因為失戀或者為了脫單開始健身的朋友,
漸漸在健身過程中找到了純粹的樂趣,也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不管你是不是還單著,都會更幸福。


第三個誤區:追求效率變成了追求速成。
2016年,網絡上關於健身的內容和工具變得越來越多。

面對海量的信息,“見效快”的方法總是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大部分信息都在傳達“跟著我的方法練,瘦得更快瘦得更多”這樣的感覺,
大家都在互相比拼“健身效率”。

我們也在努力幫助大家找到盡可能高效的健身方法,少走彎路,
但還是要提醒,你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
因為健身對身體的改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不管是減肥、增肌還是你想跑馬拉松,都沒辦法速成。

就拿減肥舉例,可能每個人都想一個月減十斤,
來個脫胎換骨、揚眉吐氣,但每週減掉體重的百分之一就是很理想的速度了。
也就是說,如果你200斤,可以一周減2斤,一個月減8斤。
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好,過慢容易放棄,過快容易反彈,還有健康風險。

所以,網上流行的21天減肥法、蘋果牛奶減肥法、
還有承諾一個月減二十斤的小廣告統統不靠譜,
減的多半是水,分分鐘反彈。減肥也不一定要挨餓,吃得對,邁開腿才是王道。

至於增肌,多做力量訓練,保持熱量盈餘,
縣條一定會越來越好,但要讓人驚豔的那種效果也是要以年來計算的。

健身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即使是先進的健身器械,
再厲害的教練也不成,平時多了解些健身常識,
不要和任何人比賽,就不至於在各種不靠譜的“高效健身法”出現時失去判斷力。

以上就是王寧和Keep團隊對於大眾健身誤區的分析,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王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能做到“A4”腰、“反手摸肚臍”就是好身材。(X)
 這一年出現了很多為好身材貼標籤的網絡熱點。
 比如“反手摸肚臍”、“A4腰”、“鎖骨放硬幣”等等,
 它們似乎成了好身材的客觀標準,吸引了好多人參與,包括明星。
 這些遊戲很好玩,但如果你真的把它當作好身材的標準就有點天真了。
 就比如“反手摸肚臍”,看起來是在衡量腰夠不夠細,
 但其實和手臂長度、肩關節靈​​活性都有很大關係。還有鎖骨能放硬幣的人,
 也可能瘦到腿和別人胳膊一般粗。

 這其實算不上大眾審美中的好身材,甚至可能是個病人。

 健身人群經常聽到衡量身材好不好的指標,還有BMI,也就是身體質量指數。
 但因為BMI更多是醫學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指標,
 看你是不是胖到了影響健康的程度,跟具體身材怎麼樣關係不大。
 如果真要指標,一捲皮尺就夠了,就是量三圍:胸圍、腰圍、臀圍。
 這三個圍度並沒有特別嚴格的完美數字,更主要是看腰圍和臀圍的比例,也就是腰臀比。
 你可以估算下,用自己的腰圍除以臀圍,如果女生腰臀比在0.7左右,男生在0.8左右,
 差不多可以認為這個身材是比較和諧、符合大眾審美的。
 如果女生超過0.8,男生超過0.9,不僅不好看,
 也說明你的脂肪囤積嚴重,有健康風險,去體檢多半有“三高”。
2. 練出好身材你就能脫單(X)
 最讓人心動的並不一定是身材特別好,而是通過健身傳達出來的生活態度:
 更加自律、自信、積極、有趣。
 漸漸在健身過程中找到了純粹的樂趣,也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不管你是不是還單著,都會更幸福。
3. 追求效率變成了追求速成(X)
 我們也在努力幫助大家找到盡可能高效的健身方法,少走彎路,
 但還是要提醒,你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
 因為健身對身體的改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不管是減肥、增肌還是你想跑馬拉松,都沒辦法速成。
 所以,網上流行的21天減肥法、蘋果牛奶減肥法、
 還有承諾一個月減二十斤的小廣告統統不靠譜,
 減的多半是水,分分鐘反彈。減肥也不一定要挨餓,吃得對,邁開腿才是王道。
 至於增肌,多做力量訓練,保持熱量盈餘,
 線條一定會越來越好,但要讓人驚豔的那種效果也是要以年來計算的。
 健身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即使是先進的健身器械,
 再厲害的教練也不成,平時多了解些健身常識,

 不要和任何人比賽,就不至於在各種不靠譜的“高效健身法”出現時失去判斷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