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內參-世史-大師:歷史有多個時間層面

出處:大師:歷史有多個時間層面


費爾南·布羅代爾(1902-1985)是法國年鑑學派的代表性學者之一。
他的三部著作《地中海與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世界》
《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和《法蘭西的特性》在學界享有盛譽。
布羅代爾提出了“長時段”的歷史寫作概念,
他研究處理的都是“大”問題,一部書寫成需要二三十年。
近年來,有歷史學者呼籲歷史學要重新回到對“長時段”和“大歷史”的分析與思考。
 9月14日,澎湃新聞採訪了年鑑學派的第三代代表人物、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的莫里斯·埃瑪爾(Maurice Aymard)教授。


埃瑪爾說:“'長時段'是布羅代爾在《地中海》一書中提出的。
《地中海》分三卷,每卷講一個時間維度。
第一卷是'地質時間',描寫地理環境所代表的硬性邊界,
理解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如何在這些限度之內去組織他們的日常的經濟生活、社會生活。
這就是'長時段',幾乎是恆定的,變化極其緩慢。

第二卷是中長時段,對應的是人口、經濟波動的周期,是戰爭與和平交替的周期,
它以三五十年、一個世紀為單位,深刻地影響著作為集體的人的生活,
但身在其中的人往往直到一個週期結束才能察覺這種波動。

第三卷是'事件',
這個時間維度在布羅代爾看來是瞬息萬變的,是身在歷史中的人最直觀感受到的時間。”


埃瑪爾認為,布羅代爾的洞見在於指出了歷史是有多個時間層面的。
而且“長時段”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而且現在還在不斷變長的概念。
比如,布羅代爾當時說的“長時段”,指的是地質學和民俗學意義上的,
但同時布羅代爾也提出,我們是不是可以研究氣候的歷史。

埃瑪爾說,史學、人類學、考古學與古氣候學、地質學的這種跨學科的結合,
可能是“長時段”在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正是在這個超長的時段上,
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一些與今天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問題——如氣候變化。這
個意義上,'長時段'是很鮮活的,了解這個時段上的歷史才可以拯救我們的未來。”


---------------------------------
摘要:
費爾南·布羅代爾(1902-1985)是法國年鑑學派的代表性學者之一。
他的三部著作《地中海與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世界》
《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和《法蘭西的特性》在學界享有盛譽。
布羅代爾提出了“長時段”的歷史寫作概念,
他研究處理的都是“大”問題,一部書寫成需要二三十年。
近年來,有歷史學者呼籲歷史學要重新回到對“長時段”和“大歷史”的分析與思考。

“'長時段'是布羅代爾在《地中海》一書中提出的。
布羅代爾的洞見在於指出了歷史是有多個時間層面的。

而且“長時段”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而且現在還在不斷變長的概念。
比如,布羅代爾當時說的“長時段”,指的是地質學和民俗學意義上的,
但同時布羅代爾也提出,我們是不是可以研究氣候的歷史。
史學、人類學、考古學與古氣候學、地質學的這種跨學科的結合,
可能是“長時段”在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正是在這個超長的時段上,
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一些與今天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問題——如氣候變化。
這個意義上,'長時段'是很鮮活的,了解這個時段上的歷史才可以拯救我們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